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說要把伺服器市場全部劃分給IBM公司,汪正國還真是挺心疼。

當然,如果不將ABC-PC體系中的伺服器CPU市場全部交給IBM公司,其實人家IBM本身也是伺服器領域頂級大佬,所生產的大中小型計算機,甚至超級計算機領域,這些都是世界頂級農品。

況且RISC技術本就是人家IBM公司當年搞出來,只不過考慮到這東西當時定位於大型伺服器使用,而在整個伺服器市場又沒有誰能撼動自身的絕對優勢地位,也就是這樣,IBM公司便沒有申請專利!

是的,你沒看錯,IBM公司發明RISC之後居然沒有申請專利,而將這項技術拿出去公開。

汪正國不知道該怎麼評價IBM公司這一巨大的戰略失誤,這因為公開了技術,後來ARM公司因此崛起,並且抓住RISC技術功耗低的優勢,在移動裝置領域大展雄風。

就連後來英特爾也藉此機會,使用RISC技術套上CISC作為CPU外圍翻譯,使RISC技術能夠相容X-86構架,從而搞出大名鼎鼎地E系列處理器,成功打入伺服器市場,從小型機開始逐步蠶食IBM的傳統市場份額。

不過現在這是八十年代末期,IBM公司還依舊是大哥,英特爾E系列處理器還沒推出,整個市場好真不好說和IBM在大型伺服器領域爭雄。

也只能長長地嘆息一口氣,汪正國現在也很無奈,他很絕望啊!

“那就聽你的,咱們把聯盟所有RISC伺服器產品都交給IBM公司,本來人家就是玩RISC伺服器的專家,咱們就把這念頭打消,不過我們放棄這麼多,IBM還是應該拿出足夠地誠意,有關半導體製程技術方面,IBM公司必須要按照市價向聯盟內部成員出售。”

開陽已經在逐漸發展半導體生產工藝相關技術,但現在也只能說是中等偏上,和第一梯隊之間還有距離,至於頂級水準,那就更不用說,開陽還需慢慢發展才行。

至於到時候的IBM公司如何在九十年代避開美國審查,那手段實在不要太多。

簡單粗暴一些,就直接選擇完全對外公佈部分工藝技術,反正到九十年代能做這一行的幾乎都已經定下來,公佈小部分技術,其實並不影響大局。

委婉一點,那就雙方之間進行科研人員級別的技術交流,比如在英國召開聯盟大會,那時候雙方科研人員只需要互相提點交流一下,反正大家都是做這行,不過就一層窗戶紙而已。

所以有時候也不要把那什麼政府出手主導的技術禁運想的太複雜,有句話叫做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想,雙方是你情我願,人的主觀能動性永遠可以無窮大。

汪正國記得最清楚,當年南棒的三喪發展半導體加工技術的時候,那就是直接挖臺電牆角,而臺電則看人都已經是去意已決,於是簽下高額競業協議,以為這樣能阻止技術外流。

卻萬萬沒想到人家三喪本來就有一定的半導體製造能力,這時候直接把挖來的人才放到大學去當教授,公司技術人員去學校再回爐一波,直接就能把技術學到手,之後才有三喪半導體迅速騰飛。

而這也是為什麼三喪半導體在工藝技術上放棄IBM工藝路線,突然轉向臺電路線的根本原因,而臺電後來也是拿到三喪產品生產工藝一看。

好嘛,你丫居然和我工藝技術高度相似,直接都能找出七個一模一樣的關鍵製程特徵。

比如淺溝槽隔離層的形狀、後段介電質層的材料組合等,這些東西就和機械加工生產中刀路的意義是完全一樣,各企業都有自己的手法,那就是技術指紋,明眼人都能看出問題,所以這尼瑪還能忍。

至於後來便不多說,這無非就是互相開幹,打嘴仗、打官司唄。

但問題是三喪已經藉此機會把自己的半導體加工製造能力發展起來,在全球半導體代工市場和臺電針鋒相對,這其實就非常深刻地反應出一個道理:人的主觀能動性真心是很可怕,規矩永遠是死的,就看你是否願意去想辦法。

其實說起來,南棒很多技術都是靠挖牆腳弄出來的,包括三喪、海力士記憶體技術皆如此。

比如東芝NAND及DRAM專利,這些全都被南棒侵犯過,而且還都是南棒靠高薪挖人來實現,當然這東芝公司也是年年告狀,三喪和海力士是年年輸官司賠錢,甚至14年又被東芝告商業間諜竊取機密,要求賠償11億美元,最後還是南棒賠錢了事。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同樣也從側面打臉本子奉為神器的終身僱傭制(實際和國企用人制度沒兩樣)所帶來的忠誠度,把本子臉也抽的啪啪響。

就連三喪軍工界唯一還能引以為豪的T-50教練機,同樣也是高薪從呆灣挖走IDF骨幹研發團隊,這才有班底同洛馬展開合作,否則南棒怎麼可能突然就有研發噴氣式超音速戰鬥機的能力,那不是搞笑嘛!

眾多韓吹以為南棒企業技術都是南棒自己做出來,但有自己思想的人稍微用腦袋想想,專利技術壁壘、經驗基礎,這些可都是要用時間積累才行。

所以某些人大概是臉部經脈堵塞不通,需要被恨恨地抽兩巴掌,幫他活動一下經脈穴位才能舒服。

回頭再說半導體裝置問題,這肯定就怪不著人家IBM公司,本身IBM也不是生產半導體加工裝置的,所以開陽在這方面更多還是得靠國內友商支援,走自力更路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果將半導體行業類比到機械行業,半導體加工裝置可以看作機床廠生產的機床,IBM公司所能提供工藝技術的精髓,就在於如何使用機床設備制定出高超地加工程式,從而能夠以最高精度、最高效率、最低成本生產出產品。

IBM是行業老公司,工藝經驗豐富,開陽這些後來者經驗不足,向前輩學習,這個也是理所應當。

......

從波士頓的喬布斯電腦公司出來,接下來就是汪正國這次來美國的另一個重要目標,挖人!

沒錯,汪正國這次就是來挖人,只有挖人才是迅速提升技術競爭力的最佳辦法,目前開陽半導體人才還是急缺,之前還在王安電腦公司時代,老王安大方地從公司抽掉暫時用不上的半導體積體電路人員到開陽支援。

但現在喬布斯盤下王安電腦的整機事業部,原本很多在開陽半導體工作的美國人也都看到希望,目前公司過半的美國籍非華人技術人員都提出回要美國,如果不是汪正國和喬布斯關係好,暫時把這些人安撫下來,恐怕開陽直接就要崩潰。

所以現在也是沒辦法,汪正國只能再次前往美國釋出《求賢令》,希望能夠從美國找一些有志於回國發展的半導體、電子行業人才。(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