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政府方面給的扶持方案,稅收減免是肯定,至於電腦採購計劃,暫時還只給出了蜀都市政府辦公部門採購,共計兩百臺,大致算算這實際還真不少,八十年代的市級政府部門達到如此之高的辦公電子化水平,絕對是國內數一數二的。

至於來自省裡的計劃,對方好像還只是說了效能達標之後不少於一千臺的採購數量,具體多少還有待研究。

後續這些問題並不需要著急,一方面是催促也沒用,另方面考慮到馬上就要有著名的86魔都“計算機和娃娃”講話,到那時候自然會迎來一波銷售高潮。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電訊工程學校製作的工程原型機已經在硬體上完成整合,汪正國也看過那臺簡陋拼裝起來的“電腦”,作為入門級產品還算合格,就等著再過半個月後嚴援朝把已經改好的CCODS作業系統拿來做適配除錯。

......

西南動力機械公司的掛牌成立很低調,期間也就是內部的相關人士見個面、吃頓飯,隸屬空軍後勤部管轄的兩家大型軍用發動機維修廠都很實在,軍隊環境影響之下,對於這種被整合的結局雖有些不舒服,但總體還算平穩過渡。

倒是40廠屬設計所的時候,按照設計所自己的意思當然是舉雙手贊成,能夠有專案做,而且還依舊是在蜀都市區工作,這還能挑剔啥?比起之前無所事事的時候,真不知道要好了多少。

真正的問題出在40廠高層,本來廠子就夠悲催了,自從七十年代的渦扇8發動機專案被人拿走之後,就再也沒有整機專案,廠子現在這樣簡直是哭都來不及,這時候還要雪上加霜,把設計部門給拿走,還要不要人活?

按照吳大觀這位總工從帝都帶過來的說法,那40廠的大領導真是跑到部裡一哭二鬧三上吊,表面上是在抗議部裡拿走設計所,但實際嘛.....

“所以最後也沒辦法,為了能夠趕緊把設計所拿到手,我就擅自做了決定,原則上可以把一些合適的機械零部件外包給他們廠子去做,實際他們終歸是能夠生產整臺發動機的大廠,能力都還齊全,比我們現在整合這兩家大修廠還是有些區域性優勢。”

大修廠和發動機原廠肯定有區別,某些零部件的生產能力肯定還不具備,到時候看情況拿給40廠去生產,也算是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航空發動機由成千上萬的零件組成,顯然不可能全部由西南動力機械公司自己生產。

本來汪正國就不是專門從事航空發動機的人,說到具體問題的時候只能是個門外漢,專業人士的建議肯定要聽,況且這好像也並非是什麼大事。

零部件分工外包,專業化生產,這是未來趨勢:“發動機的設計生產問題,作為專案總工程師,你肯定是有權決定這些,只要能夠對專案發展起到積極作用,那就是正確的決定,我不會反對。”

要是一般人聽到這話,那絕對是百分之百的高興,多好的投資人,這是怎樣一種信任,感激涕零啊!

很可惜,對於早已經過年過半百的吳大觀總工而言,這種所謂信任倒底是什麼情況,他非常清楚,明顯就是某人想要當甩手掌櫃而已。

這種不負責任的想法,換做他年輕時倒也無妨,那時候恨不得手上權力越多越好,但現在不行了,一個是人已經上年紀,精力不濟;另一個是對航空發動機研製難度有了更深刻地認識之後,也就越發明白分工的重要性。

“知道你在打什麼主意,我可以非常負責任的說一句:這次我只做發動機總工程師,其它方面的事沒時間去管理,所以要不你親自來擔這西南動力機械廠(公司)的廠長,要不就找其他人來。”

很不給面子,非常不給面子!

汪正國一陣尷尬,至於這樣嗎?咱又不是說一定要你身兼數職,又不是找不到人來做這廠長,現在兼併了5701和5719兩家工廠之後,高階人才還是拿得出手。

趕緊把預定的人選拍出來:“要不就直接把5719廠的廠長提升起來,本來人家也是做航空發動機大修廠的廠長,多少也算是有經驗,而且在可以預見的最近三年之內,我們也不可能投產整機,所以完全有時間過渡、培養人才。”

這時候在國內還真找不到出色的航空發動機廠高管,或者再說直觀一點,應該是整個行業都因為各種原因,最後並沒能培養出多優秀的廠長,因而就隨便抓一個行業內有經驗的人出來,先慢慢培養著看。

發動機能夠成功定型,這工廠才有東西生產,後續才能有發展壯大的可能,優秀的廠長都是在經歷過無數事件過後鍛鍊出來的。

“可以,5719廠現任廠長姓趙,去年我還去這家廠子調研過,沒記錯的話,他全名是叫趙衛國!廠子在他的領導下還算可以,那就試著提上來任用吧。”

廠長有了,總工程師也有了,這就成功搭起了西南動力機械公司的骨架,相對來說,這種整合多家小單位的工作,在某些時候還是比較輕鬆,說到底還是軍隊的廠子好,上下都有嚴格地紀律,好管!

汪正國決定了,以後西南動力機械要延續這兩家軍工廠的管理風格,就得實行半軍事化管理,這對於一家從事精密製造業的單位來說,其實還是很有好處。

除開兩家軍隊工廠、40廠數設計所以外,最難、最不好解決的,那當屬大山溝裡的64所。

縱然是各種溝通,但也依舊沒能和航空工業部達成最終整合意見,所得到的最好結果也只是64所同西南動力機械展開深度合作,或者說直白點兒,就是西南動力機械公司出錢僱傭64所做一些專案。

沒錯,就是僱傭,這個64所畢竟是航空工業部直屬重點研究與試驗單位,其重要性誰都知道。也就是這時候部裡缺錢,再加上64所也是處於窮山溝,手頭沒專案,這才暫時委身西南動力機械公司。

原計劃三顧茅廬,現在也因為部裡的強硬態度顯得完全沒有必要,人家孃家不放人,還能硬搶不成?

“能夠同64之間展開合作也不錯,真要把這家單位整合了,就它那吞金速度,咱西南動力這身板還真扛不住,暫時就這樣吧,反正合作也好、整合也罷,對我們這次大推渦扇專案所能起的作用都一樣。”

大概理清楚公司旗下單位的整合工作之後,到最後才想起發動機的代號問題。

“對了,這次我們大推渦扇發動機不能再延續渦扇9的編號,這是部裡說的,畢竟沒有拿到國內軍方支援,所以我們需要自己給一個發動機代號,我個人意見,就以蜀都周邊名山大川來命名,取名:青城。”

給航空發動機安排整個代號,這是羅羅公司特有的習慣,國際上其它的航空發動機廠商還真沒這種說法,後來的共合國倒是學會了,也是在八十年代中後期開始給各型發動機冠以各種大山的名頭。

84年的時候,自然還沒有這種說法,汪正國打算捷足先登,先來個“青城”發動機壓壓驚!(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