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博心裡很清楚,工廠實驗室裡面的裝置,其實從買回來之後就沒怎麼用過,有些裝置放在那裡,連續幾年都沒有人使用,後來檢查的時候才發現,就因為長時間沒有人使用、保養,硬是這樣給放壞了。

面對這些情況,很多時候也沒有辦法,透光廠僅僅是作為一家工廠而存在,他們只需要把產品生產出來就夠了,而工廠有時候一兩年都不見得需要開發新產品,這哪裡還需要用什麼相關實驗裝置,因此放著放著就壞了。

從另一方面來說,有些時候工廠為了迎接檢查,或者是申報什麼專案、評級的時候,評審組對硬體裝置有要求,這時候就要工廠不得不採購一些平時壓根兒就不會用到的裝置回來,而其作用無非就只是為了迎接檢查,告訴檢查組的人:我們有這些裝置。

只是單純為了評級而採購各種平時用不上的裝置,這種現象往後越是到了新世紀,情況就顯得越發嚴重,這不僅發生在國企,甚至在私企也是一樣的,大家都是為了檢查而採購,至於為什麼要採購一些平時用不到的東西,那就是另外的貓膩。

到底是不是評級單位收了裝置生產商的好處,才強制把裝置採購加入評審硬體清單當中;為什麼清單上指定廠家的裝置那麼貴,而其它廠商要便宜一大半,這些就是大家心照不宣的。

至於現在,透光廠所擁有的實驗裝置是什麼情況,汪正國不知道,但這邊既然熱情地提出可以把裝置借給實驗室先用著,那肯定就是再好不過,能夠早一點開始專案,汪正國就越歡喜。

“這樣的話,那我就真的要好好感謝丁廠長了,實驗室能夠早一點把專案做完,咱廠這邊肯定是功不可沒,到時候說是雙方合作完成這個專案,也就更加實至名歸,絕對沒有人能挑刺出來,這個您放心。”

雙方把誤會解釋清楚,又各自因為共同的目標而聚在一起,朝著同一個方向使勁,會談自然就容易了很多,就在這友好的氣氛中,大致的問題都塵埃落定下來,兩人幾乎是同時站起來。

還是丁一博搶了先,開口道:“那行,我們這就一起去看看劉教授和小屠那邊,到時候我們也去看看整個工廠,現在只要是你們需要參觀的,廠裡都可以全部公開,走吧!”

合作談完,雙方各自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丁一博就顯得要比之前和氣多了,彷彿他天生就是一副待人和和氣氣的氣質撲面而來,要不是剛才已經領教過這位的變臉術,說不定還真就著了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即便上輩子的汪正國,那也只是二十七八歲的小教師一枚,雖然也見識過各種打官腔和風格各異的人,但是像丁一博這樣的人物,還真是少見,看來重生一回,也不能小覷了這些八十年代的本土英雄。

除了多知道一些未來大勢走向,汪正國還真不覺得他有什麼理由看輕這些時代的風雲人物,他們身上也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上輩子汪正國固定在教師圈子裡面,沉迷於各種辦公室男女曖昧,實在也是因為教師圈子太固定,都是熬資歷的地方,也沒有機會像現在這樣見識各種大人物,這就是人所處的平臺和眼界的重要性。

若果這輩子汪正國重生後的身份不是蜀都所子弟,父母也不是航空系統大佬,自己不是教授的助手,若果汪正國只是一個普通的工人,甚至農民,那現在的汪正國斷然接觸不到丁廠長這一層次,更多可能會去做一些小生意,倒賣各種電子產品,整天沉迷於那種賺點小錢就滿足的小市民心態吧!

想到這裡,更是無比感謝這個時代,感謝這個近乎完美的背景和平臺,若是這樣都還不好好幹一番事業,那又如何對得起此時身處三十年後的另外一位汪正國?

“好,那就聽廠長您的,我們先出去找到教授,順便我也參觀一下咱們廠子的情況。”

......

好歹也是有幾十年時間歷史的老廠了,國營單位別的不多,倒是綠化方面一直都做的不錯,幾十年樹齡的參天大樹陳列在廠內道路兩旁,繁密的樹冠甚至遮擋了春天裡頗為難得的一抹陽光,唯有樹葉縫中,還有灑下一些斑駁的光影。

“我們這廠啊!早年還只是1廠的透光件車間,後來因為七十年代初期各種生產任務增加,甚至我們還要承接571維修中心那邊的透光件生產,所以才藉此機會成立分廠,不過最近這幾年國家軍事改革,採購訂單全面萎縮,廠裡也和其它單位一樣,開工嚴重不足!”

一路上兩人走著,丁一博倒不知道為什麼,居然在汪正國這個外人面前談廠子當前所面臨的各種問題,難不成就因為汪正國是系統內子弟,是汪總師的兒子,他就可以這樣推心置腹不成?

也是汪正國一時半會兒還搞不懂這丁廠長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自然就不會做任何帶有個人主觀色彩評論,只是寬慰著兩句。

“關於這個問題嘛!我相信都只是暫時的,咱們廠子好歹也是國家重點國防裝備生產單位,效益方面肯定也不會一直都這樣,應該很快就會回穩,不是聽說正在做約旦的訂單嗎?那是一個好的開始,外銷一旦開啟,國際市場大有可為,放心好了。”

這絕對不是汪正國說著玩兒的,馬上1廠就要進入到以殲七M為代表,連帶著整個殲七系列都大暢銷的時代,因此配套的工廠肯定會迅速開工回穩,甚至是開足馬力生產也不一定能滿足需求。

一想到1廠就快要成功逆襲,這就不得不感慨,有的時候就是這樣,天時地利人和,這些總是青睞又準備,敢打敢衝的人或單位,現在的1廠就是如此,機會終於到了,馬上就要一飛沖天。

有些驚訝於汪正國對殲七系列戰機的外銷市場如此看好,即便是現在1廠內部,也只是把出口約旦的殲七M戰機專案當做是彌補之前空軍留下爛攤子的手段而已,對於國際戰鬥機市場,他們還真不怎麼看好,這時候的1廠還沒有當軍火商的思想準備。

“你這樣一說,我倒是希望能借你吉言,但願能儘快把生產訂單提起來吧,現在這樣老開工不足,其實也不是什麼好事兒?”(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