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根據中年人提示,林溪楓又去了李寶的老宅,暗訪了李寶的左鄰右舍,獲得了關於牛天來、李英、李寶及其親屬的進一步的資訊以及李寶靠闖社會發家的過程。他得知,李寶靠拉起一支建築隊發家,同時經營酒店、KTV等行業,針對競爭對手,逞強鬥勇,不惜手段。據知情人透露,他手中至少有兩起人命大案,後來因為公安局認為屬於事故或自殺,不了了之。這些訊息令林溪楓心驚肉跳,這李寶,為了壟斷市場,真是不顧一切啊!

忙完這一切,回到北龍市住處,已是八月十四日夜晚。

張仲成給他提供了一套120平米的三室一廳住房,這套住房位於濱河區,屬於靠近濱河的黃金位置,而且房子在小區的位置和樓層都極佳,該小區房子均價已經達到每平米一萬六千元,這套房子更是在一萬七千元以上。但由於開發較早,屬於2008年開發的樓盤,所以張仲成只按照每平米5千元成本作價,賣給林溪楓,五年後交錢就行。等到五年後的2017年,房子價格誰知道會漲到什麼程度,況且資金放在那裡都會產生孳息。所以,張仲成這樣做,實際上等於送了一套房子給林溪楓住,只不過讓他接受的心安理得一些。

林溪楓豈能不知道張仲成的一片深情厚誼?作為一個從農村出來的孩子,一個在城市打拼還一無所有的年輕人,這樣的幫助實在是無法拒絕。因為對於擁有金錢或擁有權力的人來說,這筆錢只不過是他們平時的零花錢,或者是打個招呼、寫個條 子就可以解決的問題。林溪楓不過是機緣巧合,得遇張仲成,所以享受了這種少部分人才能享受的福利。

不過,他覺得現在一個人還不需要住這麼好的房子,他已經從張仲成處借了三百萬元用於紙廠建設,實在不好意思等到五年後再還這筆房款。所以,他在接受這套住房後,轉手就以一萬七千元的價格賣給了他人,房子賣了超出200萬元,他按照一平米8千多元的價格直接將100萬房款打給了張仲成。剩餘的100萬,他花了90萬元在靠近春秋律師事務所的省農業廳家屬院買了一套二手房,也是三室一廳,90平米左右,是一樓,樓前有個小花園,花園中種有葡萄樹,還種些蔬菜和花草,樓道對面還有一個儲藏室,林溪楓十分滿意。

剩餘的10萬元他也投入到了和同學們共同創業的考研書籍銷售上去。

他向張仲成電話彙報了房屋處置情況,感謝張仲成送給他一套分文不取的類似於別墅的房子。

張仲成聽了哈哈大笑,爽快地將這100萬元的房款收下了,心想,這個林溪楓還有些經濟頭腦啊,既讓他張仲成快速地回籠了資金,也達到了自己要幫助他的目的,他還不需要在房屋問題上存在債務負擔,這算是很好的處置方式了。既然已經達到了資助目的,林溪楓到底住在哪裡,其實都是一樣的,所以,張仲成很高興地接受了這一事實。

別看農業廳家屬院的二手房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但那時公攤面積小,90平米的房間面積其實和110平米的新建房屋使用面積也不差什麼。更何況,房間也是精裝修,一些傢俱床、沙發、桌椅都是現成的,林溪楓沒費多少力氣就住了進去。

對面的儲藏室鑰匙給了室友唐為兵,儲藏室裡堆滿了唐為兵四處收購的各種書籍,唐為兵畢業後暫時沒有找工作,一心撲在了考研書籍收購和銷售工作中。一方面將在北龍市的各個大學逛了個遍,在各大宿舍門口擺上了高價收購考研專業二手書籍的廣告牌,根據書籍新舊程度,按照一折到四折的價格收購,比賣給廢品站高出許多,其他書籍也按照市場廢舊書籍的行情予以買下。由於收的書籍太多,一開始放到自己租住的都市村莊房屋中,後來林溪楓買了農業廳的

房屋,有了儲藏室,他就將書籍送到儲藏室來。

蔡永同學在網站上設計的考研書籍專賣店也很成功,他分高校、分院系、分專業進行設計,院系相同專業不同,或者專業相同院系不同,考研書籍的類別也都是不同的,由於做了很好的分門別類,在購物網上很容易就能搜到,又是整體打包銷售,對於大學生消費者來說省時省力,銷售是異常的順利。蔡永同學還將室友們收購的其他類書籍專門又設計了一個二手書專賣店,同時銷售。經過上海張力、北京周軍等同學共同努力,他們六個同學第一期投資了7萬元,不到一個月就全部回本,淨資產達到14萬的同時,儲藏室還多了很多二手書籍有待銷售。

一個月收入1萬元,還是在小規模投入的情況下!

竟然比畢業參加工作的工資還高,這讓幾個同學興奮異常。結算結果出來的時候,他們從各地趕回,聚在一起,為林溪楓的創意取得初步成功進行了慶賀。慶功會上,林溪楓給幾個室友進一步做了估算,按照每月翻翻的速度,如果每個室友再投資10萬元,包括第一期利潤,總投資將達到74萬元。這74萬元到9月底就會變成150萬元,按照現在的盈利速度,到了年底,總收益將在一千萬元以上,比當初預想的還要好得多。扣除擴大資本的考慮,保守估計,每個人半年數十萬收入是少不了的。

幾個室友聽了,仔細想想數十萬白花花的票子,幾乎就是一套二手房,都亢奮得像打了雞血一樣,但是周軍提出異議,他認為,七八月是大學生畢業季,學生賣書的比較多,過了這一時期,想回收二手書就要難得多。

林溪楓說,他已經分析了第一月的銷售情況,考研書籍銷售這一塊,還是以新書為主,購買二手書的主要是一些經濟上不太寬裕的學生,頂多佔30%左右,新書銷售佔70%。而考研書籍銷售額佔所有書籍總銷售額的70%,受影響的只是這大約21%的收益。其他類書籍佔30%,即使沒有考研二手書籍銷售,在市場上還是能夠收購到其他二手書的,更何況因為暑假各種收購吃得太飽,現在還有不少庫存的考研二手書,完全可以撐到10月份甚至更長,影響並不大。

於是,回去後,每個同學都找各自父母親友借錢,每人又投入了十萬元。總投資達到了74萬元,除了銷售考研書籍外,他們還銷售英語、政治、以及一些課外讀物等。他們在各大大學收購的過程中,竟然收購了一些寫有名人手跡和簽名的書籍,掛在網上,不菲的價格竟然也有人購買。

到了9月底,隨著網上銷售的火爆,扣除有關工人的工資,資產雖然沒有林溪楓估計的那樣翻了一倍,但也相差不多,他們的淨資產已經達到了130多萬元。其他人因為要學習的學習,要工作的工作,這項工作已經全權由唐為兵來負責,由他和出版社協商,由他負責和快遞公司溝通,由他負責招聘管理人員和工人等,其他人落得省心省力,只負責到年底分取紅利。業務也已經由北京、上海、北龍三市進一步向全國各大高校推動。

林溪楓開啟房門,進入房間,在廚房做了點簡單的西紅柿雞蛋面一吃,就給家中打電話。

明天是八月十五,之後又是十一長假,因為在北龍市有了房子,他提出讓父母八月十五到北龍過節,父母親愉快地答應了,他們也準備看看林溪楓在北龍市生活的地方。

父親林士洵出現作風問題,鎮教辦本考慮將其調到後臺村小學, 因為單璐祺院士到達王家莊,幫助王家莊紙廠遷址,改善了王家莊的生態等,鎮教辦經請示鎮政府,認為許廣蘭之死錯誤不在林士洵,個人作風問題給予內部警告處分就可以了,沒有給林士洵下達調令。

林士洵本來灰頭土臉地在王家莊抬不起頭,一切都

因為單璐祺的到訪而改變。汙染環境的紙廠遷到了縣城經開區,屬於黃金地段,現在正在加快建設速度,到年底可以建成,明年就可大幅盈利,村民們可以到縣城就業,不需要再到外地打工。

王飛文書記已經按照林溪楓的發展思路,組織村民,在村裡邊搞起了農副產品加工包裝,給慶州、壽元以及周邊市縣高階市民提供送貨上門服務。

他還租了相鄰幾個村的五百畝土地,一租十年,聲稱擴大農業集約化生產。在送貨上門的同時,向慶州、壽元,甚至賀州等地市民釋出資訊,他們可以提供土地給這些人耕種,勞力和管理都可以由王家莊出,讓他們迴歸田園生活,但又不必親自勞作。於是市民們到王家莊參觀租地的車輛絡繹不絕,本來一畝地從鄰莊租來是一年200元,但是市民們來租是一分地100元,價格提高了五倍,扣除青苗和管理、人工費用,只這一項王家莊就足足賺了數十萬元,把鄰村的村幹部氣得罵娘,卻又因為籤的有合同,無可奈何。鄰村村民卻無所謂,因為他們可以繼續管理自己的土地,雖然成為了王家莊的僱工,只要能拿到工錢,並不影響他們的積極性。

這一切都讓林士洵跟著林溪楓沾了光,在村裡有了面子,漸漸從許廣蘭之死的陰影中擺脫出來。

第二天過了中午時分,林溪楓在火車站等了半天,才接到父母親,打了個出租,先在農業廳家屬院附近的小館子吃了中午飯,然後將他們帶回家中。

父母親好奇地觀望著農業廳家屬院的大門和門口的保安,隨著林溪楓進入大院。父親雖然是小學教師,但足跡幾乎沒有怎麼離開過慶州市,連縣城也去的不多。母親作為家庭主婦,更是一直生活在王家莊,或者回回孃家,見到鎮上的居民都感到人家身份要高上幾分的,到縣裡去,看縣城的人,更是感覺高不可攀。

現在,他們望著家屬院中秩序井然的環境、在小區打保齡球的老人、坐在花壇邊椅子上閒聊的居民,想到他們兒子也是這個家屬院中的一員,突然感到有些不可思議。兒子才畢業,就有了房子,而且還是這樣齊整的家屬院的房子,兒子已經切切實實地成為了北龍市這樣大城市的人了。這樣想著,他們感到了驕傲和自豪,在小區居民的注視下,身板也挺了起來。

等到父母親跟在林溪楓身後,望著他拿鑰匙開啟房門的那一刻,他們更是湧出了一種莫名的情緒,竟是不敢貿然地走進去。

林溪楓道:“爸媽,進來吧!這是你們兒子才買的房子,以後就是我們的家了。”

於是林士洵夫婦好奇而又小心翼翼地走進門去,先站在客廳中觀看了一會客廳的沙發、茶几、電視和吊頂,然後母親走到廚房看廚房擺設,父親順著客廳走到外面的小門,進入一樓外面附帶的花園,仔細地觀看著花園的一草一木,輕輕地撫摸,他們的身影和動作充滿了對兒子的認可,也帶著為兒子高興的深深幸福感,這讓林溪楓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甜蜜,感到讓父母高興和快樂,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父母親又被林溪楓領著,觀看了他們的臥室,一番感嘆後,林士洵說:“溪楓,這房子雖然是你買的,但說到底是你說的那個張老闆送的房子,咱們要知道感恩,以後有能力了,多回報人家,啊?”

“爸,我會的。你們先好好歇歇,什麼也不要多想,今天晚上過個團團圓圓的中秋,明天我帶你們到北龍市的幾個公園好好轉轉。爸,媽,等到放寒暑假了,你們就一起到這兒來住。以後等兒子有本事了,讓你們也住住大別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住不住大別墅,又能怎樣,只要你好就行了。你得趕緊找個物件,不能再拖了。暑假中來我們家單院士的女兒多好呀,你們還聯絡不聯絡?”媽媽嗔怪而又疼愛地望著林溪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