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比並未停留多久,甚至都沒有來得及同熱物理所的吳中華總工見上一面,僅僅同羅羅官方大致溝通完成之後,接到來自倪光南電話,汪正國第一時間趕往劍橋。

作為英國著名的大學城,學術氛圍倒是挺濃郁,但這次可不是來體驗所謂學術氛圍,他是從事商業活動。

橡果公司最開始從電子元器件銷售店鋪起家,隨著BBC電腦大火,如今也有了正規辦公地點,一棟半新的樓房,看起來很像是舊樓房翻新,還是挺節儉,很會過日子啊!

進門一眼就看到在接待處等著的拉沙,趕緊走過拉人到一邊問道:“確定成了?”

“沒錯,對方答應的很爽快,甚至在支付方面都給的很有彈性,提出可以將全套技術授權給我們生產,他們收取授權使用費,產量沒達到50萬片之前,每塊CPU收英鎊,產量在50-100萬的時候收1.5英鎊,超過100萬之後就是1英鎊。”

不需要做一次性買斷,這訊息倒是有好有壞,好處在於可以有效減輕資金壓力,壞處則是以後若該CPU產量足夠多的話,恐怕付出的專利費會相當高昂。

皺著眉頭靠在牆邊,有些難以下定決心。

“對了,你先說這款處理器本身,它的設計如何,後續還有效能提升的可能嗎?”

“設計的產品構架都還挺不錯,6Mhz主頻功率也不是沒有提升空間,根據對方的說法,該CPU有升級到9Mhz主頻的潛力,如果我們有需要,對方可以按照要求提供相關改進支援。”

很貼心的方案,還能提供對應的官方改進設計,這應該是現目前最良心的半導體IC設計公司,沒有之一。

各方面聽起來都很趁心,只要汪正國沒有傻掉,他都知道這次十有八九是成了,開陽半導體很快就要進入到位處理器時代,直接跳過中間的十六位處理器,跑步進入“社會主義中級階段”。

“唯一問題就是工藝方面,橡果公司自己不生產CPU,都是外包給專門的工廠完成,所以他們無法給予我方在生產硬體方面的支援,這個只能靠我們自己處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拉沙說出了這次唯一不好解決的問題,不能提供硬體生產裝置支援,這對於開陽半導體而言,確實還有一定的挑戰性。

果然這天下從來都沒有易於的事,就以現在開陽半導體的技術能力而言,想要獨自完成一款位CPU全套生產工藝,又談何容易啊!

“我明白了,想必這款處理器要求的工藝製程水平遠不是我們之前生產65C0處理器那麼簡單,至少要提升一代以上,甚至隔代工藝升級都有可能,對吧?”

之前65C0處理器對CMOS製程工藝要求還不是多高,普遍以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早期之間的水準就行,但現在這已經是位處理器時代,必然要用上八十年代早中期技術水準,這已經達到時代潮流前沿。

這次拉沙沒有說話,只是點頭帶著汪正國一起上樓,找到倪光南總工,還有橡果公司方面負責設計了此次位CPU的工程師,羅傑.威爾遜。

雙方簡單介紹認識一番,羅傑很識趣,也沒有在會議室長時間逗留,三言兩語之後就把地方讓給汪正國一方。

“倪總工,你覺得開陽是否有能力自己完成這塊處理器生產流片全程,包括生產線設計,裝置採購與後續維護培訓,這些我們都不可能讓英國這邊給幫助,他們也沒這能力。”

要想確定能不能引進技術,首先得看開陽半導體有沒有能力消化,而這些就必須要問公司的副總工才行,除此之外,那是別無他人能給出汪正國一個確切的答覆。

倪光南心裡何嘗沒有考慮過這些問題,實際兩人早就已經想到一塊兒去了。

“說實話,困難肯定有,光是資金投入就至少要達到5000萬美元左右才能把全套生產裝置到位,生產線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裝置都得進口,而且在專業技術人員方面我們也非常缺乏,之前WDC只為我們培養了生產操作工人,而不是核心工藝技術員,這兩個問題不一樣。”

高達5000萬美元的裝置進口專案,汪正國光是聽著就感覺心裡涼颼颼,現在汪正國還有能力在短時間之內調動這麼多外匯?

這恐怕是懸啊!

早前從南非敲的英鎊已經被這幾年逐漸花掉,其中大部分投入到羅羅那邊,剩下那筆資金絕大部分還是投給了開陽半導體,雖然現在開陽已經盈利,但65C0主要是對國內銷售,它也掙不了幾個外匯。

頓了頓,思索良久之後。

“錢的問題我們回頭慢慢湊,基金會還能拿出000萬美元,剩下就得看咱們在國內化緣。開陽好歹也是接了國防重點項目,先走這條路,向上面要外匯,就說是技改資金;再者就找川蜀省政府協調,咱這麼大的專案,公司所在地政府肯定不能不給支援;最後就是找找蜀航光學,他們每年都有出口美國訂單,外匯額度肯定有。”

之前是因為基金會有足夠的外匯,為了簡化流程,汪正國沒有去多方籌措,但這次不行,地主家也沒餘糧,必須要把所有能使勁兒的地方都拉上,如此才能渡過難關。

解決資金問題還只是一部分,關鍵的人才問題若不能解決,那幾千萬美元裝置即便採購到位,恐怕也沒人能夠把它搞懂。

“關於人的問題,我想倪總你應該還是有些想法吧?”

汪正國能夠把錢的問題大致解決,關於人的問題,倪總工倒是不覺得有多難。

“現在公司的中高級技術人員並不多,除了我和拉沙以外,就只剩下七位,其中有三人還是從光機所、電訊工程學院借過來兼職的,之前公司也只能勉強維持65C0CPU線和板卡這兩方面業務需要,現在要啟動新專案,至少還要十名高階工程師。”

這意思很簡單,新專案要運轉起來,必須在現有的高階工程師數量上翻倍。

“所以,我唯一能夠想到的辦法就是借人,向王安電腦借人,老嚴回來的時候我和它見過一面,王安電腦那邊情況我也都知道了,找王博士借人,只要我們給的條件能和王安電腦實現雙贏,我相信這都不成問題。”(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