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省電視臺張臺長對顧問單位春秋律師事務所送來的“法苑爭王”節目策劃文案非常滿意,讓電視臺節目部和廣告部具體操作落實,春秋事務所主任盛凌仁和林溪楓擔任這檔節目的法律顧問和具體策劃工作。

電視臺從全國法律專家庫中挑選了一批專家作為現場特邀評委,盛凌仁和林溪楓也赫然在列,而且第一期節目就由他們二人擔任特邀評委。這對於剛剛畢業的林溪楓來說,無疑是一個擴大社會影響力、提高身價的好機會。

林溪楓和律師事務所同事們為這檔節目準備了法律知識題庫,做好了各種應急準備,確保節目播出時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現在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各地選手也已紛紛或即將趕來電視臺,只等明天週六的節目錄製。

林溪楓詳細地對節目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了逐一排查,確保無誤後,又到盛凌仁辦公室商量作為評委應當注意的一些細節,並和電視臺就有關問題進行了溝通。

忙到中午,健身館好友楊善闖進了他的辦公室。

林溪楓於是帶他到附近的一家中餐館吃飯。兩人點了兩涼兩熱四個菜,兩碗米飯,因為下午兩人都要開車,也不喝酒,邊吃連聊。

楊善關切地問:“和陸竹喧的關係發展得怎麼樣了?”

“我的事你別瞎操心,陸竹喧如果自己去健身館,好好招待就行了。”林溪楓盯著楊善,“你來就為這事?”

楊善長嘆一聲:“別提了,真窩囊!”

林溪楓忙問:“怎麼了?”

“你不是羨慕我房子、票子、妻子、孩子都有了嗎?”

“我現在仍然羨慕你啊!你看我現在一個單身漢,晚上連個暖被窩的都沒有!”

“你不知道,一大家子有一大家子的煩惱。”

“怎麼說?”

“我今天來找你,就是為這事來的。我買的那套房子出了點問題,雖然有戶口本,但孩子的醫保辦不下來!”

原來,楊善有一個姑父,在省司法廳任職。司法廳在銀灣區給幹警集資蓋房,名叫太平盛世小區,楊善姑父因為已經有了兩套房子,就把這個名額給了楊善,由楊善出資購買,後來這套房子也過戶到楊善名下。

根據北龍市的政策,在北龍市買房,就可以成為北龍市的市民,享受市民待遇。楊善很高興,雖然買房子貸了不少款,但可以慢慢還,現在不但有了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而且成為北龍市民,至少可以讓下一代過上好一些的日子。

前幾天因為天氣突變,一歲多的兒子胖胖因咳嗽發燒發展成肺炎,在市第五人民醫院,醫生安排孩子住院,因為沒有給孩子辦理醫保,只能自費醫療,不能報銷。

楊善姑姑得知後,提醒他到銀灣區南竹街道辦給孩子辦個醫保卡,除工本費外,每年只要交20元錢就可以享受醫療保險待遇,醫療費用可以報很大一部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誰知楊善奔波數日,往返街道辦、社群、司法廳後勤部門,竟然解決不了。

經姑父仔細打探才知道,南竹街道辦按照北龍市政府的一份檔案,要求街道辦轄區內的住宅小區,“按照每100戶居民提供40平方米社群居民公益性服務用房”的規定,提供社群組織工作和居民公益性服務用房。

按照這個規定要求,太平盛世小區司法廳住戶包括監獄管理部門達到800多戶,南竹街道辦給司法廳送去公函,要求太平盛世小區提供不少於320平方米的社群用房。

司法廳接到公函後,連200平方米的房子也不願提供,因此導致南竹街道辦不給太平盛世小區提供社群居民基本服務。

林溪楓聽完大笑起來:“南竹街道辦這麼狂妄,連司法廳也卡,吃了豹子膽了!司法廳是不是感覺很窩囊?”

“可不是!聽司法廳後勤處的人說,人家街道辦主任很牛,揚

言‘縣官不如現管,我就不信你司法廳不求我了’。你聽這話說的多麼牛逼!真是氣死人!”

林溪楓氣憤地說:“小廟的菩薩難伺候,全國都一樣。連司法廳的人辦事都這麼難,你想想老百姓辦事會多麼麻煩!只要可辦可不辦的,你找不到人,錢不送到,一律不給你辦,除非你能管住他。這就是現在的社會,無情得很。

就拿這個事來說,司法幹警集資房和純商業化的社群是不同的,他們自己可以解決一部分社區服務功能,街道辦這樣做有些過分。

其實,司法廳後勤處可以安排人員到省政府、市政府、省檢察院等重權部門籌建的集資小區調查,看看人家是不是也給辦事處這麼多房子,還是辦事處拿著雞毛當令箭,有選擇性地作威作福,然後司法廳再以此作為和街道辦協商的籌碼,關鍵是司法廳有沒有人操這個心。”

“是呀,現在沒有人按照你想的法兒去做。我的孩子該享受的醫保辦不成,這幾天跑得我生了一肚子氣。”

“你來找我就對了,我保證今天給你辦成。”林溪楓胸有成竹地說。

“別牛逼了,我姑父現在都沒法子想,司法廳不給辦事處辦公用的房子,人家辦事處不給辦事,你能有啥法?”

“這事包在我身上,你把你家的戶口本、身份證、孩子申請醫保的照片交給我,再寫一份委託書,就不用管了。”

楊善聽得半信半疑,還是按照林溪楓的要求做了。

下午,林溪楓驅車找到了銀灣區南竹街道辦的辦公大樓,辦公大樓有點破舊,樓層也不高,只有四層,很不顯眼,但大樓後面卻有一個很大的公園,附近的一些居民正在裡面健身。

林溪楓進入大樓,看見一樓就是一個辦事大廳,醫保、計生、民政等單位集中在一塊辦公。上了二樓,林溪楓想找到街道辦主任的辦公室,但整個樓層找完了,卻沒見到專門標註,也許是來辦事的人找的多了,街道辦的領導嫌麻煩,故意不設指示牌。上到三樓,還是如此。

沒有辦法,林溪楓看到一間大的辦公室,於是走了進去。裡面坐著兩個年輕人,正在打電腦,靠窗還坐著一個中年同志,林溪楓想,這就是辦公室的負責人了。

他向這名中年人亮明了身份,說明了事情的詳細經過,稱受人之託,要來找街道辦負責人,解決孩子的醫保問題,如果見不到負責人,他將直接去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告街道辦存在行政不作為問題。

那名中年人趕緊給他到了一杯熱水,讓他稍候,他去向主任彙報。過了一會兒,那名中年人回來,告訴他主任有請,然後在前面帶路,領著林溪楓進了一間辦公室,示意林溪楓坐下,就又出去,隨手把門也帶上了。

這個房間明顯比大辦公室氣派多了,紫紅色的帶玻璃書櫃,黑皮沙發,立式空調,地上矗立的呈金字塔狀的富貴竹,寬大辦公桌上擺放的錚錚發亮的鐵鑄奔牛,桌角插著的鮮豔小紅旗,都在顯示辦公室主人在這棟大樓的地位和身份。

辦公桌後面的黑皮座椅上坐著一個四十七八歲的中年人,略顯富態,長方臉上看不到皺紋,長得儀表堂堂,很有領導派頭,面前的一杯水冒著蒸騰的熱氣,嫋嫋地升向上空。

他優雅地低頭啜飲了一口,抬起頭來,卻連看都沒有看林溪楓一眼,眼睛直接望向天花板:“聽說你想告我們行政不作為?”

林溪楓撇撇嘴,既然對方單刀直入,自己也就不用客氣,自我介紹之類的就免了:“如果主任能解決我的委託人委託的問題,我可以放棄訴權。”

“你有什麼理由和依據呢?”

“理由是國家設立街道辦的宗旨就是為轄區居民辦事的,街道辦沒有理由推給社群,因為社群是一個自治機構,而街道辦是最基層的政府機關。”

“這種理由太抽象,我可以不理睬你,現在慣常的做法都是由社群收集居民的相

關資訊,統一來辦,全中國都這樣。

我告訴你問題的症結所在吧!北龍市政府有檔案,你們小區應該提供300多平方米的社群辦公用房,但主管部門司法廳一直拖著不給解決。所以,司法廳不解決太平盛世小區的辦公用房問題,我們也沒有辦法給太平盛世的居民提供服務,你還是找司法廳的領導反映吧,估計問題解決得更快一些,好吧?”

“這是兩個不同的法律問題,請主任不要混在一起。

街道辦給轄區居民辦事來源於法律規定,是無條件的,只要居民提出的申請符合要求,街道辦就應該進行行政稽核,做出允許或者不允許的行政決定。

至於辦公用房問題,那是街道辦和司法廳之間的糾紛,街道辦如果認為司法廳做的不對,可以到法院提起相關訴訟,要求司法廳小區根據市政府檔案提供辦公用房,但不應用小區居民的基本民生作為要挾的條件。

你們這樣做是行政不作為,如果告到法院,你們肯定是要敗訴的,年底市政府要扣除你們的績效考核分,還要追究你們行政不作為的責任。你難道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林溪楓一面說,一面觀察著這個主任的變化,他看到這人終於將仰向天花板的臉收了回來,直直地用眼望向自己。

等林溪楓說完,主任道:“行,你把材料放這兒,我們研究了再說吧!”

林溪楓接著又放了一炮:“還有,我專門檢視了北龍市政府《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試行)》,這個檔案中明確指出,街道辦具體承辦居民醫保的入戶調查、申報登記、材料稽核、社會保障卡的發放等工作。居民持戶口簿、身份證及其復印件、照片到戶籍登記地的街道辦申報醫保,街道辦對申報材料核對無誤後應予以受理。”

“我知道了,你把材料放這兒吧。”主任對林溪楓的認真勁兒顯得不耐煩。

“你打個電話給小區社群,我直接去那裡辦,事情就這麼簡單,為何還要研究?我的委託人孩子在住院,很迫切地需要醫保。”

“太平盛世小區的事都給辦了,司法廳才不理會我們呢,到哪問他們要房子去?市政府的檔案如何落實?我覺得你還是應該到司法廳反映,讓他們把辦公房子提供給我們,我們才能解決你的事情。”

林溪楓冷笑了一聲,說:“如果主任今天不能解決問題的話,我現在就去濱河區法院行政庭申請立案,行政案件都是異地管轄,你們沒有辦法干預的。我們的時間也很寶貴,不想拖延。”

林溪楓心道,真是牛逼烘烘的人,素質這麼低,怪不得把司法廳都卡住了,今天我非要把事辦成不可。

“行,行,我知道了,你走吧!”不知道是不是冷笑聲刺疼了主任的耳朵,他心情很壞,下了逐客令。

林溪楓不怒反笑:“主任,你的每句話我都有錄音,咱們法庭見吧!”說罷,又冷笑了一聲,破門而出。對這種官僚作風,實在沒有必要顯示涵養。

林溪楓才走到一樓,就看到一樓大廳裡的幾個工作人員都神態怪異地看向自己,像是看一個外星來客。林溪楓心想,看來一個單位也有一個單位的風氣,頭兒作用很大。

還沒有走出大門,辦公大廳裡的一個辦事人員已經從櫃檯後面攆了出來,對著林溪楓喊:“老師,請留步!”

林溪楓停了下來,他知道,事情辦成了。

這時,他的眼睛才掃過大廳牆壁上的公示牌,只見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一欄顯示的名字是“陸開生”,旁邊張貼的照片正是他剛才見到的那個中年人。

他心道:這人和陸竹喧同姓,會不會是親戚呢?早知道他姓陸,就對他留點情面了。

但一想這個陸開生主任高高在上的樣子,立刻否定道:“在一個城市中,同姓的人太多了,竹喧的親戚才不會這樣驕橫無禮、官僚主義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