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精華地帶也就是國土的東西兩邊,東部的沿大西洋海岸,這裡是最早的北美十三州,按照共和國的說法,屬於“龍興之地”的範疇,在二戰之前,這裡是美國最核心部分。

而西部的太平洋沿岸,這裡是伴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爆發而迅速崛起,二戰之後,也作為新的發展增長點而蓬勃向上。

後世有一個玩笑,如果把美國中部那條南北走向的落基山脈作為分界線,將這個國家一分為二的話,這完全就可以成為兩個世界一流大國,它們分別為大西洋國家和太平洋國家,而且各自都具有強大的國際競爭力。

這次汪正國無意去考察美國,也沒有能力去策劃一起大事件,不可能有機會把美國和平演變掉,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去考察全世界的微電子工業中心:矽谷。

加州聖塔克拉拉谷,這裡有一所著名的高校:小利蘭·斯坦福大學,它是聖塔克拉拉谷逐漸演變成後來矽谷的重要推手。

之所以矽谷能夠發展起來,原因在於斯坦福大學有一個才華橫溢的教授弗:雷德·特曼,他在學校選擇了一塊很大的空地用於不動產發展,並設立了方案來鼓勵學生們在當地發展他們的“創業投資”。

再往後的事就已經是眾所周知,作為高科技產業園區模式的鼻祖,這裡迅速誕生了惠普公司這樣的潛力股。

隨後則繼續加碼,成立了更加正式的斯坦福研究園,也是第一個位於大學附近的高科技工業園區。

園區企業應用著來自大學的最新科技,同時又租用該校土地,而這些地租又成為了斯坦福大學經濟來源,使斯坦福大學不斷興旺發達。

如果惠普公司還不能體現出矽谷的直接特性:矽。

那麼,當電晶體之父肖克利博士來到這處工業園區之後;當1957年的仙童半導體公司在產業園區成立,聖塔克拉拉谷就徹底打上了“矽”的標籤。

走到這一條長約二十英里的谷地,終於感受到了高科技產業園區的魅力,沒有高聳入雲的煙囪;沒有整日不斷轟鳴的機械加工聲;甚至連路上行人全都是西裝革履,此處似乎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藍領工人。

以上這段話是仰永在後來回到國內整理美國之行的收穫時所寫下一段話,有些地方雖然稍微有一點點誇張,但大部分是絕對屬實。

.....

也是經過一番長途跋涉之後,汪正國終於到了他此行目的地WDC公司。

熟悉微電子行業的人,只要看到這三個英文縮寫,自然會第一時間反應為:西部數據公司。

的確,DWC通常是代表著這個意思,它意味著全球知名的機械硬碟廠商,1970年成立於加州矽谷,後來成長為全球資料硬碟霸主之一,和希捷共同瓜分整個機械硬碟市場90%以上的份額。

如果汪正國打算做資料存儲設備業務,那確實應該到西數公司看看,不過很可惜,此時的某人並不打算投入到已經基本定型的機械硬碟市場,就算真要做資料儲存相關,那也應該有更好的切入點。

話題再說回來,還是DWC公司,不過這家公司的全稱並非是Western Digital Corp(西部數據公司),在門口,還是很清楚的寫著:Western Design Center,同樣是簡稱WDC,但這家公司翻譯成中文叫做:西部設計中心。

沒得錯,這次要找到的就是它,來自MOS科技公司“叛徒”所創立的另一家公司!

標準的650處理器是由摩託羅拉公司工程師Chuck Peddle(楚克·佩德爾)帶領著自己的小團隊投奔MOS科技公司所研發,但八十年代主流的65C0處理器,卻又並非MOS科技所出。

1974年,楚克·佩德爾從摩託羅拉公司帶出來的六位工程師中,其中就有位很有想法的傢伙,名叫Bill Mensch(比爾·門斯),他在MOS科技完成650處理器的開發之後,迅速看準時機,從MOS科技抽身而出,創立Western Design Center,即西部設計中心。

終於也在1978年,比爾順利開發出基於CMOS工藝的65C0處理器,成功實現對650處理器的跨代升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現在,距離1984年已經足足過去了五年時間,當時還很有競爭力的8位65C0處理器,面對同時期英特爾和摩托羅拉的16位處理器,它早就已經不堪重負,其實65C0更像是一款出生即落後的產品。

......

楚克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工程師,但他同樣也是西部設計中心CEO,初次面對來自共和國的客人,和這時候大多數美國人一樣,也感到有些驚訝。

之前倒也不是沒見過華裔來談合作,包括香江、呆彎都有,甚至他還接待過同為東亞人種的日本人,但這些都遠沒有面前兩位來自紅色共和國的影響力大。

“要打算引進65C0處理器的生產技術?這不是開玩笑吧,你們那裡真有個人電腦市場嗎?”

還是一成不變的口氣,似乎所有美國人都不覺落後的紅色共和國有多發達的社會,就如同三十年後全世界看待曹縣一樣,沒有區別。

即便你有核武器,有遠端彈道導彈,甚至還能生產各種國防軍用武器,但人家依舊不認為這就是科技發達的標誌,所有人的心裡都認為八十年代的紅色共和國是落後的代名詞。

從心裡面來說,汪正國實際是能夠承認些問題和現狀:有關共和國的個人電腦,那真心是沒有多少市場。但實際情況卻不能表現出來,否則他用什麼理由來引進65C0?

又用了至少半個小時來介紹共和國的情況,點明此時的共和國已經意識到個人電腦的重要性,甚至還搬出86之前在魔都的講話,以此證明確有其事。

“按照這情況來說,實際你們國家目前還並沒有開始普及個人電腦,只是因為領導人的喜好,所以你就來引進65C0處理器技術,對吧?”

美國人的偏見顯然是根深蒂固,這是一代人的心裡已經形成了固定思維模式的結果,什麼叫因為領導人的喜好就要花錢引進技術,這擺明就是說汪正國這次是為了迎奉領導而來。

仰永當然也聽出了話裡的諷刺意味,不過汪正國這時候倒是覺得沒必要解釋多清楚,如果真能夠讓對方以為自己是為了迎奉領導人而做的馬屁工程。

那好,咱乾脆就把這鍋給背了,示敵以弱,這是無數先輩流傳下來的寶貴經驗。

相比起一個有野心、銳意進取的潛在威脅,一個阿諛奉承、趨炎附勢的形象更容易被人放鬆警惕,這種情況下要引進技術,其成功的可能性就要大很多。(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