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墨鏡的終端零售價定在七十五塊錢位置上,這已經差不多算是在良心和市場承受能力之間做的最佳平衡,雖然有家室的普通工人依舊不會購買,但是對於一些樂於追趕潮流的年輕人,平時節約一點,存上三到四個月的工資盈餘,多少還是能夠買得起。

倒也不是說墨鏡的價格不能再往下降低,其實這主要還是為了能夠給後期墨鏡必要的降價預留一些空間,就比如剛得到大民眼鏡要進軍蛤蟆鏡的訊息,這表明在不久的將來,大民眼鏡的蛤蟆鏡肯定會同蜀航的墨鏡之間展開激烈的市場競爭,那個時候降價一波,已經是肯定要走的一步,而且也最好的降價時機。

那麼現在這個規定的終端售價在現場各方採購人員看來,其實也算是能夠接受,雖然對屠珍英說的同行之間惡性競爭不太重視,但他們也一直都覺得工業品本來就是統一定價,這沒有什麼不能接受的。

儘管極個別的人還有些其它想法,但這種個別存在並不能形成主流,這定價只需要得到大多數採購人員認可,那麼這個價格就算是透過了,證明蜀航光學的市場調研人員給出定價建議是合格的。

到最後公佈蜀航產能問題,表示只能供應每份訂單的三分之二數量,這不僅沒有引起不滿和牢騷,甚至現場還不斷地爆出歡呼,這年頭,能夠按照訂單數量發貨三分之二,而不是看關係、批條發貨,已經讓採購員們相當滿意了。

歷時三個半小時的產品訂貨會就要結束,按照正常的套路,這個時候應該留下一枚彩蛋,這一點倒是被屠珍英學到手。

“各位朋友,關於蜀航墨鏡的訂貨會就到此為止,在這裡,我也衷心地祝願我們的墨鏡能夠獲得廣大人民群眾認可,這將是對蜀航光學的最大鼓勵。為此,蜀航也正在積極開發新的白光近視眼鏡,預計三個月之後能夠和大家再見,到時候希望我們能夠再次相聚在這裡,繼續共話未來,謝謝!”

略微透露關於白光近視眼鏡專案的事,屠珍英知道臺下眾人肯定會有很多問題,不過真要說有關白光眼鏡的事,她是一概不能做任何正面回答,現在情況還並不太確定,她只能趕緊閃人。

蜀航兩個當家大佬都直接退場,肯定會議就宣佈結束了,雖然沒能得到更多關於白光眼鏡的資訊,但今天訂貨會主要目的已經達到,一個個都是滿載而歸,就等著明天各自去蜀航倉庫給錢提貨,墨鏡這東西體積不大,重量也挺輕,到時候可以同採購員一起走火車。

......

“看的出來,你很喜歡開發佈會的感覺,怎麼樣,在蜀航工作和透光廠是完全不同的感覺,對吧?”

既然屠珍英很有女強人的潛力,那麼在蜀航對高階人才極為缺乏的時候,這種強力助手就更要好好拉攏,出了發佈會現場,回到蜀航光學的臨時辦公室內,汪正國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

好不容易把手頭最大的事搞定,坐下來之後感覺渾身輕鬆,再回想,確實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滿足感:“是不一樣,比我在透光廠的時候更累,這個才是重點,所以你必須要給我發足夠的工資,不然我下個月就不來了。”

本來是一句玩笑話,倒也沒覺得自己能夠拿多少工資,預計頂天也就比她之前在透光廠的時候多一些,有個五六十塊錢就差不多,畢竟之前在透光廠工作的時候才三十二塊錢一個月。

然而蜀航光學能是一般的單位?做墨鏡這種暴利行業,而且薪資還不像國企那樣受到國家統一控制,只要不太過,一般都可以接受,所以汪正國不打算對蜀航的二號頭目吝嗇。

下意識地問到:“工資?好像這個月確實快到了發工資的時候,先問一下,你父親在1廠一個月的工資是多少?你現在做的事,以及在蜀航光學的地位,可絲毫不下於你父親在1廠的地位。”

居然要按照父親的工資待遇給自己發放同等級的工資,這是不是有些太多了?年輕的屠珍英從來沒有想過有這樣一天,她居然也可以拿到和父親同樣的工資待遇,這是不是就意味著自己回去之後可以更有底氣,或許可以談一談從透光廠轉到蜀航的事?

八十年代初期,社會還不太以工資的多寡來定位一個人成功與否,但如果同等情況下,能夠拿到更多的工資,或者工資足夠多到產生質變,自然還是很有威力的。

“我父親的話,他是廠裡的設計部門領導,又是專案總師,現在一個月大概是一百一十多塊錢,不過到手的時候一般只有七十多,你確認要按照這個待遇給我計算工資?”

一百多塊錢很多嗎?在八十年代初期的時候,這樣的工資水準用三十年後的詞彙形容,那得叫金領收入階層。不過這點工資開銷對於蜀航而言,也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

“行,那就按照一百一十塊錢來給你核發,你也不要覺得這工資很多,這個月咱們蜀航一線生產工人的工資平均都已經達到五十塊,各種加班算上來,這收入已經是我們蜀都所普通設計員工資的兩倍。”

蜀航光學最近已經按計劃進入到加班模式,一個月的工資肯定要打著滾地漲,想到這些,屠珍英突然也覺得自己這份工資好像並非無功受祿,按照她的工作量來計算,完全可以配得上這份工資。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既然接受了拿高工資的事實,肯定就要做對得起這份工資的活,也不再過多閒扯,直奔工作的事。

“現在墨鏡這一塊應該算是開啟了局面,光是這次訂貨會,我們就收入了十多萬的現金流,後續原材料採購、之前透光廠裝置款清算都能直接搞定,甚至還能夠有所結餘。倒是實驗室那邊,如果技術攻關需要用錢的話,我們也能夠支援到底。”

還是有錢了底氣才足,現在蜀航光學終於渡過了初期最艱難的時候,有了穩定地收入,並且財務上還有盈餘,這一點至少證明蜀航的路線成功了。

“實驗室?那邊目前在技術上用不到多少錢,而且新的鏡片技術已經掌握,第一批試驗品都已經生產出來,後天我就要去現場跟進護目鏡防護能力測試,我想應該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距離約翰離開蜀都回英國還有十多天時間,而實驗室生產第一批共計十副護目鏡也已經成功經過各種光學效能測試,就等著做最後的軍用防護能力測試,只要透過相關測試,保證一定防護能力,那麼軍用護目鏡專案就算成功。(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