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貝的航改燃專案一直在艱難中推進,早在84年,西南動機出面同羅羅的斯貝項目部合作,雙方基於斯貝的改進型號TF-41發動機基礎上,要研製青城大推力加力式軍推。

也就是在當時,國內拿到了TF-41的資料,並轉交給熱物理研究所一份,這事兒要不說甚至都快忘掉了。

關於航改燃專案,汪正國在那之後完全就沒有繼續關注過,能成功固然是好事兒,不成功也實屬正常,畢竟靠研究所那點兒科研撥款,再加上大客戶海軍也是三心二意,還能有什麼好結果。

目前羅羅公司的斯貝項目部還依舊是達姆主導,老頭子已經在斯貝發動機家族發展中奉獻一生,這次有關青城發動機事情被大規模曝光,實際他也很無奈。

要說之前達姆猜不出青城發動機用處?

這話要傳出去恐怕就有些侮辱這位老頭子的智商,航空發動機研發雖說是先於飛機研發,但歸根結底,這東西還是要配套給飛機使用,只有那種多少已經有了研發新飛機的意向之後,發動機才會立項啟動。

即便是歐美國家宣傳中的發動機先於飛機研製,那也不過是發動機正式立項比飛機正式立項早而已,實際沒有誰會真傻到沒有未來市場需求的情況下就貿然展開發動機研製,即便有,那也僅僅是技術驗證機階段而已。

青城發動機是直接要求進入具體型號研製階段,而且還給發動機的推力、推重比、尺寸等重要指標做了硬性規定,擺明就已經有對應的飛機上馬研製,這一點誰會猜不到?

達姆之所不說出這些,在於他對這方面選擇性無視,反正斯貝發動機都已經出售,更先進的RB-199發動機都提供給共和國使用,三轉子項目部賺的盆滿缽滿,憑什麼斯貝項目部就要和西北風?

基於這些原因,達姆很自然會拿錢選擇合作,先把快要散掉的項目部養活再說,至於青城發動機在共和國國產化的利害關係....

“反正羅羅總部都認為斯貝整個系列是落後產品,再此基礎上改進型號又能有多好?”這是達姆安慰自己,同樣也是用於堵住公司反對者的說辭。

以上都是之前還沒有人把共和國十號工程猜到並公諸於眾之前的說法,那時候大家都心照不宣,按照計劃節點走就行。

此時的新情況是有關十號和青城發動機的訊息早就已經在英國炒起來,雖然羅羅方面完全有能力把這些負面輿論壓下去,但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趁機撈一筆難道不好嗎?

老頭子像是笑面虎,滿臉堆笑,平時沒有多接觸過的人恐怕還真就被騙了。

“放心,英國這邊輿論訊息不會影響到我們之間的合作,雖然最近研製進度略微遇到些麻煩,但技術部門已經在著手解決,一款發動機研製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問題,青城發動機的成熟本就是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迴圈過程。”

經典的馬克思哲學理論發展觀,達姆居然還把這東西拿出來裝逼,看來還真是狠下了一番功夫,很好,這很哲♂學。

在一款成熟的發動機基礎上,由羅羅公司斯貝項目部操刀,使用公司早就已經攻克的成熟技術再進行現代化改進,汪正國實在想不出這款發動機研製會有多少難度,甚至還有可能接二連三的遇到麻煩。

真當小汪我是三歲小孩不成,是想把我笑死,然後繼承基金會的遺產?貌似羅羅公司旗下的歷史遺產基金會都已經夠出名、夠有錢了,奉勸就不要再打其它什麼主意。

話又再說回來,達姆為何有這樣一說,汪正國難道會不知道?

無非就是委婉地表達他們需要一些好處,僅此而已,別以為外國人要好處的時候就真是光明正大,這些傢伙委婉隱蔽起來,那就要比國內套路要高明太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國內的社會輿論大部分還是受到政府管制,政府需要官場穩定的時候,輿論方面肯定不會任何負面訊息,只要不是太出格,隨便你肆無忌憚都行。

國外的輿論是私人操控,為了博眼球,那還真就是瘋狗逮著誰亂咬,前提是要聽主人的話。

在這種情況下的國外官員還能各種收好處而不被逮到,足可見其手段高明之處,全都是豐富地鬥爭經驗積累而來。

既然人家都已經擺明車馬,汪正國還能怎麼滴,沒辦法,只能接招,長短不就是索要好處嘛,這才多簡單的事兒,馬上給他解決,而且還是雙贏。

“對羅羅公司的技術能力,我們是絕對放心,即便此次青城發動機會遇到小問題,我想肯定也會迅速解決,中方非常期待能夠看到斯貝項目部的能力,如果專案順利落地,或許我們還能開展後續合作計劃。”

所謂後續合作計劃,這是汪正國早就已經想好的方案,西南動機完全可以參合到未來羅羅同寶馬合作BR-700系列小推發動機專案中,反正這專案屬於民用計劃,就算未來蜜月期結束,只要合作不涉及到發動機核心部分,還是完全可以繼續做下去。

達姆顯然抓住了重點,對於汪正國所謂後續合作,必須要承認,他心動了,如果雙方還能有繼續合作可能,那這次還有必要為一時之得失而上眼藥?

仔細衡量,確實不能因小失大,為了眼前這點兒蠅頭小利而放棄未來是肯定不合適。

“後續的合作,這又是什麼意思?羅羅公司同貴國有著身深厚地友誼,雙方合作的寬度、深度都是絕無僅有,這就是羅羅的誠意所在,全世界沒有哪家航空發動機公司能夠做到比我們更好。”

這話說的很自信,也確實,現在羅羅公司可以有這自信,汪正國也同樣承認。

“先生對德國的航空製造業應該很清楚吧,前不久西德MBB公司到共和國,對方邀請共和國參與一款75座級別的支線客機研製,這款飛機的上馬意味著需要有配套的新一代7噸級民用大涵道渦扇發動機。”

放眼看整個市場,10噸級的新一代大涵道民用渦扇發動機已經陸續服役,其中是CFM-56博得頭籌,緊隨其後的V-500研製也進入後期適航取證階段,這意味著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已經成為民航市場主流。

比起10噸以上的發動機市場逐漸完成大涵道比化,7噸級的渦扇卻一直缺席,普惠的JT-8D系列屬於和斯貝同時代產品,絕對無法滿足新時代之需,無數事實表明,全球市場急需7噸級大涵道比渦扇來填補空白。(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