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交接了蜀航的工作任務,踏上前往魔都的道路,顯而易見的是,在這裡並沒有什麼讓人眼前一亮的事物,這年頭,魔都雖然是共和國數一數二的繁華大都市,然而在汪正國看過之後,竟也感覺內心毫無波瀾。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著名的負擔大學倒是在硬體設施方面要比蜀大強很多,畢竟這也是共和國老牌大學,地理位置更是得天獨厚,作為共和國首批唯二可以在八十年代初接收外國留學生的大學,那必須要門面漂亮,而帝都大學和負擔大學各自是高等教育界的翹楚,國外學生遊學到帝都大學主要考察共和國的政治、文化。

而到負擔大學來遊學,自然就是領略共和國的經濟特色,畢竟兩所大學所在的地方一個是國家政治中心,一個是國家經濟中心,從兩者的定位就能看出與之配套的高等院校各自側重,可惜現在還只是8年,汪正國想要認識的人應該還沒有來負擔大學留學,只能是無緣一見。

倒是終於見到了8版汪正國的女友,楊洋,一位和後世某位小鮮肉明星有著同樣名字的女性,反正一開始,汪正國每當想起這,心裡都是各種膈應的慌,心裡各種感覺怪怪地,老大不適應。

見了真人之後,這才終於明白之前那位汪正國心裡對這位前女友念念不忘的原因,現在看過了本人,就連一向自詡花叢老手,對八十年代所謂美女各種嗤之以鼻的某人,也不得不承認這幾乎是一種超越了時代侷限之美,不管幾十年後的人看,還是幾十年前的人看,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要親近。

要是真心想形容,那就是她身上所散發的氣質,正是東方男人在基因裡對審美方面最根本的渴求,歷代人們對審美會有一定變化,但那只是表面的變化,核心肯定是沒有改變,而楊洋則深刻體現了最核心的精髓。

“上下五十年通殺,老少皆宜。”這便是汪正國對她的評價,也難怪不得會讓人那樣念念不忘,對於這種美女一般人看看也就罷了,很少會有人想要佔有,然而之前的汪正國已經和楊洋是處物件階段,離成功僅僅一步之遙,這又如何會善罷甘休。

“你還是那樣的神態,和當年我們第一次見面時沒有兩樣,我以為這些年經過各種時間沉浮之後,你變了,但現在才知道,你並沒有變!”成年女性對異性目光都有著天生地敏感,美女則對此更甚。

聽到這樣的評價,汪正國心裡也是一萬個笑而不語,就見過一面你便敢說我沒有變?

笑話,老哥我變化之大,那是你想都想不到的,真以為透過眼神就能辨別一個人有沒有改變,那可算是天大的笑話,所謂知面不知心並非沒有道理,這妞還真是搞笑,需知在汪正國這軀體裡面的靈魂早就變了,誰敢說一樣?

先是微微點頭,不過馬上更加堅定地搖頭:“不!變了,都變了。這次見你一面,其實也是因為正好順道的關係,本以為來這裡能夠見到我另外想見的一個人,不過顯然是我來早了,就是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機會,反正明年再來吧!”

“找人?要是沒找到的話,或許我可以幫你再找一找,在這裡讀書幾年時間,要找學校一個人還是沒問題,說吧,誰?”她對汪正國這蹩腳地藉口絲毫不相信,甚至還下意識地想要揭穿,不就是想要再見自己一面而已,何必找這些藉口。

並沒有想到自己會被誤解,不過就算知道,他也懶得去解釋那麼多,主要是沒必要:“不必,這次見不到也是命運應該如此,不能再耽誤手頭正事,明天就出發走深川,只有從那裡才能正規渠道進入香江。”

既然見不到想見的人,那也就必要再逗留,都已經七月底,趕緊把香江那邊的事處理完成,抓緊時間回蜀都的話,說不定還能看到新生產線安裝完成並投入使用。

對於楊洋這位美女,現在看來也只能是朋友關係,關係友好程度不能再多,汪正國知道什麼女人可以多接觸,什麼樣的人不該有過多交集,或許這次只是為了祭奠逝去的執念,過了之後終歸就是新的天地和感情。

沒想到汪正國是真想要打算去香江,本來一直都以為這是藉口,是姓汪的想要留下自己,重新挽回當年那段感情的藉口,然而現在看來,情況好像並非自己所想的那麼簡單?

香江是肯定要去,既然汪正國也想去看看,自然也沒必要攔著:“去當然沒問題,我原本也是準備一段時間過去,要不是為了同你見最後一面,我其實早就走了,現在咱也見過面,那就這幾天準備出發吧。”

......

魔都到深川市之間的距離相對還不算太遠,以八十年代初期的交通方式,也不過僅僅一天多時間就到目的地,這片被譽為共和國最繁忙的工地,放眼看去確實欣欣向榮,熱火朝天地城市建設場面和五十年代國家大搞工業建設一樣,所有的一切都充滿幹勁。

已經建成的大樓、工廠正在加班工作,另一邊建設中的施工地正在塵土飛揚:“看到了嗎?這就是國內最富有朝氣和活力的城市,有這樣的發展速度和精神面貌,國家想要迅速發展起來也並非不可能,而這種大規模城市建設,你在國外肯定是見不到。”

共和國外號“基建狂魔”,這並不是說著玩兒的,那都是實打實有歷史底蘊和傳承,八十年代的深川速度是市政現代化建設的最佳體現,而這在國外那種追求市場調節的大環境下,幾乎是不可能看到。

走在深川市前往香江口岸的路上,楊洋看過這些場面,卻和汪正國有著截然不同的想法:“這有什麼好稀奇,整個深川不過是為了對外開放,招商引資而設立,說到底,它還是外國外資本而服務,這不就正是差距的體現嗎?”

對於面前這片塵土飛揚的土地,她沒有汪正國那般樂觀:“我也不是說國內不好,或許幾十年、百年之後,它能夠發展起來,但那已經太晚,我想要先去看看國外,看看共和國未來可能發展出的樣子。”

這樣的想法並不算稀奇,其實聽聽也就過了,未來國家的發展也不可能就靠抱有這樣想法的國人來實現,人家願意出去看看,這也並非不好,各種不同的路都要有人去試一試、走一走,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未來的共和國會發展成什麼樣,這樣以來,大家肯定就會有不同想法,完全能夠理解。(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