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點二十分,突然向姐打張焱的電話,叫他馬上下樓,到路邊。張焱一聽,感覺到有事發生,馬上衝了下來。

路邊,停了部賓士商務車,懸掛粵港二地車牌。向姐叫張焱上車,車門一關,向姐告訴張焱,“ZF調整了金融政策,將對金融業進行整頓,我們龍鼎金融在被查處範圍,我收到資訊,明天上午會來公司檢查,一旦檢查,很多事情不是一時能解釋清楚的,需要馬上離開這裡回香港。”向姐簡單的交代下。

粵港二地車牌,可以直接在香港和廣東二地使用,過關的時候,不需要下車檢查,除非被懷疑藏有違禁物品。很多香港來廣東投資的大企業都會懸掛這樣的車牌,也可以理解為身份和實力的象徵。

“你回香港,他們也會過去找你吧?”張焱擔心問。

“我是香港人,回香港就沒事了,香港跟大陸是一國二制,沒有引渡條例,假如大陸檢查了認為有問題,也不能到香港抓人,香港不會配合抓人,只要我不過來大陸就沒事了”向姐解釋。

原來向姐是香港人,怪不得張焱總是感覺向姐說的廣州話腔調跟本地廣州人講的廣州話有些不一樣,雖然講話的用詞用語很接近。

“這麼晚了現在香港的關卡還開嗎?”張焱關心的問。

“廣州開車到過關,一個多小時就到了,能來得及,你放心”向姐點了點頭。

“那你這龍鼎金融公司怎麼辦?”張焱關心的問。

“這些都不管先,都放下,錢是重要,但人的安全更重要。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剛才已經通知公司的同事,暫時放假段時間,我先回去躲避下風頭,事情過去了,沒事我會再回來的。我不在廣州了,很多事情我就幫不到你了,一切你自己要小心。”向姐說完,看了看手錶,張焱明白,馬上下了車。

“對了,莫局你已經認識了,有事你可以直接找他,他會盡力幫助的”向姐繼續交代了下。

“向姐,你一切小心,多保重”張焱關心的說,依依不捨的揮手道別。

向姐一揮手,加油而去。

事發突然,張焱呆呆的望著車的背影,一時無法相信這事情的發生。可卻是真實的發生了。

想瞭解更多向姐的情況,張焱打電話給莫局。

莫局一看是張焱的電話,知道來意“我在穗園小區門口等你,有事當面說”

十分鐘不到,張焱超速飛奔,來到龍口西路,看到了莫局站在路邊。

“莫局,請上車”張焱語速有點急。

“你往前慢慢開,”莫局上車後吩咐道。沒有一點的慌張感,平靜,平和。

“向姐的事,你知道嗎?到底發生什麼了?”張焱急切的問。

“我晚上八點,才接到通知,明天要行動,查處金融公司,其中包括向姐的龍鼎金融,我馬上通知了向姐,叫她回香港躲避下先,安排了關係過硬的朋友在路上接應向姐,護送她過關,躲避過這陣風就沒事的,只是政策有所調整了,原來默許的事情,現在要打擊。也沒有什麼特別大事,你放心吧,向姐會安排好的。”莫局把事情簡單說了下。

“你放心,向姐的事,比我自己的事更重要,我會安排妥當的。”莫局認真嚴肅的說。

“好了,現在把我送回去吧,以後你有什麼事,可以直接找我,我會盡力幫你的,向姐臨走的時候,交代過我,要幫你,我答應了。”莫局說完,拍了拍張焱的肩膀。

“不用送到小區門口,到前面的7-11門口就可以了,我走路回去,人多眼雜,小心為上”莫局的謹慎,顯示出處事的老練。

張焱也想不到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到向姐,畢竟,自己的力量還很有限,社會關系,層次,圈子,都還沒達到可以幫向姐的程度。想了想,還是把公司經營好,多賺錢,向姐也可以多分些利潤,也算是一種報答向姐的方式。

現在很多的金融公司,多數沒有正規的牌照,或者不齊全。包括買香港保險,印尼的外匯買賣,炒美股,買倫敦黃金,都屬於這類情況,在當地是合法的,但在大陸進行,就屬於違法了。金融公司大多數是在打擦邊球。政策寬鬆的時候,相安無事,一旦有調整,總是要查處幾家,殺雞儆猴。

隨著公司的壯大發展,資金也有了一定的盈餘,各部門的運作正常,張焱的時間也寬裕多了。這個時候,自然會開始考慮多元化的發展了。

一個公司到底是該多元化發展還是深入挖掘,做精做強,其實沒有定論的。更沒有對錯。摩托羅拉在做手機的同時,也生產坦克和導彈。福耀集團心無旁騖,只生產玻璃,做到全球玻璃行業第一,各自精彩。

張焱想到了洗衣行業。衣食住行,食品和飲食行業,房地產和酒店業,交通和旅遊業,都發展得比較完善了,反倒是衣,服裝發展的時間長,也比較體系完備了。唯獨洗衣行業,基本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市場潛力還有待發掘。

張焱為了對洗衣行業有更深入的瞭解,拿了件西裝去乾洗店洗滌。路口就有家乾洗店,招牌寫的是國際連鎖乾洗店。裡面倒比較簡單,前店後廠,前面接待的櫃檯,後面就擺放了二臺洗衣機,一臺是幹洗機,一臺是水洗機。旁邊放了熨燙機。所謂的國際連鎖,也就是用了洋氣點的名字,張焱倒沒有去記憶這名字,幾個發音字母,並沒有什麼內涵。

前臺的接待小姐,倒是熱情的,“先生,有什麼幫到你”

“來洗這件衣服,你看看要多少錢?”張焱的目的是為了瞭解行業,問的問題也慢慢來,逐步展開。

“不好意思,你這件西裝,我們洗不了”接待小姐把衣服推了回來。

“為什麼?”

“你這件西裝的面料比較復雜,有的部分不能水洗,有的部分不能乾洗,無法確定到底是乾洗還是水洗”說得好像是那麼回事。

“那,要怎麼樣才可以洗?”張焱試探的問。

“保價洗滌,按服裝的價格比例來收取洗滌費,才可以洗”接待小姐貌似有些套路的感覺了。

“我這西裝,不貴,買的時候,價格是三千六百元,你看怎麼收費?”張焱說的價格,其實並不是真實的,只是個大概,張焱可沒有那份閒心去記憶服裝買的時候的價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按服裝價格的百分之十,收取洗滌費,看你是第一次,給你打個八折優惠,實收388元”接待小姐還能有打八折的權利。

“保價洗滌的意思是萬一洗壞了衣服,按原價賠償?”張焱是真不懂。

“是的,只有這樣,才敢接洗你這件面料服裝的西裝”接待小姐解釋。

“如果我洗的話,要多久才可以拿?”張焱問。

“一個星期”接待小姐回答的很乾脆。

“就一件衣服,要洗這麼長時間嗎?”張焱瞭解的問。

“你這衣服是需要特殊處理”回答簡單。

“不用洗衣機?”

“用不用,我不知道,後面的師傅才知道,由洗衣師傅來決定”接待小姐一時口快,說漏了嘴。

“如果我承諾洗壞了不需要你們賠償,那洗滌費,要多少?”張焱繼續問。

“那只收38元就可以了”

“為什麼相差這麼大?”張焱不解。

“不用賠償的話,可以放到大洗衣機裡,跟其他衣服一起洗,成本低,收費也就低啦”開始有些不耐煩了。

乾洗,其實就是把衣服放到四氯乙烯裡洗滌。特別髒的話,加點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就可以了。四氯乙烯可以迴圈使用,成本確實不高。只是有了這個乾洗的名字,感覺專業,神秘,高大上,收費高,也就成了理所當然了。

張焱目的並不是真的要洗衣服,找個藉口,離開了。

這次,張焱拿到另一家洗衣連鎖店。這種連鎖店,只是間店面,負責接收和發放衣服,把接收到的衣服,集中交給大型的洗衣廠洗滌。

“請問,我這件西裝,洗滌費多少?”張焱問。

“68元,五天後來拿”簡單,全面,還沒問拿的時間,一起給回答了。

“萬一洗壞了,怎麼賠?”張焱問。

“按洗滌價格的三倍賠償”回答依然是簡單明瞭。

“按國家規定,賠償不止這麼少吧?”張焱繼續問。

“你真麻煩,還沒洗就洗壞洗壞,怕洗壞就別洗了”有個性,有脾氣。

“好吧,那聽你的,不洗了”張焱順勢,離開了。

張焱從這二家的洗衣店的情況分析,服務態度,需要改進,服務規範,需要改進,前店後廠的模式,讓人產生不信任感,簡單,粗暴,不是一個發展的模式。歐美流行的自助洗衣,在每個街區都有間自助的洗衣店,可以自己投放衣服到洗衣機洗滌,洗好,烘乾後,拿走。裡面有燙衣臺,需要的時候,可以自己動手熨燙,這樣的優點是家裡不需要購買和放置洗衣機,烘乾機,而且,自助洗衣店裡的燙衣設備齊全,洗滌劑的種類也多,使用方便。但不適合中國的情況,現在國內的消費者,已經被縱容懶了,走幾分鐘的路程也寧願叫外賣了,那會有拿去洗衣店洗衣等候的時間和耐心?

從洗衣的勞動解放出來,可以釋放出洗衣時間,洗衣機擺放的空間,整燙衣服的時間,洗滌用品的擺放空間。晾曬衣服的陽臺空間。

把洗衣的繁瑣勞動外包給專業的洗衣公司,是個發展趨勢。張焱堅信這點,問題是,怎麼運作,才是消費者認同接受的模式。

張焱結合目前自己做的辦公用品電商網路模式,思考怎麼可以結合起來。

張焱到網上去瞭解,發現目前已經有一家網路洗滌的公司在運營,模式是消費者到網上拍一個袋子回來,把需要洗滌的衣物放進去,隨便你放幾件衣服,只要你能塞進去,價格統一為99元,然後,透過快遞郵寄出去,衣服洗好後,由快遞送回來。

張焱感覺這樣的模式無法做大,服務也未盡人意,從買袋子回來,然後裝好,到快遞店寄回去,時間周期長,來回折騰,不是消費者能接受的,消費體驗不好,送回來的衣服,無法保持平整,熨燙效果白白浪費掉了。難以被消費者接受。

張焱繼續尋找和思考新的洗衣運營模式。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