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非常激烈,甚至可以用暴跳來形容,從小被灌輸“IBM是大魔王”、“打倒萬惡的IBM”、“王安電腦和IBM勢不兩立”的思想,甚至連美國的媒體都公開用過“王安電腦把IBM拉下寶座”這樣的標題來報道王安電腦。

生活在這種環境下,自然不會對IBM有什麼好感,這無關事實好壞,就是單純的敵對關係,是屁股問題所導致。

現在突然聽到錢伯斯鼓動自己去給IBM添磚加瓦,為王安電腦最大的競爭對手研製更好、更犀利的附件裝置,最終讓IBM-PC在市場上狠狠地將王安電腦擊敗,這是王新可以容忍的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面對一連串反問,這時候反而不著急給出答案,錢伯斯早就猜到會有這一刻,沒有任何地驚訝,只是將桌上的綠茶推過去,穩穩地放在王新面前。

“IBM-PC確實是王安電腦公司的敵人,但這和你有什麼關係?或許這是你父親王安博士的畢生目標,在他之後,會讓王烈接過未完成的事業,繼續和IBM對抗。但是,這和你...又有什麼關係?”

接連兩個問題問的非常尖銳,掌握著談話主動權的錢伯斯近乎瘋狂地“咆哮”著,雙手大大地張開,歪斜著腦袋,臉上似乎還能看到一絲嘲諷,又或者是自嘲。

凌亂中,年輕的王新腦中已經徹底混亂:是啊,這些都和它有什麼關係?

他是考尼特王,他是王新,早在大哥王烈用卑劣地手段把自己從王安電腦公司排擠出去那一刻算起,實際他就已經不再是王安電腦公司的人,那為什麼還要被王安電腦的條條框框所束縛。

父親的畢生理想是打敗IBM,或許這是一個理由,畢竟子承父業嘛!

但是,就這樣,也不過是他自己的一廂情願罷了,就父親之前的種種跡象表明,未來的王安電腦公司屬於王烈,和他這個生下來就只有一個美國名字的“香蕉人”沒有任何關係。

既然父親的事業都是大哥來繼承,自己也和王安電腦沒有關係,他為什麼就不能勇敢地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既然父親已經打定主意把王安電腦公司交給大哥,那他王新就要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自己,他不用依靠王安電腦。

思維已經開始轉變,態度當然就不一樣,略微有些緩和之後,心裡還是帶著最後的不安,良知上至少是過不去,掙扎著為自己已經逝去的過去做最後努力。

“難道,真的要這樣做嗎?王安電腦公司是我父親耗費了一輩子的心血所打造,同樣也是你奮鬥了十多年的地方,現在雙方競爭中,王安電腦本就處於劣勢,我要是這樣做了,說不定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顆稻草。”

基於IBM-PC體系開發的多語言顯示卡,這東西的影響力絕對不僅僅是漢卡那麼簡單,它將直接幫助IBM-PC在海外攻城略地,或許這次的行為並沒有直接向王安電腦公司的心臟上差一刀,但IBM-PC體系每壯大一分的同時,同樣也意味著王安電腦的進一步沒落。

擔心自己行為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顆稻草,這當然也不是沒道理。

眼看王新還沒下定決心,錢伯斯只得繼續勸到:“沒有什麼好擔心的,如果只需要多一顆稻草就能夠幫助IBM把王安電腦打垮,那現在的王安電腦也沒有再繼續存活下去的可能了,我們還不如早一些為自己考慮未來。記住,從你給自己取名“王新”的時候開始,就不再是過去的考尼特。”

錢伯斯最後說破的這話才是“最後顆稻草”,它壓垮了考尼特王,從此以後,有的只是王新這個人。

心一橫過後,有些坎兒實際並不是太難跨過:“好,那我就按照你說的這個辦法來,開發基於IBM-PC體系的多語種顯示卡,它肯定會有很不錯的市場表現,只是我還有個問題沒想清楚,為什麼你自己不做這專案,反而要帶上我一起合作?”

恢復到清醒狀態,第一時間就開始疑惑錢伯斯這次把如此好的創意拿出來合作是什麼用意,他們都是美國人,對於這種涉及到金錢的專案,從來都是利己為主,現在是真心想不出為什麼。

而既然是兩人合作,最好還是一開始就把雙方的問題和疑惑都說清楚,未來大家才能齊心協力、共圖發展。

“為什麼?你要問我為什麼這樣做,實際我的回答很簡單,因為我現在還是王安電腦公司的僱員,是瑤光電子的CEO副總,我還沒有完全拋開一切去做這個專案的勇氣,而且你和我不一樣,我有其它選擇,但你只有這一條路。”

對於錢伯斯而言,他現在拿著王安電腦公司的中高層管理人員薪水,在瑤光電子這邊事實上行駛著CEO的權力,要錢有錢,要權有權,已然是人生贏家節奏,為什麼要冒著巨大風險去給IBM體系打工?

王新做IBM-PC配套的多語言顯示卡,他的理由是要向父兄證明自己的能力,這種故事說出來會很勵志,符合美國文化背景下的社會宣傳需要。

但是,如果換成他錢伯斯這個受到王安極為重視的王安電腦公司中高層去做,自然會被宣傳成王安公司的叛徒,沒有任何正當理由的叛徒,這肯定是錢伯斯所不能容忍的,人到中年,求得是一個“穩”字,而非一時之刺激。

鼓動王新出面去做這事,錢伯斯在背後給方案,甚至還可以投資部分資金,手中拿些股份,這才是最穩妥地做法,到時候不管誰勝誰敗,他錢伯斯都不會吃太多的虧,這是王安電腦IBM爭鋒下的風險對沖思維。

錢伯斯能夠在90年辭職離開王安電腦之後迅速開始新的職業生涯,並且創造另一段傳奇,其能力自然不是一蹴而就所得,聰明人並非一定要大器晚成,他們往往都是有跡可循。

再說王新這裡,錢伯斯的回答讓他相對算是滿意,也只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什麼會有這一出,看來他王新確實到了該自立門戶的時候,現在已經沒有其它選擇。

對於創業者這群體,雖然有部分是自己主動選擇,但還有很大一部分卻都是被逼出來的,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誰又會去冒著巨大地風險玩兒創業,那都是忽悠年輕人的。(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