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文總師這位幾乎全能型的工科暖男,在三十年後,國內各大媒體的宣傳中,有一個非常經典、催人淚下橋段,甚至一開始把汪正國都忽悠住了,也都是後來特意到蜀都所周邊蹲點,認識了蜀都所的退休老人之後,才算是還原了事實和真相。

即便是現在,那橋段還依舊讓人記得很清楚:在十號專案最艱難,也就是國內引進了蘇7之時,軍隊要求下馬十號的聲音不絕於耳,當時的十號已經立項接近十年,卻沒有哪怕一架原型機做出來,再加上配套的渦噴15發動機下馬,整個專案已經岌岌可危。

然後,看好了,煽情的地方來了:那時候所裡的經費問題相當突出,甚至技術人員的工資都經常發不出,作為十號工程的總師,文總師下班之後為補貼家用,還要出門擺攤賣麵條。

聽聽,這說的多買煽情,緊接著又是一句在那個年代流行著“造導彈不如賣茶葉蛋”,這就是軍工科研單位的真實寫造。”

對於這些宣傳,實際上只要願意深入研究宣傳背後的本質,就會發現是何等的漏洞百出。首先要承認九十年代初期的十號確實經歷著下馬風波,但也僅僅只是風波而已,那時候管著國防軍事現代化的軍副主席親自拍板專案繼續,動力採用進口的俄羅斯1FN發動機,於是專案又繼續下去。

再說總師下班專門擺攤買麵條什麼的,那就更搞笑了,先不說文總師到底有沒有經濟窘迫到需要下班擺攤買麵條的程度,光看就以一位總設計師的職業素養來看,他也絕對不可能早九晚五工作,然後一下班就跑去買麵條,那簡直是搞笑。

蜀都所的十號專案雖然有些坎坷,但一直都在研製中,從未下馬過,有這樣大的一個專案在手,每天各種加班都還來不及,還去買麵條,簡直拉倒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對於共和國的老一輩科研人員來說,他們是寧可自己餓著肚皮都要做專案的人,怎麼可能在那個已經完全解決了溫飽的時候,跑去不務正業?

文總師確實是會做飯的超級大暖男,但他同時也是一位擔負著國家使命和研究所重任的總設計師,職務待遇方面更是一位副廳級待遇的大人物,沒錯,蜀都所的總工程師待遇為副廳級,這樣的人真的會窮到不務正業去買麵條?

再實際一點,直接說九十年代初期的蜀都所到底是不是發不起工資,發的到底是多少,關於這一點,上輩子的汪正國也特意去查過相關的資料。

在一篇蜀都所內部回憶資料《鷹擊長空》中,就明明白白地說了九十年代初期蜀都所平均工資為400塊,這是所長親口承認的,更有文總師爆出了自己的收入為所裡最高等級,一個月到手800到900左右,雖然基礎工資確實只有00塊左右,但各種補貼才是收入大頭。

九十年代初期的蜀都,就以那時候的消費水平來講,宋總一個人的工資能夠有800塊左右,這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誰會整天下班後沒事跑去買麵條?

或許在九十年代,確實會有一些國有研究所的高階工程師、設計師下班做副業的可能,畢竟那時候也不是所有研究所都能像蜀都所那樣有國家重點科研項目,日子還能夠稍微過得去。

一些家裡負擔重,正好家裡有好幾個孩子都長大了,各種等著用錢的時候,再加上單位沒有專案、效益低,成天也沒什麼事,那麼搞一些副業就算正常。

九十年代初期的文總師工資並不低,愛人也是蜀都所的中層科研設計人員,家裡子女方面就一個獨生女兒,哪裡會有什麼巨大的花銷缺口?

至少上輩子汪正國到蜀都所打聽的時候,就有人直言不諱地說,那時候文總師女兒整天打扮的漂漂亮亮,絕對算是整個蜀都所的一枝花,難道文總師是下班買麵條掙錢,讓女兒拿去各種花銷?

事實就是這樣的情況,可官媒還是老一套宣傳苦情戲,汪正國真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你就算再怎麼宣傳,也請你能夠有一個度好不好,退一萬步來說,以汪正國的個人推斷,文總師確實有可能守過麵條攤,但絕對不是什麼下班之後就跑去買麵條為生。

更大的可能在於,文總師的親戚、所裡哪位關係好的朋友,這些人的家裡有人開了一個小面攤。而宋總師也不可能天天加班,說不準就是哪天沒加班的時候,下班路過看麵條攤忙不過來,或者老闆臨時有點事,宋總師幫著看一下而已。

這種偶然幫著看看店鋪的情況,應該才是真正的事實,這是一種很常見的事,上一位面的汪正國就幹很多次,朋友在學校旁邊的小吃一條街開了一家很有蜀都特色的酸辣粉店鋪,下班後,有時候幫著搭把手就很正常,甚至時不時還能遇到學生來吃,這種時候就得拿出當老師的豪氣:免單!

本來應該是下班之後遇到朋友開的麵攤忙活不開,文總師作為會做飯的暖男一枚,人也和和氣氣,偶爾幫著看一下攤,就這樣,愣是能夠被各種宣傳包裝成身肩國家重點型號研製的總師經濟窘迫,下班之後第一時間就跑去擺面攤。

這其實也是共和國媒體宣傳的常見手段:無腦誇張,若是一個專案期間,有某位參與專案的工作人員因為突發疾病死亡,官方媒體馬上宣傳成積勞成疾什麼,汪正國也承認共和國科研人員承擔的壓力大,會有些積勞成疾的人,他們都是國家的脊樑,但宣傳中一個專案出現兩位數以上的人員積勞成疾,這到底是要鬧哪樣?

就想問共和國這些宣傳媒體能不能不要一直都是各種苦情戲,畢竟那不是什麼正能量的東西,它有時候甚至還會造成負面效應,讓有志於國防行業的年輕人看到行業的工作強度如此之大,最後望而卻步也不是沒有。

所以說,汪正國在看多了各種苦情宣傳之後,當自己挖掘出事情的真相,就會發現各種宣傳簡直是漏洞百出。與其如此,不如轉變一下宣傳的方式,少一些苦情戲,多一些高大上、正面、高興地事,這才是宣傳行業的正常道路。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