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實在是太多,關於新殲動力系統,我現在也大致想通了,既然軍隊要使用渦噴發動機,那就用渦噴吧,這一點其實我都能夠想的過去,軍用戰鬥機設計本來就是按照軍隊要求來高度定製化的工程。當年殲九的時候,所裡高層都知道按照軍方的標準是絕對不可能做出飛機來,但大家依舊埋頭苦幹,這原因還不是軍隊的要求嘛!”

回想起之前在動力系統論證會上,制定新殲作戰要求的軍方大佬們絲毫不聽文總師的意見;回到所裡,他又不可能向所裡的科研人員說這些洩氣話,但一直憋在心裡又不好。

於是,汪正國這個並非所裡的新殲設計人員,又懂戰鬥機行業要點,而且還不用擔心保密的年輕人,自然就成了理想地知音。

從樓下進門開始就聊起,一直到桌上的茶水都已經涼下來,文總師終於才感覺心裡舒坦起來,最後末了:“說這麼多,其實都是些沒意義的話,也罷、咱不說這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也許是覺得多說無益,又或者是想通了一些事,覺得下班之後應該談一些生活相關的事正常,笑著打趣到:“對了,我倒是聽說蜀航那位銷售經理是1廠屠吉達的女兒,怎麼,你對人家姑娘有想法?”

肯定是聽到了所裡另外幾位大佬的花邊訊息,這直接逮著汪正國本人詢問起來,倒確實是很有些生活氣息了,難能可貴啊。

其實早就已經預料到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汪正國在上次墨鏡訂貨會之後就已經想好了對策,這便模模糊糊地回應著:“那還能有啥,大家都是同事,只是平時多接觸一些而已,談物件倒肯定是不至於,只不過大家都還沒物件,先暫時看著唄,互為備胎,以後要實在找不到,那也便將就一下。”

知道這位文叔平時還經常和自家老爹頻繁聯絡,而且還時不時就要去帝都出差,指不定哪天兩人就合計到這裡,那透過這條渠道好歹也能夠傳遞一個訊息給家裡兩位老人:不要擔心,以後不怕兒子找不到物件。

要說這種模糊地態度好不好,至少汪正國和屠珍英兩人都心照不宣,大家同樣都被家裡催著,能夠找個擋箭牌,那也就挺不錯,將就一下。

既然是這樣回答,倒多少能夠看出一些道道,點頭微微一笑也就算過了:“你們年輕一代的事,這都是各自的緣分,雖然當年的殲七三專案弄得你父親和屠吉達之間不太愉快,但這都已經過去好幾年,你們努力一下,應該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阻礙!”

夏天氣溫不低,料想家裡的水跡應該已經幹了,起身也準備回家,好不容易有機會能下班早一點,還是回家好好休息一下,機會難得啊!

把人送走之後,直接癱倒在床上好好思考人生,突然覺得這蜀都所的事兒還挺有意思,如果就這樣繼續下去,肯定還能夠知道很多新殲研發幕後的故事,這待遇還真是夠牛逼了。

......

光學實驗室的動作很快,完全趕在了預定的時節點把相應軍用護目鏡技術全部搞定,從加工注塑到鏡片鍍膜,全系列技術都已經轉移到蜀航工廠進行實際生產,即將出口英國的歐版護目鏡已經在生產當中,一切都是緊鑼密鼓地推進著。

得知蜀航要準備經擴大生產規模,需要再採購一批新的生產裝置,還沒有正式加入的丁一博也是人在曹營心在漢,在前往山城考察之前就把相關裝置生產單位聯絡到位,對方生產單位直接來蜀航進行實地考察,從而針對性地定製生產裝置。

有部分裝置生產單位就正好是蜀都片區,那也是第一時間就派來工程師實地考察,而汪正國自然就忙著接待,提出各種意見和要求,一連好幾天時間都在這樣的日常事物中消磨過去,期間也抽時間拿到白斯文教授翻譯的護目鏡參賽資料,在確認沒有問題之後,第一時間走國際航空特快件發了出去。

八十年代的中歐之間已經有固定洲際航班來回,共和國更是早在七十年代初期就同西德建立外交關係,想要參加一個西德舉辦的工業設計大賽,雖然有些手續要報備,但是蜀航背後的科研基金掛著航空工業部外皮,倒也不至於被特別對待。

汪正國為了蜀航的光學巨頭之路正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眼看著情況也是順風順水,那麼遠在帝都,同樣也有很大一撥人圍繞著剛上市銷售的墨鏡研究著。

對蜀航墨鏡最上心,那必須是蜀航的對手大民眼鏡,也是在帝都某光學材料研究所,坐在會議室裡面的一群人正各種“傷腦筋”,墨鏡上市銷售,他們是第一批排隊拿到產品,東西拿回研究所之後,幾乎所有人都是愁眉苦臉著。

“確實是好東西,從來沒有想過眼鏡還能夠這樣製造,用樹脂材料製作,這在國外也是才大規模推廣沒幾年的新技術,沒想到國內居然有兄弟單位能夠做出來,看來我們的光學產業還是很有些能人啊!”

說這話明顯是一個沒多少情商的傢伙,當著這麼多自己人的面誇對手牛逼,雖然蜀航採用的樹脂材料眼鏡技術確實非常驚豔,要是他們沒有做蛤蟆鏡專案,那肯定是隨便怎麼讚歎都行,但問題是現在這家研究所正是同大民眼鏡合作研究蛤蟆鏡的單位,對手之間哪能長他人志氣。

“老劉,別光顧著驚訝別人成績,我們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才能解決手頭問題,蛤蟆鏡光學塗層研發受阻,大家都是頭大如鬥,你是所裡科研骨幹,還是該多花心思想想如何帶頭做出點成績才對。”

看樣子,這應該是研究所某位中層領導開口了,中年人有些不悅地打斷這位被稱之為老劉的研究員驚豔之言。

而一說到蛤蟆鏡鏡片塗層問題,這位老劉本來還有些想要反駁的心,同樣也沉了下去:“塗層問題我們確實已經拿出了合適的材料,鍍膜後出現小面積膜層脫落現象,那是工廠生產工藝不達標,這個沒辦法啊!”

對於目前所遇到的問題,會議室在場這些人都知道,並且他們還專門弄來國外的正宗蛤蟆鏡做研究,最後發現確實是人家的鍍膜工藝更先進,所以才能夠保證膜層不脫落。有這樣的事實擺在面前,他們當然可以正大光明地說,我們設計研發完全沒問題,真正出問題的是生產環節,那不關我們的事情。

這其實就是國內科研單位很常見的現象,由於科研和生產之間脫節,出了問題,兩者之間互相推諉,研究所說是生產方的技術工藝不過關,工廠說科研方面的設計要求不符合加工實際.....(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