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面的超七設計和上位面是完全不一樣,上位面是機身、機翼都做中等規模改進。

畢竟當時計劃採用F-404發動機,那家夥在尺寸方面而言,實際和渦噴7/1系列都差不多,推力也只有區區7.噸,和RB-199的mk104型號不在一個等級,所以才只能進行全面最佳化。

現在的超七不一樣,全拜RB-199強大推力和超短的長度所賜,直接能給機身中部留出更多空間,可以允許後機輪艙往機身後部移動,留出機翼內側靠前三分之二的所有空間,這足以再設計一個位於機翼內側的過載掛點。

既然不必對機身機構進行大改,所以整個設計團隊都在機翼上下文章,雙三角翼、前/後緣機動襟翼、機翼整體油箱,幾乎是直接給飛機換了一副翅膀,但由此所帶來的效能提升也是相當明顯。

首先是飛機掛點加起來達到7個,從而使其具備不錯的多用途能力,機動性能方面則是因為下頷進氣道、機動襟翼、大推力發動機等因素,從而實現全面強化。

由於給機翼加入此前殲七系列並沒有的整體油箱,再加上RB-199油耗低,直接讓超七航程從殲七的100千米翻了接近一倍,硬是達到450千米之多,也是遠超雙中推米格9戰鬥機那可憐的100千米航程。

而這,其實都還是設計團隊沒有在航程方面盡全力的結果,未來如果把殲七M設計在機翼外側掛點的480升小體積副油箱設計改掉,換成機翼內側過載掛點副油箱,載油量還能再繼續增加。

按照此時國內逐漸普及的美標副油箱來算,最小的副油箱至少都得800升起步。

殲七離地距離最近的機腹副油箱有70升,而戰鬥機的機翼離地距離更大,通常都是機翼副油箱比機腹更大。

典型如十號,設計的副油箱掛載方案是機腹800升,兩側機翼各自掛一個1700升的大家夥,諸如幻影000這種下單翼機的飛機,居然是直接把機翼副油箱整到000升,簡直是非人類。

米格1系列的機翼內側掛點空間被起落架佔據,造成浪費,所以是無法安裝過載掛點,共和國的殲七,在早年其實也和米格1相同,都沒有機翼副油箱。

也是約旦採購殲七M的時候特意要求,1廠這才勉強利用機翼最外側的輕載掛點,弄了個航空史上最小副油箱,僅僅480升。

如果超七按照和十號相同的副油箱方案來,機腹800升、兩側各自1700升,加起來就高達400升航空燃油,換算下來大概噸左右的燃油外掛攜帶量,所以光是副油箱這邊,超七就能比殲七多出.5噸左右。

當然,由於副油箱會帶來空氣阻力,要換算成機身內部油箱燃油效果的話,把副油箱燃油量乘上0.6才是比較合適。

不算新的副油箱方案設計,設計團隊便能夠把以米格1為基礎的改進型戰鬥機超七航程增加接近一倍,這絕對是驚人之舉,怕是米格設計局親自動手操刀都很難達到這高度。

後期要是引入十號的副油箱設計方案,按照設計團隊估計,超七轉場航程絕對能夠突破000千米,從而成為大長腿。

不過話又說回來,超七的設計能夠做到如此亮眼,最大原因還是要歸功於RB-199發動機,如果沒有這款發動機,所謂超七改型完全是一句空話。

有關航程這個資料,肯定不是現場透過肉眼就能看出來,之前航展資料雖然也有提到,但蘇聯飛行員還沒有逆天到能把航展上的超七航程資料背下來的地步。

他們只能透過肉眼看到超七的機翼掛點多了一對,還有機動襟翼引入,大致能猜到這款飛機的機動性肯定不俗,絕對是二代機當中頂級,甚至和早期三代機都能扳手腕。

現場的毛子飛行員心裡是有數,在超七試飛員下來之後,雙方禮節性握手,軍方代表同意毛子飛行員進入座艙裡面實地看看,體驗超七現代化的玻璃化座艙。

按照設計需要,超七並沒有一味追求玻璃化座艙,而保留部分常用的機械儀表。

空速表、水平姿態儀、高度表、速度表、油表等八項常規飛行數據,由於這些需要保證飛行員能隨時呼叫參看,因此以機械儀表形式保留安裝。

要保留部分機械儀表,這是很正常的需要,並且也不會佔用太多地方,屬於非常有價效比的設計方案。

除了少部分儀表之外,真正亮眼部分當屬超七所採用一平兩下設計,完全達到八十年代主流水平,並且所有航電裝置全部實現國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顯示器肯定不用說,這個沒有任何難度,平顯是殲七M專案所引進,最核心的機載計算機、數據總線則由607所提供。

飛機剛落地,機載計算機還未關閉,試飛員直接在座艙外面伸手指導毛子進行操作,透過機載計算機命令呼叫,演示一平兩下座艙操作流程。

已經初步成型的火控系統被呼叫出來,簡單介紹導彈發射程式。

採用高度自動化的機載計算機,導彈發射過程可以更加簡單,僅僅按下幾個按鍵之後,發射程式就設定完畢,按下操作杆發射按鈕,一切都是那麼簡單。

由於試飛機沒有掛載武器,因此顯示屏提示導彈發射架為空,紅色的“警報”二字不斷閃爍。

毛子飛行員沒人說話,因為他們感受到了差距,在航工業電子化方面,蘇聯已經完全落後於時代,甚至落後於當年的學生。

“非常漂亮,像工藝品似的,相信它是一款非常容易操作的戰機,所以我承認,你們在某些方面確實透過和北約國家合作學到了好東西。”

和飛行員注重飛機設計不同,隨行蘇7地勤工程師關心的地方更實際。

“設計很優秀,但你們能夠完全掌握這些裝置的研製與生產嗎,其中的核心設計,應該是北約國家秘不外傳的技術。”

居然懷疑這套裝置國產化程度,這怎麼能行,基金會投入巨資打造完整的電子工業體系,絕對經得起任何質疑,超七電子設備全部自主生產,這一點無可置疑,屠總師語氣中帶著自豪道。

“我們有完整的半導體集塵電路設計生產能力,並且達到世界頂級水平,實際超七是因為成本控制原因,並不能運用我們最好的技術,這是一款定位給不發達國家使用的中低檔戰鬥機。”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