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推的研發週期肯定是短不了,對於這一點,汪正國可以非常確信,等到它真正服役的時候。那大概是要等到000年左右,畢竟是606所全新開發,磕磕碰碰肯定少不了。

君不見,同樣是八十年代初期立項的中推發動機專案,歐洲研發的兩款發動機,哪個不是等到000年左右才成熟裝機,難不成606的能力還比歐洲人更強?

而既然是定位於000年左右服役的軍用加力渦扇發動機,涵道比當然應該小一點、再小一點,如同羅羅的EJ-00,涵道比只有0.4,M88-的涵道比更是只有0.。

就這一票中推發動機的涵道比,全都是僅0.-0.4之間的存在,和七八十年代開發的中推渦扇發動機動輒0.5以上涵道比來說,000年之後的涵道比明顯都是越小越好。

這也勸到:“之前的超七發動機招標,好像美國人也來了,而他們帶來的發動機是什麼情況,您應該很明白,那些涵道比0.左右的渦扇,實際在推力輸出的時候,它和渦噴就沒區別。”

還有些沒明白這汪正國要表達什麼意思,什麼叫渦噴和渦扇發動機沒區別,還扯上一票美國發動機,有點兒......

扶了扶衣袖,正襟危坐:“美國人確實向我們推薦了兩款發動機,其中包括F-404、PW-110兩款型號,難道你對這兩發動機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

聽了這訊息,果然還是上位面老套路,對於美國人推薦的兩款發動機,其實都還能算是八十年代的一線主流,不管哪一款都是響噹噹。

好在這次美國人直接給出了兩款發動機做選擇,這樣就更好解釋和對比。

“哦?那就好,想來屠總你也對這兩發動機有大致瞭解,PW-110被稱為渦噴發動機,但它從低壓壓氣機連續引氣,這些從低壓壓氣機引出的空氣經外涵道流過,作用是對發動機進行高溫冷卻,但實際上,它在推力上和渦扇發動機沒有區別。”

說到PW-110,汪正國還是挺欣賞該發動機,這傢伙要是用在截擊機上面,那簡直就是絕配,可惜最後還是生不逢時。

至於這款發動機的涵道比,其實大概也是在0.18的位置,用於外涵道冷卻降溫,那是完全夠用了,和F-404早期那高達0.6的涵道比,自然是沒多大差距。

“按照你的意思,這就是說,讓606那邊也把新中推做成類似PW-110這種設計,變成一款準渦扇發動機?”

猜到了某人的提議,屠總內心也在仔細權衡這樣設計利弊,不靠外涵道產生推力,意味著發動機推力來源依舊是渦噴模式,可以有非常不錯高空高速表現,但這樣真的好嗎?

“外涵氣流用於發動機的冷卻降溫,這其實不失為一個好想法,只要讓新中推具備在低壓壓氣後面連續放氣,後續如果有需要,增大放氣比流量,那可就是一款渦扇。”

某人自然是提出了最好的建議,這大概也是給606所指明了一條還算光明的道路,上位面渦噴14之所以高壓壓氣機和低壓壓氣機不匹配。

那就是因為低壓壓氣機的空氣流量太多,而高壓級又不需要,這自然就導致問題爆發,這次如果提出連續放氣要求,那直接就能解決高低壓壓氣機不匹配的問題。

空氣流量多了?好說,引到外涵道去就行,正好一舉兩得。

必須要知道,殲八系列一直都在發動機艙安裝有隔熱層,原因就是怕發動機溫度太高把飛機給燒了,而有了外涵道氣流對發動機進行冷卻之後,這隔熱層也就可以說拜拜。

有外涵道冷卻和沒有冷卻的發動機,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最簡單的舉例,F-404這種發動機在試車的時候,測試人員可以直接徒手觸控發動機;而大名鼎鼎的F-16-79,之所以被噴的那麼慘,就在於它給J-79渦噴發動機安裝了重量接近1噸的隔熱套。

這就是差距,發動機高溫問題必須要解決,要不用外涵道氣流給發動機降溫,要不就給發動機艙包上隔熱層。

兩相對比之下,想必還是外涵道引氣降溫的方案更靠譜、更加划算。

“大概就是這樣,你這邊作為超七專案總師,肯定有權提出對發動機的要求,在這方面,我相信軍方會慎重考慮,到時候的新中推應該就不再是單純的渦噴動機。”

這次汪正國是真的下了決心,定要把新中推忽悠成一款和上位面渦噴14完全不同的新產品,不僅從發動機結構設計下手,更要從根本來改變。

“還有,對於這次超七、殲八改兩款機型,都是採用8噸推力的RB-199-MK104,想必新中推的推力資料,也應該也不會低於8噸的資料要求吧?”

上位面的渦噴14,那僅僅是用於替換渦噴1這種最大推力6.6噸的發動機,所以定下指標是7.4噸推力。

但現在不一樣,新中推要替換的是RB-199-mk104這種有著近8噸推力的傢伙,而既然是發動機更新,最大推力資料上又只能增加、不能減少,那這資料想想就.....

“當然不能少於八噸的最大推力,這一點是非常肯定,到時候恐怕要達到8.到8.4噸之間才行,至於推重比,只希望能夠過7就好了,再多也不現實。”

關於新中推的基本資料要求,屠吉達這邊肯定是知道,大致來說,他算是可以接受,到時候超七換裝發動機,新中推還算能接受。

當然,真要等到新中推完成設計定型,超七是否還有必要換裝新發動機的必要,其實這個還好真不好說,畢竟那都已經000年之後。

但話說回來,一款能夠榨出8.噸推力的漏氣渦噴發動機,等到了新世紀的,只需要再做一番改進,要達到推比8、推力上9也並非不能,而這就是一款標準的三代中推渦扇,601在新世紀還想做中四的話,或許就不用為發動機煩惱。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希望新中推能一切順利,不過超七現在應該是不急著要發動機了,我們暫時可以先把這方面放下。國產的航電、發動機都已經有了眉目,那雷達是打算?”

反正都已經把超七專案打聽的差不多了,倒也不介意再多說上一嘴,畢竟雷達的重要性也是不低,要不也插一腿?(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