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蘇7是必然之路,汪正國稍微當個神棍吹兩句之後也就興趣缺缺,他還是對十號機在11廠建生產線一事比較感興趣。

“確定要在東北那邊建立另一條十號生產線,貌似這也只能解決11廠的飛機生產問題,601所的科研設計隊伍怎麼辦,下馬了超八之後,設計隊伍靠什麼維持?”

工廠的生產工人隊伍需要透過持續生產飛機來維持,同理,設計所的設計師隊伍也不能散掉,必須要有型號設計任務,按照當前情況看來,如果90年的話,可能那所謂的新9專案是要開始,難道是軍方把那專案提前扶上馬了?

很快,所有疑惑都迎刃而解,似乎高層對601所的安排也不算差。

文總師對東北那邊的事還真知道些情況:“據我所知,好像這次雖然是把超八下馬,但上頭給了601所技術驗證機開發任務,基於超八平臺設計驗證機研究雷達隱身技術,你也知道,如果僅僅是技術驗證機的話,問題一般都不會太大。”

戰鬥機雷達隱身技術,這聽起感覺是真心夠刺激,現在就要開始搗鼓隱身技術,軍方心氣倒是挺高,不過倒也挺符合“生產一代,設計一代,預研一代”十二字箴言。

記得上位面的601所,好像是真的設計過一款殲八隱身技術驗證機,現在只不過提前兩三年而已,並且還是集中整個601之力去搞驗證機專案,恐怕這所謂的技術驗證機是要弄出些新花樣才對。

八十年代的戰鬥機研製,各國都已經把雷達的低可探測性問題擺在重要位置上,包括歐洲雙風也皆如此,國內當然要跟上時代潮流,選擇以不可能服役的超八作為驗證機,汪正國其實還很期待。

同樣的常規氣動佈局,而且這超八還是經過好一番大改,徹底摒棄蜂腰設計,整個機身看起來更寬大、協調,其內部空間自然更不用說。

在汪正國看來,上位面601所弄出的骨頭鷹在很多方面都是繼承殲八二家族路線發展下來,和蘇7(殲11)系列沒有一毛錢的關係,兩者差距實在太大。

老殲八的機身是圓筒設計,內部空間狹窄,絕對不可能挖出彈倉,但這位面超八不一樣,寬大地機身是完全能夠挖出彈倉,沒得說!

“這個任務倒是給601安排的不錯,好好研究一下隱身戰鬥機相關技術,這肯定是下一代戰鬥機標配。”

601所現在就開始基於超八基礎研發隱身戰鬥機,汪正國倒是願意提前找個機會洩露一下骨頭鷹設計外形,要是能讓那邊早點弄出骨頭鷹,或許真正的重四就不用趕那麼急,完全可以精雕細琢。

飛機向來好設計,但發動機問題在共合國不好解決,好在之前國內已經讓606所在著手開發國產中推渦扇,現在應該還不至於下馬。

“上面要求601基於超八研製隱身技術驗證機,那發動怎麼辦?之前為超八準備的中推渦扇專案,應該沒有下馬吧?”

“你說中推渦扇?那個專案現在已經正式立項,代號渦扇1,不僅沒有下馬,而且上面還把渦噴15給停了,相關資源全部轉投渦扇1專案去。”

現在這位面的共和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整個情況已經和上位面完全不一樣。

首先是大推問題得到妥善解決,而中推問題卻相當突出,畢竟超八專案啟動太早,直接在八十年代中期就把渦噴1給掐死,而國內僅靠一款6噸推力不到的渦噴7苟延殘喘罷了。

上位面因為有渦噴1發動機,所以還能勉強滿足軍方要求,自然是集中精力去先突破大推再說,但現在這位面是青城發動機扛起大推的需求,那當然就得要再集中精力去補中推課程。

至於RD-之流,現在這位面絕對不可能再跟共和國有任何交集,首先超七的RB-199發動機在外銷方面是沒問題,英國人不會阻攔,那麼超七外銷訂單就不需要RD-。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至於國內.....

十號最多在9年左右便要小批量服役,要說軍方對超七的需求,說實話,那應該是不太強烈了,自然也不會去引進RD-。

只要沒有RD-這個攪屎棍,國內的中推需求便只能自力更生,一方面要滿足超七外銷的後續換髮需求,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到以後超七有可能改成多用途教練機,那麼國內軍方應該也會對此有需求等等問題。

最重要的,如果606所中推專案下馬的話,那真心是找不到其它專案去維持這支設計隊伍,所以國內也只能硬著頭皮把這中推專案持續推進。

有關以上這些情況,汪正國沒下細去想太多,所以還不太清楚,只能看文總師給他慢慢道來。

“東北606所和410廠為一方,正在聯合對中推核心機進行最後攻關;64所的高推預研專案也正好進入核心機開發階段,這邊40、黎陽兩廠加入了64所的研發隊伍,組成另外一隊。我據說啊,上面是要求雙方各自弄出一款中推核心機,在94年左右會進行核心機效能對比測試,從中選出最好的核心機之後再進行渦扇1整機設計,反正搞得倒是很隆重。”

光是聽到這一說,汪正國都完全能感受到這次中推渦扇專案所受重視程度有多高,這壓根兒是動用航空航天工業部旗下幾乎大半個航空發動機研發力量來進行攻關。

64所和606所為代表的國內兩大核心機研發單位傾力打造最強產品,即便美帝航空發動機競標,那也是整機階段進行,現在共和國是直接在核心機階段就開始大打出手,真刺激!

好在西南動機倒是可以當個優雅地吃瓜群眾,老老實實坐在一邊看這場大戰,到底誰勝誰負,這和西南動機都沒關係。

想來這中推渦扇專案是不會再下馬,效能方面說不定還能摸到EJ-00、F-414這些頂級中推的屁股,大概和M-88不分勝負,這樣看來,這位面的骨頭鷹說不定還真有機會先聲奪人。

只要中間不出太大的紕漏,用大概0年的時間給東北方面去慢慢雕琢,亦如同上位面的十號用了18年才完成定型一樣。

能在010年左右讓骨頭鷹先一步服役,搞不好殲15都直接沒了立項的機會,悶頭給大遼上中四艦載機,多好。

如果真能夠如他所設想這樣,恐怕真能把美帝海軍氣炸,航母掉頭直接回美國,趕緊起飛F-18去把洛馬那幫狗貨給平了。

“我突然覺得吧,這次禁運好像對國內軍工單位帶來的影響也不全都是負面,重新調整方向路線,咱再用二十年時間,肯定能夠成功世界一流的航空強國。”

從側面打聽到如此多的好消息,汪正國心裡是真舒坦,爽!(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