現在的情況說白了,其實很簡單,無非是瑤光電子手裡的硬體技術擺在哪裡,讓大佬看了之後生出些想法,希望得到硬體方面的技術來支援他電腦網際網路接入服務所需。

至於為什麼對方堅持要求瑤光技術入股,這實際是用股份作為紐帶,希望可以利用瑤光電子的影響力而已。

瑤光電子的硬體技術確實不錯,但跟大佬要打算搞網際網路接入服務這種準電信行業沒有太大關係,電信服務商一定要自己生產路由器這些東西?

完全沒必要嘛!

要是真搞這麼一遭,反而還畫蛇添足,轉而建議道:

“我明白您意思,讓瑤光電子以這些硬體技術入股確實是很好的解決方案,但如果可以,基金會更願意讓瑤光電子和您那邊的公司之間交叉持股,相關硬體裝置依舊由瑤光電子提供支援,在網際網路接入這塊市場當中,瑤光電子將扮演企業級服務提供者。”

一家公司發展壯大之後,要真正達到業界超級大鱷的程度,股權方面肯定不可能如同初創時期那般清晰,和其它資本方、產業鏈相關公司交叉持股,簡直再正常不過。

這種事本身對於瑤光電子屬於利大於弊,有錢大家一起賺,並趁機擴大影響力,提高抗風險能力,這才是一家超級巨頭該有的股權結構,本質是:複雜、複雜、再複雜!

反過來再說大佬那邊,聽到瑤光電子不願意技術入股的時候,他原本是有些不滿,但隨後又丟擲兩家公司之間交叉持股,這就可謂是真心上道,甚至是非常上道。

之前他提出讓瑤光以技術入股,原因是86看好瑤光電子,不願意強行瑤光電子的股權,怕影響這家有潛力成為世界巨頭的大公司發展前途,但現在如果是瑤光這邊主動提出來,那這自然是另外一番情況。

“真的?瑤光電子願意接受交叉持股方案的話,那我們肯定願意,而且你放心,交叉持股也絕對不會讓瑤光電子吃虧,具體換股比例可以請專業資產評估公司來認定。”

所謂專業認定也好,私下商議也罷,但凡是這種能夠拿到網際網路電信服務牌照的公司,現在又這麼早就開始佈局,未來絕對是國內能排上號的電信公司,潛力巨大!

要是能夠提前打好關係,實現雙方交叉持股,不管對哪一方都是重大利好。

.....

對方想要的東西都已經順利得到,雖然這是雙方共贏結果,但汪正國所提出的意見,當然也應該給出個說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大佬僅僅是點破不說破:“上面的態度,三峽工程是為了解決用電問題,如果你們提出的分散式燃氣輪機發電技術能夠解決一定程度的電荒,這三峽工程自然應該再談談,最近這輪三峽工程可行性調研工作完全由水電部主導,某種程度上並不算民.主。”

三峽工程從建國開始算起,一直爭論幾十年,期間反反覆覆。

改開之前的水電部門沒有成功推進三峽工程,於是硬著頭皮上馬葛洲壩電站,美其名曰是積累長江河流域的水電工程經驗,至於建造過程中所造成系列問題,實際很少有人願意談及。

而在改開之後,國內水電部門再次提出三峽工程,正好這時候因為發展輕工業而造成用電荒,於是又開始論證。

八十年代初期的時候,整個論證還算比較民主,計委、科委聯合主導工程可行性調研,最終結果是不宜上馬,所以遲遲沒有定下來,論證中的反對意見都能得到表達和重視。

到了八十年代後期,力主三峽工程上馬的水電部門透過各種辦法,從計委、科委手中搶走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的領導權,而水電部本身是三峽工程最大支持者,這種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行為,呵呵。

如此一來,水電部迅速成立三峽工程論證領導小組,邀請了所謂400多位各方面專家參加,凡是批評三峽工程的專家學者,卻大部分都被排除在論證組之外。

這樣的論證小組,最後得出結果是可想而知,要說黨府方面對這些事不清楚,那肯定是不可能。

很明顯,這次86選擇持保留態度,他沒有提出是否會正面反對三峽工程,僅僅只表態由水利部組織搞出來的論證結果帶有明顯偏向性,不具有參考價值。

很有可能這次論證結果會變成由計委、科委重新拿回專案論證權,力求做到公平公正!

到底這工程能夠往後延續到什麼時候,汪正國並不清楚,但現在暫停專案肯定沒錯,在98年大洪水過後是否還要上馬,那屬於98年時候該討論的問題。

真要用修建大壩來實現治水,那麼堵還是疏,這個問題當作何選擇。

到底是在上游修大壩,還是要求下游對九曲荊江河段截彎取直、兩岸洞庭、鄱陽退墾還湖,這是兩種思路選擇,關係到治標和治本之選。

上位面選擇治標,並且在後來的08年洪水中算是經受住考驗,那麼這位面還要這樣做?

話又說回來,如果到98年洪水過後,那時透過公正地調查論證來確認應該上馬該工程,如同汪正國這種級別的小嘍囉還能反對不成?

現在之所以這樣搞,主要還是因為這工程論證本身有失偏頗。

...

至於說什麼直接支援分散式燃氣輪機發電,大佬更是沒有任何表態,但只要不禁止,那便可以大幹快上,畢竟現在全國都是用電荒嘛。

除開帝都兩位大佬的態度以外,隨後則是聯絡造船系統、化石能源系統,勢要聯合各大利益相關部門,先暫時把水電工程壓下去。

...

1991年國慶,瑤光電子那邊沒有新動作,但向來沉默以久的蜀航光學終於露出獠牙。

身懷德國蔡司血統的“太康”15畫幅相機正式登入市場,全球同步發售,採用蜀航主導下制定的C卡口標準,該機配備自動對焦功能,定位於頂級15相機產品。

與此同時,蔡司、梅耶兩家全球頂級的相機鏡頭公司也配合著,他們順勢推出C卡口定焦頭。

東蔡算是比較隨大流,選用多層鍍膜技術,這是未來相機鏡頭的主流選擇,而梅耶則堅守本心,繼續給鏡頭採用高品質光學玻璃,並且只做單層鍍膜。

兩家公司的鏡頭都屬於頂級產品,並且有屬於自己的風格,屬於C卡口當中頂級產品,鏡頭剛一面市,雖然這兩家的C口鏡頭焦段都還不完善,但老道的專業攝影師嗅覺最靈敏,他們已經能夠感覺到這種頂級光學鏡頭的魅力所在。(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