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尼特很明白此時擺在他面前的困境是什麼,他比大哥王烈小六歲,雖然畢業之後也被安排到公司上班,但就因為年齡劣勢,他一直被父兄所壓著,父親的光環是如此耀眼,而大哥的既定接班人幾乎已成定局,人心所向。

小妹朱麗葉是女的,當然不用為這些問題所操心,但他考尼特不一樣,是男人就必須要闖出自己的事業,一番真正屬於自己的事業。

很有禮貌地從兜裡取出一張名片,雙手遞給汪正國:“現在我已經不在王安電腦上班,父親允許我單獨從事自己的事業,王安通訊公司,這是我用來證明自己的機會。”

名片這東西在國內還是挺稀奇的東西,但歐美國家早就爛大街,汪正國拿到手上的東西也不列外,普通的硬板紙,上面寫了些有關考尼特的基本資訊。

不管以後是否有用,先收起來為好,說不定哪天就能打上交到,既然是做通訊技術的,往後合作機會還是應該會有,

...........

目送著考尼特的離開,感受到兜裡名片的重量,某人這才笑著給出評價,龐大的王安帝國又多了一些讓人感興趣的元素,來自皇子之間的競爭。

“怎麼樣,感覺這位要比王烈更好相處,談話間,有種如沐春風的感覺,對吧?”

坐下來,屠珍英對此卻有著自己的想法:“如果能選擇,我倒是希望這位考尼特能夠平凡一輩,沒有繼承權的次子卻有著比原定繼承人更優秀的品質、性格,我想這並不是什麼好事兒。”

或許這就是女人思考問題和男人的不同,男人想法無非就看最終成王敗寇,而女人則天生想要避免這一切,女人孕育著希望、和平,而男人則是總是渴望競爭、毀滅。

在美國這片土地同樣也免不了競爭,兄弟之間有也不會有什麼不同,就在波士頓18公路的另一端,同樣從事電腦研發的DEC公司,那裡就活生生地上演著兄弟鬩牆慘劇。

共同創辦了DEC公司的奧爾森兄弟是美國科技界一對大名鼎鼎的兄弟,這兩兄弟甚至是共同創業,他們之間似乎應該有更為緊密的友情。

然而,兄弟情最終也沒能敵得過權力、金錢的離間,哥哥肯.奧爾森在DEC公司壯大之後,幾乎是毫不留情地一腳將弟弟斯坦.奧爾森踢出公司,此事在波斯頓人人皆知。

“這是避免不了的結果,當王安生下兩個兒子,並且決定把公司的總裁職位世代相傳,準備實行家天下,想要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其結局就已經註定。除非........”

“除非什麼?說話別只說一半,這樣很容易被人打。”

有些詫異地看著,沒想到屠珍英還能突然有這樣說話的時候,不容易啊。

汪正國笑了,又繼續著:“除非像他剛才嘴上說的那樣,離開波士頓,遠離美國東部。那麼,不管是美國西部的矽谷,又或者是按照他說的到亞洲看看,結果都遠比在波士頓要好太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管他考尼特是繼續做通訊,亦或者投身於PC電腦產業,其實這都是未來的向陽產業。

做通訊也無非就是兩類,一種是電訊運營商,類似移動公司這樣的存在,這種公司只要做大之後,那幾乎就如同能源行業一樣,鐵打不動!

另外一種則是通訊器材公司,諸如愛立信、摩托羅拉、諾基亞這樣,他們主要還是做硬體供應商,這種公司賺錢的能力和穩定性,其實也要遠比個人電腦行業好太多。

考慮到電信運營商牌照獲取的困難程度,汪正國個人還是感覺考尼特應該是做通訊器材方面,而拿出兜裡的名片一看。

果然,業務範圍一欄赫然是寫著:通訊器材製造、銷售、維修。

如此,只要考尼特願意在通訊行業發展,如果他這次願意隨同一起到共和國這片新興市場發展,不說他一定能發展出華為、中興這樣的巨頭,但湯湯水水肯定少不了。

一切就看這位是否有足夠的眼光,能否有破釜沉舟之底氣,願意放棄波士頓的豪車、美人,到那片現在看起來還一片荒蕪的故土。

仰永終於從朱麗葉的魔爪下掙扎出來,逃也似的找到汪正國這邊,喘著粗氣,伸手在額頭抹了抹,才發現都是些虛汗。

回頭看人沒有追過來,這才心有餘悸地說起剛打聽到的新訊息:“這次年輕人當中,有很多都是王安研究生學院的學生,這個學院因為是王安博士所設立,所以華人學生比例非常高。”

有些驚訝,之前汪正國聽到波士頓的計程車司機說王安博士熱心慈善,捐助了大名鼎鼎的王安大劇院,沒想到這位老人還弄了個王安研究生學院,很有料啊!

波士頓作為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位於此處的高質量大學自然也不會少,著名的哈弗大學就位於此,另外的波士頓大學、麻省理工、美國東北大學,也都是些不錯的學府。

在高等學校密度如此之高的波士頓,還能夠專門成立個王安研究生學院出來,想來這學院多少還是有點兒水準。

“具體說說是什麼情況,如果可能的話,這家研究生學院也是我們要重點關注的目標,國內大學所培養的學生多少還是和美國這邊有差距,我們先看看這家研究生學院再說。”

就算沒有王安研究生學院這一出,汪正國也會以基金會的名義資助些有潛力的大學生到美國深造,現在這不過是恰好遇上。

仰永就知道會是這樣,所以這傢伙還特意多打聽了一些:“這個王安研究生學院主要是從事計算機方面的研究生教學培養,它招收的學員不僅是大學畢業本科生,還有王安電腦公司、雷錫昂、貝爾實驗室、DEC、惠普公司的在職員工,只要透過入學考試,統統接納。”

這樣就有意思了,王安博士設立這研究生學院還真的是海納百川啊,算算這可全都是電腦行業的重點龍頭,也難怪不得後來人說王安公司人才濟濟,人家是真的老老實實從源頭開始培養人才,不服不行啊!

汪正國不知道的是,這家研究生學院的能量並不小,自81年設立之後,隨後逐年壯大,招收的學員在後來也大都成為了計算機軟硬件領域的專家或高階管理人才。

也就是王安電腦公司垮掉之後,這家研究生學院失去了資金來源,最終才退出辦學,畢竟美國的私立大學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實現自我造血。

短短不到十年時間,年輕的王安研究生學院也和王安電腦公司一樣,都是太陽般耀眼崛起,隨後又流星般隕落。

兩千年之後,在波士頓這座城市當中,也就只有王安大劇院這地方,人們才能感受到這位電腦大王所留下的痕跡。(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