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溪楓沉吟半響道:

“這個問題問得有些複雜,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山上應該也有壞人吧!但我想,如果是做了壞事的人進山或者想進山做壞事的人,他們進入終南山後,都會感到終南山強大的氣場,受到感染和教化。山上的修行者都是品德高尚的人,他們的一言一行會影響周圍的人,如果將壞人度化成好人,豈非美事?

再說,心地不良者的眼神和修行者的眼神是不一樣的,在終南山這種修行的大本營,國家的文化脊樑之地,壞人要進山做壞事,他們的眼神和氣息很快就會暴漏自己,讓修行者有所感覺。山裡不是法律盲區,我聽我公安局同學雷霆說,他就曾經化妝成一個隱士到山中來抓過人。另外,我想當地警察也會將管理的觸角伸向這裡,給隱修者提供良好的治安環境的,這你倒不必擔心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是呀,我還有一個武林高手做保鏢,更不用擔心了。”陸竹喧邊走邊用紙巾擦著汗。

林溪楓開玩笑說:“我學武,除了強身健體外,還有兩個好處,一是為美女做保鏢,這個剛才你已經替我說了。想不想聽另一個好處?”

“耍貧嘴!還有什麼好處?”

“那就是遇到困難和危險時,我有一種本能的敏感性,並且在當時的環境下,找到最好的脫離險境的辦法。不管是自然界的地震、火災、水災、高空落物、房屋坍塌、山體滑坡等,還是人為的潛在傷害,我都會第一時間有所察覺,迅速做出選擇,使自己快速脫身。這就屬於第六感覺。這次來修養身心,也希望讓我的這個本領繼續提高。”

陸竹喧聽著林溪楓半真半假的吹噓,笑道:“你是超人,當然可以。不過,超人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我聽你說過,那個什麼胡鐵牛不是將你藥倒捆住、差點投到山谷中去了嗎?所以,像我們這種不是超人的人,只能奉行‘趨吉避凶者為君子’,‘君子不立於危簷之下’了。”

“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你怎麼揭我的短啊?”林溪楓見牛皮被搗破,就用手去撓陸竹喧。

陸竹喧嬌笑著躲開,兩人一面說,一面笑,竟然不知不覺地來到高坡之上,卻見高坡上的房屋是幾家農家樂小飯店。

時值十一點多,二人走了半天,已經感到肚子咕咕直叫,趕緊走進一家入內歇腳,並點了飯菜。

因為雨後道路泥濘,行人稀少,這家農家樂只有林、陸二人一桌客人。

店主是一名中年男子,熱情地和兩人聊天,聽說兩人要到觀瀾禪寺,更加親切。店主說,到觀瀾禪寺過了這座土坡,前面再翻一座山,可以看到山谷中零星的一些茅屋,那是隱士居住的地方,再朝前面的山峰走,可以看到山上立著五座小山峰,像筆架一樣,那便是南五臺山了,第二個小山峰即是文殊臺,觀瀾禪寺就在文殊臺山上。爬到山上,大概要天黑了。

陸竹喧聽得直縮脖子:下坡、上山、下山,再上山,今天自己的體能是要報銷了。

吃飽歇足,陸竹喧只好又跟著林溪楓起身。林溪楓見路遠,想到觀瀾禪寺僧人下山不易,就問店主山上缺什麼,店主讓他扛了一袋土豆和胡蘿蔔。店主對觀瀾禪寺的主持慧修方丈非常仰慕,不肯收菜錢,要請林溪楓代勞,將之作為供拜之禮。林溪楓好一番謙讓,店主才勉強同意,收了飯錢和菜錢。

辭別店主,兩人走出店來,太陽光輝穿過高矮不齊的群山,照射過來,調皮地用光線逗弄二人的眼睛,陸竹喧急忙躲避,將遮陽帽戴上,太陽無趣地將光澤灑在坡地上。林溪楓心情很好,用掂行李的胳膊朝太陽方向揮了揮,長嘯了一聲,以示致意。

兩人剛要抖擻精神朝土坡的下坡路走去,忽聽前面土坡下面有一個蒼老的聲音由遠而近,正在高聲吟誦《詩經.衛風》:

“考槃在澗、碩人之寬,獨寐寤言,永矢寤諼。”

陸竹喧吃驚地說:“我們還沒有進入隱士

之地,已經有高人雅士向我們走來了。他吟誦的是什麼句子呀?”卻看到林溪楓在那兒側耳細聽,並不回答自己問話,已經聽得入迷。

兩人聽這蒼老的聲音逐漸臨近,斜坡上已經走過來一個精神矍鑠、身材微胖的老者,一身黃色對襟短卦打扮。

這老者接著吟誦道:“考槃在阿,碩人之薖。獨寐寤歌,永矢…永矢…”好像是忘了詞兒,背不下去。

林溪楓早已滿臉喜色,將行囊和一袋東西放置在高坡一乾淨的石臺上,高聲應和著:

“獨寐寤歌,永矢弗過。考槃在陸,碩人之軸,獨寐寤宿,永矢弗告。”

他一邊應和,一邊大步迎了上去,將老頭兒一把抱住,歡快地大叫道:“陳老師,怎麼會在這裡遇到您呀?!”

老者見坡上有人吟誦自己背不下去的《詩經》,先是一愣,凝神一看,立即滿臉喜色,迎著林溪楓張開雙臂。兩人互抱著端詳了好一會兒,想不到會在這裡見面。

陸竹喧仔細一看,才發覺不到一個月之前和這個老者在一塊吃過飯,此人正是陳家溝太極傳人陳宮嗣,趕緊過來和陳老見面。

三人又走進那家農家樂敘話,陳宮嗣要了一碗青菜麵條,邊吃邊聊。

林、陸才知道陳宮嗣也是早就仰慕終南山的隱修生活,想趁現在身體好,在這裡住上幾個月,和大自然零距離接觸,提高練習太極拳的境界。

兒女們很有孝心,對他的行為表示支援,一個月前在前面山谷中一片空地上給老父親蓋了三間裡外相連的房舍,置備了基本的生活用品。兩個兒子陪著老人過來,還在這裡住了一個星期。因為陳家溝還有教授任務,才讓老人自己住了下來。他們還將不定期來看他,無論如何只允許老父親住到十月份天氣變涼的時候。老人今天下山是到農家採買日常食物來了。

常言說,“他鄉遇故知”是人生一大喜事,在現代社會,這種感覺正在逐漸變淡。當拋棄一切現代化的浮華,重新回歸自然,人們才會感到這句話的真實性。在終南山遇到了自己的老師,林溪楓自然比“他鄉遇故知”還要快樂得多,今天下午不用拼命趕路了,晚上也有落腳的地方了。現在只恨平時事情多,和老師溝通的少了,否則直接來找陳老師不就行了,多方便呀!

陳宮嗣也非常高興,有人來和自己作伴,生活會方便得多。

三人重新出發,林溪楓好奇地問陳宮嗣:“陳老師,你剛才為什麼在背《詩經》呀?你在研究它?”

陳宮嗣像個孩子似地笑了起來:“我哪有什麼專研古文的水平?我茅屋附近有一個修行者小蘇在一家文化傳播公司工作,聽說是研究古代詩歌的。他和我認識之後,找我聊天,說描述中國隱士生活的第一首古詩就是《詩經》中的《衛風.考槃》,在終南山生活不可不知。他把這首詩寫在紙上,給我講解了意思,我覺得有趣,就拿來揹著玩兒。哈哈!”

“山裡還有這麼高雅的人,我們倒要好好見識見識。”林、陸二人都感到了終南山的神奇。“剛才那詩什麼意思呀?”陸竹喧問,學習醫科的她,文科知識雖然豐富,仍然無法通曉中國古代燦若星海的文化。

“就是一個健碩高雅的人在山裡隱居,在澗邊、山頭、地面擊樂、放歌、睡覺,享受隱居生活,始終保持高潔的情操不變。”林溪楓解釋。

“哦,挺有古樸的味道!”

“對對對,小蘇就是這樣解釋的。你們見了面,肯定有話談。”

下了高坡,又要爬山道,三人將鞋上的泥土在岩石上刮了刮,開始登山。林溪楓扛著一袋土豆和胡蘿蔔,手裡惦著陸竹喧的比較陳重的包裹,陸竹喧提著林溪楓的行囊,陳宮嗣掂了一小袋大米,前後魚貫而行。山上怪石嶙峋、樹木參天、流水淙淙、鳥語啾啾,越往上走越幽深靜謐。

“竹喧,你一個女娃子住慣了城裡的生活,現在到山裡來,恐怕要

吃苦了。”陳宮嗣邊走邊關切地對陸竹喧道。

“沒事,我在老家農村呆了好幾年呢!我吃得了苦。”陸竹喧眼神堅定地答道。

“好嘛,能吃苦的年輕人都是好樣的。你們這次進山的目的是什麼?”

“在城市生活累了,在這裡放慢生活的腳步,感悟感悟終南山的氛圍。”林溪楓答。

“好好,我勸你們一句,在山裡感悟感悟可以,千萬別看破紅塵。年輕人還是應該以事業為重,為社會做出貢獻。”陳宮嗣一臉凝重,語重心長地說,“我和教我《詩經》的小蘇也是這樣說的,他贊同我的話。”

“陳老師教誨得有道理,我們沒有看破紅塵的境界,不會出家的。不過我並不認為出家為僧為道是躲避社會,逃離世俗。我感覺他們也在為社會做貢獻,只不過是以一種不同與眾的方式罷了。”林溪楓道。

陳宮嗣好奇地問:“怎麼個不同與眾?”

“真正的出家人,嚴格遵從佛教、道教界規定的各種清規戒律,不殺生,不吃葷,不浪費糧食,與人為善,助人為樂,剋制與消滅自己的各種慾念,把人的基本欲求透過修養身心降到最低,他們實可稱為社會道德的楷模、大眾心靈的撫慰者、人類精神的守望者。

這些群體的存在,敦促人們追求崇高的精神信仰,對世界有所敬畏,不會陷入自然界的弱肉強食法則和叢林法則。出家人以最高道德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而我們普通人卻要用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律來約束自己,但社會上還存在那麼多不按法律辦事的潛規則,你說我們社會的道德水準和高僧大道該差有多少等級?”

陳宮嗣聽了微微頷首,看著前面的山路沉思著走了一會兒才說:“你說的有道理,確實是這樣。他們很苦,很不容易。”

陸竹喧道:“慾望已滅,應該感覺不到苦了。人一旦適應一種生活,還會感到快樂。大眾的敬仰也會給他們帶來精神上的滿足。”

陳宮嗣道:“雖然如此,人類都像他們那樣,豈不是要自我消亡?”

林溪楓邊走邊沉吟了一會道:“我想應該這樣解釋,因為看到人的靈魂墮落,人類遭受了災難,所以產生了宗教。宗教徒的任務就是引領人的靈魂重新走上正道,使社會免受災難。如果大家都像真正的宗教徒一樣擁有崇高的思想和人品,那這個世界在精神上已經進入共產主義,實現信仰上的大同社會。宗教實現了歷史使命,也該消亡了。所以不存在宗教會讓社會、讓人類滅亡的問題。”

陸竹喧贊道:“說的太好了,倒是人的靈魂越墮落,越需要拯救。所以市場經濟發展了,宗教就出現了勃勃的生機,人們參佛拜道的就多了。”

林溪楓一席話將陳宮嗣說得不斷點頭:“這樣說,出家人倒不希望看破紅塵的人越來越多,而是越少越好。這也是辯證法呀!”

三人繞過一個斜坡,半山腰一大片茂密的森林橫在眼前,松柏、杉樹、漆樹、黃檀樹、紫檀樹、獼猴桃樹、野山楂樹等樹木無計其數,非常繁密,綠茵蔽日。有幾個山民模樣的人在一片漆樹下割漆,見他們經過,向他們熱情地打著招呼。曲曲折折的一條小溪於山林中穿流而出,從一塊大岩石上噴薄而下,跌入山澗,飛珠濺玉,不知又流向何方。

步入林中,三人頓時感到涼爽舒適,於是放下東西歇息。到山溪邊掬水而飲,山泉甘冽異常。林溪楓攀上樹,摘了一些獼猴桃和野山楂,在溪水中洗洗,三人吃了,原生態的野果味讓林、陸二人讚不絕口。

歇息完畢,繼續向密林進發,前方出現一隻紅腹錦雞,金黃色羽冠、深綠色背脊、腰腹部羽毛呈深紅色,在一叢苦竹旁悠然地尋覓蟲子。看到三人走近,錦雞昂頭側目而視,打量著遠道而來的客人,氣度雍容。林溪楓一聲輕嘯,那紅腹錦雞立刻撲稜起翅膀向密林深處低飛而去,留下一道絢麗的背影。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