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瑤光1電腦有想法的人,當然還遠不止蜀都這一群,畢業於國防科技大學的某位高材生也對瑤光1電腦充滿了興趣,縱然是畢業後分配到石油部物探局儀器廠工作,但他依舊卯足了心思,對廠裡新採購的瑤光1電腦仔細研究。

瑤光1的作業系統是基於CCDOS改進而來,縱然在上市銷售之前經過了大量測試,但各種BUG問題依舊存在,而這位剛畢業的大學生,卻奇跡般地找到了問題所在,並且還迅速做出改進,使電腦的漢字輸入速度能夠提高一倍。

年輕人叫做求伯君,搞定了CCDOS的技術漏洞,此後在電腦上輸入漢字的時候,自然能節省一倍多時間,求伯君因此成了廠裡的紅人,不少企業要過來挖角。

就在所有人都對求伯君頂禮膜拜的時候,他本人卻陷入沉思,因為只有他自己清楚,他所解決的只是瑤光1電腦單純在CCDOS作業系統下漢字輸入的BUG,當插上開陽半導體公司生產的漢字辦公卡的時候,漢字輸入速度依舊沒有任何提高。

他當然明白,這完全是由於卡帶本身的技術限制導致,真想讓辦公卡的漢字輸入速度帶來更大變化,那就只有一個辦法:從卡帶內部燒錄的程式入手。

解決辦法有兩種:逆向破解卡帶的程序代碼,或者直接寫信聯絡開陽半導體,將他發現的問題說出來。

求伯君的選擇當然是第二種,於是就有了汪正國在辦公室現在這一幕,他完全沒想到這次居然還釣出如此大的一條魚,大名鼎鼎的求伯君啊,共和國最著名的程式設計師。

作為共和國最早一批做PC電腦軟件的牛人,同時期的其它軟硬件巨頭都在新世紀到來之後逐漸沒落,唯有求伯君和他的WPS軟體依舊在新世紀的電腦上活躍,成為市面上唯一可以和office對抗的存在。

在上位面,也是84年年底的時候,求伯君在單位電腦上找到CCDOS作業系統BUG,藉此機會,才開始在電腦程式領域深度發展,現在這位面由於瑤光電子的出現,事情有了一定變化,但大致情節主線還是依舊走了下去。

當即提筆回信,對於這位著名的程式設計師,汪正國倒是不覺得一定要把人籠絡到自己麾下,本來這求伯君就是技術、管理方面都不錯的人才,這種人好好鍛鍊之後,完全可以獨當一面,他能夠有自己的事業,必要的時候就指點下就行。

“求伯君先生,您好。

首先感謝您對開陽半導體的信任,對於來信中指出CCDOS作業系統的BUG問題,我方已經告知瑤光電子,經確認之後,查明系統確實存在該問題,為表達感謝,瑤光電子將支付您一萬元人民幣報酬,請來信告知具體的匯款方式......”

第一封信的內容非常官方,主要是表達瑤光電子對求伯君本人的感謝,這是絕對不能少的部分,至於一萬元人民幣報酬,這是瑤光電子很早之前就定下的規矩,依據不同的個人貢獻,會給予不同標準的經濟報酬。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要說這一萬元人民幣,在八十年代的共和國絕對不是小數目,對於剛走出大學參加工作的求伯君來說,簡直是想都不敢想,畢竟此時求伯君的工資也才四十塊錢一個月不到。

再舉個更直觀的例子,上位面的86年,求伯君帶著自己開發的印表機驅動程序去帝都,本來是決定看一眼天安門後就去深川發展,不過,等他把打印驅動拿給大學同學看的時候,這位大學哥們建議:“幹嘛不去四通試試,沒準他們會錄用你。”

當時的四通剛推出一款新型印表機,正缺少合適的驅動程序,四通公司很識貨,僅僅只用兩千塊就買下整套程式的版權,而且還是分十個月付清,而隨後的四通以五百元每套的價格,狂銷六百多套該產品。

求伯君後來知道這個情況的時候,明白自己虧大了,不過他並不在乎,因為兩千塊錢在他看來已經很不錯,夠得上他開發程式所需的勞動報酬。

在他看來,比兩千塊錢更重要的是,透過四通印表機驅動一事,使他明白了程式行業的暴利,從此義無反顧地投入到程式設計師行業。

兩千塊錢就讓求伯君毅然放棄國企編制,轉而投身到程序開發的行業大潮當中,現在汪正國給他來的刺激還要更猛一些,直接拿出一萬塊,定然能夠提前把這位程式設計師大牛拉下海,走上更加光明、正確的道路上。

如此,還得再以個人名義寫封信,好好地忽悠一番,再來個雙保險。

“個人角度來說,你所修改的BUG程式很有水平,在軟件開發方面,應該有足夠的技術能力,如果繼續留在儀器廠工作,顯然是埋沒了才華,不如投身軟件開發,瑤光1電腦公開了卡帶介面,如果你有想法,完全可以為此開發程式產品。

瑤光電子的電腦現在有國內最多的市場佔有量,有最開放的相容體系,蜀都這邊甚至還有政府出面成立的高新技術開發區,只要你開發出有市場潛力的軟體,其它都不用擔心....”

信件封好發出去,隨後需要安靜地等待,到底能不能提前把這位程式設計師忽悠上瑤光1體系,這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問題,上位面的求伯君做IBM-PC體系下軟件開發,現在讓他換一個“東家”,誰知道是什麼結果。

處理了求伯君的問題,再翻開另外一份有關瑤光1電腦的卡帶開發報表,經過半年時間,瑤光1的公開相容政策也有了成效,除開瑤光電子官方釋出的卡帶以外,市場上已經有些反應迅速的開發者推出軟體。

開發出直接安裝到電腦自帶記憶體上的軟體數量比卡帶軟體多一些,大概已經有三十多款,但這些軟體的作用就有待考究,實用性還真不好說。

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一款CAD繪圖軟體,產品為蜀都飛機所幾位大學生利用業餘時間開發,僅僅只具備簡單的二維CAD繪圖能力,汪正國還特意弄了一套進行測試。

使用起來的感覺很蛋疼,和幾十年後的CAD軟體簡直沒法比,操作繁瑣、反應遲鈍是肯定的。

要說這東西和手工製圖比起來到底有多大提升,汪正國還真就不覺得現在這版本能有多大優勢,唯一值得稱道的,就是這東西開啟了國產CAD繪圖軟體歷史。(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