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陽在眾人的幫助下修好了院子,做好了圍牆,接下來張世陽卻是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好了。想要種地吧,確實已經過了種地的年紀,整天遊手好閒的呆在家裡實在是不好,最後張世陽偶然看到街上的孩子在打鬧,一個想法卻是在張世陽的腦海裡誕生了。自己何不做一個教書先生呢,這些孩子正在幼年時期,打基礎卻是剛剛好。想到這裡張世陽就去和村長商量,村長一聽卻是立即贊同,以前村子裡面就想請一個教書先生,但是後來因為承擔不起費用就放棄了,如若有了教書先生或許若干年之後村子裡面就能出現一個大人物那,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功在一時利在千秋啊。在村長的帶動下全村人都行動了起來,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兒女出入頭地啊,只要去讀書,有了文化以後就不必做一個大字不識的粗人。要是懂得識文斷字以後也可以抄書,做一個主簿,等等來維持生活,要是一旦農村裡出現了一個狀元,那麼全村都是飛黃騰達啊。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所以對於教育事業眾人可真的是在乎。這是孩子的希望啊,於是村裡有事一陣火熱朝天的勞動大業,短短三天學堂就建好了。張世陽又趕著牛車去了一趟鎮上,買了好多的書,當然了建這個學堂張世陽卻是根本沒有大算以這個作為自己生活的來源,只是單純的看著這些娃娃不會文字,沒有學識,以後都是祖一輩父一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在土裡面刨糧食有些不忍,張世陽覺得自己既然有緣到此,那麼也是天意,自己應該給這些孩子一個機會,給他們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全村三百多戶,有一百多個孩子到了讀書的年齡,看著那坐在書桌上的孩子,那一雙雙新奇的眼睛,張世陽覺得自己的做法很正確。當然了這些孩子也不是白白的讀書,每個孩子每個月都要交三文錢來意思一下。看到那些孩子已經做好靜靜的看著自己,張世陽緩緩開口:誰能告訴我,你們為什麼來此讀書,將來有什麼理想。

那些孩子聽到張世陽開口之後,紛紛回答:我要考狀元,我孃親說狀元最厲害。我要做將軍,我娘說將軍可以征戰沙場,萬人敵。我要做一個縣躺裡面的主簿,孃親說主簿直接管著我們,主簿最大。一群孩子七嘴八舌的紛紛說出自己的理想,張世陽見此擺擺手,然後拿出一摞白紙,將毛筆蘸上墨汁,然後開口道:你們一個個的來說,我今日將你們的理想寫在紙上,他日要是你等登臨絕頂,再回過身來看看你們今日的願望,想必到那時又有一番新的感受,切莫迷失了自己,有朝一日要是你們迷失了方向,可以回來看看,尋找一下自己當初的夢想。

這些孩子們雖然年幼,但是聽到張世陽的話之後,不由得一個一個的都安靜了下來,第一個孩子走到張世陽面前:老師,我以後要考狀元,做一個大大的清官。張世陽聞言提筆,不一會就寫好了,然後待到墨汁幹了以後,張世陽將這張紙疊好,放在一個粗布錦囊裡面,懸空掛在屋頂。整整一天,這整個學堂裡面掛滿了錦囊。張世陽點點頭:今天就到這裡,你們回家去吧,明天再來。孩子們聽了張世陽的話一鬨而散。

張世陽見到空蕩蕩的教室,和那掛麵錦囊的屋頂,不由得一嘆:多年之後,不知道他們還能否保持這一份夢想,不被紛紛擾擾的紅塵汙染到,不知道他們是否還能保持一顆正直的心,唉,,,。回到自己的屋子,張世陽開始想一個普通人一樣開始做飯,飯菜很簡單,一碗米飯,兩個鹹菜,在灰暗的燈光下,顯得安靜,祥和。張世陽卻是在思考著明天第一節課給這些孩子上什麼好,思考了一會,有了主意就吹燈睡下,這一刻張世陽不時那個叱吒縱橫的太上掌教,而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教書先生。

第二天這些個孩子倒是來的夠早,張世陽還沒吃飯,這些孩子就紛紛結伴而來。張世陽拿出了前些日子在山上打的野果分給這些孩子,孩子們樂不可支,當然了,張世陽的那一窩兔子卻是慘遭孩子們的蹂躪。吃完飯之後張世陽帶著這些孩子開始上課了,第一天張世陽決定叫他們先寫會自己的名字。一群孩子聽了之後樂不可支,紛紛嚷嚷著要張世陽快點,張世陽也不急,就將這群孩子帶到院子外面的沙地上,撿了一個樹枝就開始一個一個的將孩子們的名字寫在地上。

一群得到名字的孩子興奮飛不斷在沙地上練習著,這就是學習的基礎啊。過了一會張世陽開始將孩子一個個的叫到一邊開始考核,還不錯,這些孩子居然都記住了。將孩子領進屋之後張世陽給每個孩子都發了一支毛筆和一塊墨,這是張世陽送給孩子們的禮物,要知道在這個村子裡面,大家的生活都算不上太好,沒有那個父母會為了孩子花費幾兩銀子去買筆墨的,張世陽這麼做卻是為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看到那一張張興奮的臉,張世陽乘熱打鐵,教孩子們怎麼使用毛筆,然後再一一糾正錯誤的地方,時間飛逝,下午張世陽要正式給孩子上第一課。

不是這一世界的文章,是張世陽前世的一篇經典文章正氣歌,張世陽卻是希望這首正氣歌在孩子的啟蒙之時可以給孩子以後的生活帶來大的影響: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張世陽讀一句,孩子在下面讀一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一隻將整首正氣歌讀完,張世陽開始一句一句的給孩子解釋。當然了,有解釋不通之處,張世陽開始瞎編,畢竟兩個世界的歷史不同,卻是將張世陽弄的頭都大了,就算是天仙對於這種編篡歷史也是沒有經驗,徒呼奈何。

每日一遍,從不間斷,之後張世陽將文字寫在一面土牆上,然後就開始教孩子識字,背誦文章,對於較好的孩子,張世陽從來都是淡淡的鼓勵,怕助長他們驕傲之心,對於稍稍差一些的孩子,張世陽都是毫不吝嗇的鼓勵,激勵他們,有的時候還會弄一些小獎品來激發孩子們的動力,就這樣過了三個月,這天卻是給了張世陽一個驚喜

張世陽像往日一樣去給孩子上課,一開始仍然是正氣歌,這三個月來,孩子們早就將正氣歌背的滾瓜爛熟。不過張世陽在孩子們背誦正氣歌的時候卻是發現了一絲細微的能量波動,張世陽心中一緊,趕緊尋找能量的來源,原來是最後一排的一個渾身都是補丁的小男孩。

這小男孩張世陽知道,是村裡面馬寡婦的兒子,馬寡婦十五歲就嫁入馬家,二十歲就守寡,這個馬寡婦容顏在整個村裡都是數一數二的,不過馬寡婦每次出門都帶著面紗,居人們說這個馬寡婦長的是傾國傾城,不過因為丈夫早死,所以留下了一個剋夫的名聲。這個孩子叫做馬浩,因為家裡生活貧困,全靠母親一個弱女子支撐,所以對於讀書這種寶貴的機緣,卻是倍加珍惜,因為努力,所以每次都是名列前茅,有的時候張世陽也不的不嘆道: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啊,懂事,,,。

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