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信我能夠弄到整套的05雷達?蘇總工,您這次真的是看走眼了,有關這款雷達的資料現在已經完整地在蜀都所放著,而我本人也不僅僅是和瑤光電子有關係,作為蜀都所子弟,航空系統這邊我也是一直都有涉及。”

某人很簡單地提了點家庭背景,這訊息所蘊含的內容可不少,作為607所總工程師,智商、邏輯推理能力絕對是高水準以上,結合之前的資訊略加分析,似乎還真有可能是.....

蜀都所的家屬,而且還是姓汪,如此獨特的姓氏在蜀都所真不要太顯眼,而且還能夠接觸到軍用戰鬥機雷達這些東西,家裡長輩很大可能是研究所的重要研究人員。

再說這05雷達,之前607所可不是對十號專案完全不知,南非方案雖然只限於小範圍之內的人知道,但是參與十號專案雷達系統競標的607所總工程師顯然是有這個資格,所以蘇總工肯定是聽說過南非方案,知道南非那邊選擇了以色列的05雷達。

最重要一點,之前607所在蜀都政府方面牽線同瑤光電子接觸時,也知道了瑤光電子更上面一層的科研基金會是和航空系統的汪楠壽總師有關係,現在這位代表瑤光電子來考察607的年輕人,八成就和基金會那邊有關係。

以上是基於一位高智商的總工程師在已有訊息基礎上進行的合理推測,大部分都是合情合理。

但真正讓蘇總工心裡有九成把握確信某人身份,實際還是要靠眼睛,是的,正是蘇總工自己親眼所見。

要說這蜀都所和607所之間,他們都是同為航空系統下的研究所,還同處於蜀都這地兒,一個是做飛機總體設計,一個是做機載雷達研製,誰要敢說兩者之間沒有業務往來,那絕對是智商被“充值”了。

607和蜀都所之間有接觸,這其中又主要是雙方單位的技術總負責人之間的對接最為頻繁,早在殲九專案時代,兩單位總師之間的聯絡絕對少不了。

把自己面前這位年輕人和腦中那位老朋友的面部相貌作對比,相似度已經高達百分之七十以上,依稀也還記得老汪確實有一個兒子,算算應該是差不多。

好吧,事情到這裡的時候,必須要恭喜蘇總工程師,他的推理完全正確,好奇地打量著某人,眼神中很有長輩看年輕後生的神色。

“聽你這介紹,想必是和蜀都所的汪楠壽總師有些關係吧?我倒是和他關係不錯,也聽說他最近和05雷達有接觸。”

這話雖然還帶有些不確定性的疑問語氣,但蘇總工對自己的推測是非常確定,他不覺得還有任何其它的可能。

汪正國這傢伙倒是在心裡挺那啥的,他也沒想到自己就只是說了蜀都所而已,這位老人精直接就能猜出自己的詳細家庭背景,果然是人老都成精了,不是說好建國之後不許成精嗎。

還記得上一次自報家門,那還是三年前剛開始做高仿蛤蟆鏡的時候,為了說服那時候還是1廠透光分廠廠長的丁一博合作,某人才無奈地報出老爹名號,好在最終是成功起到了作用。

至於這次,他倒是沒什麼過多的想法,知道了也就知道,反正自己也沒有打著自家老子的名號在外面招搖撞騙,其實說白了,老汪的名氣和影響力也就僅限於航空系統內部,出了這圈子,以後誰還能認識你?

也就是這些和老汪有過工作接觸的朋友給個面子罷了,擺出這關係,最多也就是讓人家對你不是那麼生疏,至於其它超常規待遇什麼就不要想太多,老汪是研究所總師,不好意思,人家607所的總工也不會差到哪裡。

既然清楚自家老爹的斤兩,汪正國說話也就沒有特別的變化,依舊是不卑不亢。

“啊哈,那正是家父!這次我把05的資料拿來給蘇總工您看看,這裡面也有他老人家的意思,他說了,十號工程的雷達專案雖然最終沒給607所,但他還是很希望這次的資料對你們研製超七的雷達有幫助。”

汪正國知道超七專案並不是奇怪,此時的蜀都飛機發展中心已經算是初步將1廠設計所和蜀都所之間整合起來,既然能夠知道十號專案,並且瞭解的程度還不一般,那相應來說,保密級別更加低的超七專案就更不用說。

超七可是中外合作的典型,全程對歐美國家公開招標,即便是普通人,只要願意留意、打聽,絕對也能收集到很多資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拿超七專案的雷達配套,這倒確實是我們所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如果真有05雷達全套資料,我們多參考一下,在技術上有了更厚實的底氣之後,那成功的機率就會更大。”

專案競標雖然要靠攻關能力,但技術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在攻關到位的情況下,再加上技術足夠牛逼,當然是最好不過,而這次只要能夠消化05的技術,那就有更大的把握能按照時間節點保質保量地拿出產品來。

“超七這專案的盤子很大,光是現在能夠確定的訂單就至少是五百架以上,這還是我們把之前軍方說的一千架採購訂單打折之後的保守數字,真要是按照之前訂單數量來,目前超七的訂單已經達到100架,如此巨大的市場足以讓任何國防承包商瘋狂,包括國外也一樣。”

蘇總工這時候對超七是相當關心,這是最近幾年之內僅存一個還未確定專案花落誰架的飛機雷達大單,而真說起超七的雷達,實際這專案確實也是一波三折。

原計劃是85年7月就能公佈最後的競標結果,只是這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在一千多架飛機的啟動訂單面前,誰都知道未來這又將是一款爆紅的名機,如果加上後續還會不斷增加的訂單,1500架的總生產量是肯定能夠達到。

在航空製造業進入八十年代之後,飛機的成本不斷拉高,生產數量自然是越來越少,1500架左右的產量已經超過了很多機型的生產量。

而眾所周知的是,進入七十年代之後的現代軍用戰鬥機成本中,真正大幅度增加成本的主要是電子設備佔大頭,而這其中又以雷達為主。

對於飛機雷達,這東西的價格一般是同款飛機動力系統價格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二,但盈利能力卻是差不多,如今超七的動力系統已經被羅羅捷足先登,後續來晚的國外巨頭自然是不願意再放過雷達這塊肉。

關於這些國外的雷達系統供應商到底是如何操作,汪正國因為最近幾個月時間沒怎麼關注超七而不得知,他思維觀念裡,還是依舊保持著早前一段時間的程度,沒來得及更新資訊。

不在意道:“這個我清楚,超七雷達肯定是有國外承包商提供一部分,但這主要是用於出口訂單和早期低速生產的部分國內超七訂單使用,我猜這部分最多只能佔三分之一的裝機量,剩下三分之二肯定還是國內研製,現在咱們的目標自然是這三分之二。”

不知不覺中,汪正國已經把他和607所算到一個陣營,用上“咱們”這個詞,不過這也沒錯,和國外那些雷達系統承包商來說,汪正國和607所確實也算是站在同一邊。

正在整理05雷達天線資料的蘇總工挺驚訝,他是沒想到這汪正國居然還不知道最近的變故,這就有些挺無奈地笑笑。

“真要是像你說的這樣,原本預定在五個月之前就公佈的競標結果又何至於拖延到現在還沒個說法,現在的情況有變,國外那些雷達系統承包商不打算給咱活路,這些傢伙想要把所有的份額全部吞掉,包括國內一千架超七所採用的雷達,他們也要吃下。”

某人正準備喝口水,才剛把水倒進口中,驟然聽到這訊息,一個措不及防,愣是喝水都能把人給嗆著。

“噗..噗..咳咳...咳...哎...”

一陣驚天動地的咳嗽,感覺整個嗓子都要炸開,特別是嗆進水的鼻腔,那感覺簡直怎它丫的酸爽。

不過這再怎麼酸爽也比不上剛才的訊息讓人來精神,這可不是說著玩兒的,真要是國外的巨頭直接準備豁開一切,準備赤膊上陣,就國內這些雷達研製單位,還真不見得能競爭過。

之前的國內單位之所以還興高采烈地準備去搶超七的雷達,那是因為軍方和航空部還有保護自主雷達工業,保證國防安全的想法,所以願意分出訂單來支援,但就軍隊現在的態度,擺明是在雷達這個系統上面有了動搖。

不行,必須要趕緊弄清楚情況,否則這樂子可就弄大了,真要讓國外的雷達系統承包商成功打進國內軍隊市場,這簡直就是在本就搖搖欲墜的大壩上開了一個口子,弄不好就得決堤。

皺著眉頭清了嗓子,感覺情況好了些,就趕緊談正事:“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國外的雷達系統承包商原本不都是做超七的外銷訂單嗎,國內軍方是怎麼想的?”

“還能怎麼想,無它!國外那些巨頭開出的價碼確實太有吸引力,也就是我們607所不願意放棄自主研製的路線,要不然我們也去合資了,倒也就免了這麼費勁兒地折騰。”

很有些恨鐵不成鋼的咬著牙齒說出了原由,不過汪正國在這話裡面為什麼總是感覺到嫉妒和羨慕,這可要不得,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一線機載雷達研究所,要是607也選擇放棄,那某人就真的玩兒大發了,要知道上位面肯定是沒有這事,這次事件必定是蝴蝶翅膀煽動所造成。

相比起揣摩607所蘇總工話語裡面隱藏的感情色彩,汪正國實際更願意好好研究一下這所謂的“合資”是個什麼鬼,難不成還把魔都汽車那一套學來了?

“合資?國外那些巨頭是打算把雷達放在我們國內生產,以換取軍方在超七機載雷達專案上更大的市場份額?”

某人猜的很準,這次合資還真就和魔都汽車廠同大眾合資汽車是一個模式。

“沒錯,這次是美國人首先提出的方案,他們在超七、殲八大改專案上全部折戟,所以這次下了狠,打算在雷達上面做一筆大的,為了拿到超七雷達系統的排他性獨家供應商資格,通用電氣提出了可以同國內單位合作,把雷達放在國內生產的的方案。”

得,這次是真心玩兒大了,連這樣的條件都能給出來,說實話,就汪正國自己都有點兒動心了,畢竟是一千多架飛機的雷達,這訂單絕對可以把國內合作方養得肥肥胖胖,而且還不用擔技術風險,直接用國外的現成,這也怪不得啊!

看到汪正國臉上也是各種凝重,早就已經接受了這訊息的蘇總工反倒是不擔心,還反過來寬慰著年輕的汪正國。

“不過你放心,現在選擇同國外合作的單位也不算多,主要也都是些技術本就不太好,或者原本沒有涉及到機載火控雷達業務的單位對這些比較上心,航天那邊的所、615所、還有就是涪城的長紅廠,這三家單位都已經找到對應的國外合作方,其它像我們607所、8所、14所,大家都沒有理睬。”

好吧,汪正國承認這話並沒有起到任何寬慰作用,反而是加深了憂慮。

首先是所,人家是航天口最大的研究所,單位就住在皇城根兒的存在,正宗的帝都軍工研究所,想要染指飛機上的機載火控雷達也不是沒可能。

615就不用說,雖然這家單位在技術上沒什麼突出的地方,但人家是正兒八經的航空口內部的機載火控雷達研製單位,合資做機載雷達是天經地義。

至於長紅,雖然最近這些年已經看不到它在雷達領域什麼動作,但架不住人家盈利能力強,民品市場做的紅紅火火,所以才有錢啊,再加上這技術不好就不會給國外合作方帶來太大的威脅,很難成長為對手,這種單位最好掌控,這時候的技術不好反而還成了優勢。

“還三家單位?聽這話的意思就是說,目前有意向合資的國外雷達系統供應商已經不只一家,難道他們全都改變了競標策略,這些傢伙都想要把超七的雷達市場一口吞完?”

這尼瑪真是太讓人頭疼,一下突然給冒出三家單位,真是來勢洶洶,可不好處理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