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研究院的成立很低調,但各種好處卻都穩穩地落到實處。

主導青城發動機專案的劉大響總工程師沒得說,作為機械工程部院士當之無愧;嚴援朝因為在計算機領域開發出首款中文作業系統、並研製了共和國自己的圖形作業系統,自然成為計算機科研部院士;倪光南則是因為漢卡、開陽系列處理器,同樣作為計算機科研部院士。

給以上這些大佬頒發院士榮譽,主要是因為他們在基金會科研體系中起到了突出貢獻,有這個資格。

而又本著寧缺毋濫為出發點,基金會內部的院士頭銜則沒有發出去,包括汪正國當年的大學導師劉教授,那位雖然一直都受到基金會科研資助,在蜀大光學實驗室裡面埋頭搞科研。

但要說科研這種事,如果想要出成果確實很容易,但要想弄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技術,或者是巨大地突破,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出來,更多還是看堅持投入,技術路線選擇。

多少科研工作者老死一生,終究都沒能拿出有影響力的科研結果,這都是相當正常。

汪正國作為學生,他所能做的只有在自己可能範圍之內,多支援光學實驗室發展,僅此而已,再多則是不可能了。

整個蜀大光學實驗室裡面,除了劉教授這位以外,另外一位有潛力的就是選擇放棄中科院旗下研究所職位,轉而留校任教的劉三石,這位當半年進入光學實驗室第一個獨自負責的任務是在進口民用PC材料基礎上再次最佳化,改進成光學級PC材料。

而後來的情況都還不錯,經過幾年時間,在大量努力和資金投入之後,他確實也拿出了效能不錯的產品,逐漸用在飛機透光件、眼鏡片、低成本相機鏡頭上面都還表現上佳。

如果劉三石能夠完全解決PC材料的全套生產流程,或者對光學級PC材料再進行大改,那樣或許能夠有機會弄到一個基金會院士的榮譽,但絕對不是現在。

除了在基金會旗下公司任職的科研人員拿到院士榮譽以外,唯一還拿到基金會院士榮譽之人,就只有蜀都光機所的姜文漢。

雖然這位是開發出共和國第一臺光刻機的大牛,不過現在光機所的光刻機業務已經單獨成軍,倒也沒必要再用光刻機作為加冕理由,畢竟這位大牛的人生本就充滿傳奇,足以大書特書的地方實在太多。

作為共和國自適應光學奠基人,這位在1985年成功研製出19單元高頻振動法鐳射波面校正系統,用於魔都“神光I”專案,從而校正這一龐大鐳射系統中的靜態波前誤差。

這技術到底有多牛逼?

透過該技術校正後的鐳射能量提高三倍,接近衍射極限,開創了世界上在鐳射核聚變裝置中成功使用自適應光學技術來改善光束質量的先例。

如此大的功勞,國家層面還沒及時給出榮譽,但由於蜀航光學和這位有過接觸,並已經取得光機所自適應光學技術的民用領域使用許可權,雙方也算是有所接觸。

如此,基金會就有理由給這位大牛頒發院士榮譽,且每年都能優先申請科研資金,享受為數不低的特殊津貼。

當姜院士得到訊息之後,整個人是完全沒想到會有這一出,突然冒出來的基金會研究院院士到底是什麼?不過隨著基金會方面工作人員自我介紹過後,辦公室皆是一片喜氣祥和。

“優先申請科研資助,每年兩萬塊人民幣的津貼,個人配發至強電腦,這待遇是不是有些太.......。”新鮮出爐的姜院士還有些不知所措。

對於基金會來說,目前研究院院士不多,除了科研資助申請優先以外,另外兩項院士各人待遇還真不算什麼,每年兩萬人民幣的津貼,這對八十年代的個人來說確實算一筆鉅款,配發至強電腦也是極大地優待,但這對基金會有資金壓力嗎?

也就是姜院士這種醉心科研,家裡近況不寬裕,這才會在面對突然而來的高規格個人待遇時有些不知所措。

“姜院士,您這津貼待遇並不算高,我們現在這是按照當前物價定下的津貼待遇,如果以後的物價有上漲變動,津貼還會隨著增加,這是您作為國家頂級科研工作者應該享受的待遇,請務必接受。”

激動著,笑著,甚至眼裡還略帶淚花。

這是他工作以來,個人所拿到的最大一筆津貼獎勵,而且是每年都有,意味著他可以真正做到不為俗事而煩心,比如今天回家之後,大概可以讓夫人去整兩斤大肥肉了。

回頭一看自己的科研團隊,突然又想起什麼,貌似研究所還有同樣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同事,自己突然到手兩萬塊錢的津貼,完全也用不著這麼多啊!就是以後家裡頓頓吃肉都吃不完。

“謝謝,非常感謝基金會對蜀都光機所的認可,不過自適應光學專案不是我一個人努力就可以做出來,所以我把這筆津貼拿出一半分給整個專案科研人員,這都是大家努力的結果。”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此話一出,旁邊原來是來湊熱鬧恭喜的項目組科研人員都安靜下來。

要說他們這些科研人員家裡鏡況,當然也都是過得比較艱難,所以很多人雖然嘴上說著不要,但眼神卻很誠實,畢竟他們也是人,回家之後也不想被各種柴米油鹽瑣事而煩心。

“姜院士您這就沒必要了,我們這是院士津貼。對於自適應光學研發團隊,會有蜀航光學的人專程來慰問,就在農曆新年之前應該會過來,包括彈道相機科研組也一樣,畢竟他們那邊也在協助蜀航光學開發相機產品。

得知在農曆新年之前還有蜀航光學公司前來慰問,所有人都放心了,反應過來的人都是趕緊拒接姜院士散財之舉,這是院士津貼,是專門給院士的待遇象徵。

回程的路上,汪正國依舊對此前一幕頗有感觸,科研工作者大都不善表達自己的個人訴求,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需要來自經濟上的支援和肯定,如果在這方面都不能滿足,可能就真的是造導彈不如賣茶葉蛋了。

“看到了吧,這就是我們國家真正的科技工作者,默默無聞,卻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脊樑。在全社會風氣逐漸向錢看的當下,包括車上你我大家都是如此,所以我說這種風氣已經殊為難得,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力為他們維持這種乾淨地科研環境,為這些真正的科學家提供更好的待遇。”(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