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丁大勝所言,孫冕隨即用手再轉了轉軸承,果然滴了油之後越發靈活,笑道:“丁員外,此物若是放於大車之上豈不更佳?”

“知州果然是博學多才,吳先生曾說過此物放於大車十分合適,可如今我大宋的鐵質太差,放於大車上磨損甚快,極易卡死,且壞了也不好更換,如載了貨愈加麻煩,故暫不能用。”丁大勝解釋道。

孫冕點點頭表示理解,他抬頭望著碼頭那吊杆,吊起幾百斤的煤筐毫不費勁,不由凝神看了許久,略有所思。

王嘉言會意,忙向著丁大勝拱了拱手道:“丁員外,本官有一不情之請。”

丁大勝慌忙回禮道:“知縣儘管道來,草民盡力而為。”

“這吊杆和各類器械是否能為蘇州碼頭打造一些,衙門花銀錢購買,呵呵。”王嘉言笑笑道。

丁大勝道:“這有何不可,知縣儘管吩咐便是。”

孫冕王嘉言在煤場裡看了一圈,對軌道車、球磨機,水力鍛錘、水力鋸木機讚不絕口。

王嘉言吩咐隨從都要買上一套,其實這玩意都不神秘,買回去仿製就是,丁大勝心知肚明,也不說破。

幾人邊走邊聊,來到了吳山村學堂,此時學堂已經有四個課室了,新來的學童都是樵夫的子弟。

適逢智慧和尚正在給蒙學班傳授數算之法,孫冕和王嘉言也不打擾,悄悄坐於課室後面聽講。

盛隆商鋪和丁家商鋪都採用阿拉伯數字記賬,阿拉伯數字早就已經在蘇州城裡流傳開來,孫冕自是知曉,聽到妙用之處,孫冕不禁輕拍大腿連連點頭。

出得課室,丁大勝狂拍馬屁道:“沒想到孫知州也對算術深有研究,草民甚是佩服!”

孫冕擺了擺手,含笑道:“丁員外謬讚了,老夫只是初有涉獵罷了,每日裡見那衙門賬房也有用此數字計算的。”

三人進到吳夢的屋裡等候,孫冕對吳夢屋裡的格物教具如:遊標卡尺、連通器、天平、滑輪組、槓桿等等興致盎然,一件件拿在手中把玩。

他手撫長髯連連點頭道:“不錯不錯,吳先生機巧之術當真是精湛之極。”

“知州過獎了,在下只是略懂而已。”吳夢得到稟報,從外間推著輪椅進來,後面跟著丁睿,兩人連連拱手對著孫冕和王嘉言行禮。

“吳先生不必過謙,這等奇巧之術老夫生平未見,實乃巧技。”孫冕讚道。

丁大勝站起來道:“吳先生,知州發愁蘇州城水患之災,素聞吳先生學識廣博,欲問有何良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吳夢前些日子才想過蘇州水患一事,當下笑笑道:“頂好的良策定是沒有,不過在下略略有些心得,孫知州如不嫌冒昧,在下便一一道來。”

孫冕哈哈大笑:“吳先生果然是當世高人,胸中自有韜略,老夫願聞其詳。”

丁大勝忙吩咐李五看茶,稍頃茶水端上,吳夢抿上幾口,便從櫃子裡取出一張手繪的簡圖攤開在案几上。

孫冕和王嘉言上前一看,原來是一張手繪的蘇州簡易地圖,水道、湖泊畫的甚是詳細。

吳夢對孫冕拱了拱手道:“孫知州、王知縣,蘇州四鄰,略平者而為湖者,十之二三,面積廣闊者有澱山湖、練湖、巴湖、石湖、又有各處水蕩,水泊,江、河、塘、或運河相連,縱橫交錯,而此等數十條水道無不與太湖相通,有宣洩太湖水之功效。夫治水者,當疏浚下游,下游即通,則上流無礙也。”

孫冕道:“老夫也知這堵不如疏,我朝至道二年時,陳省華陳知州便提議修築練湖、崑山塘,疏通婁江,可一算這費用需要十數萬貫,當時州衙無力承擔,只好作罷。近幾十年來米價橫漲,只怕再加個十萬貫都打不住,如何疏浚。“說罷連連搖頭。

吳夢笑道:“呵呵,孫知州可知蘇州城瀕臨大海,潮暴時海水倒灌,太湖水便暴漲,淹沒良田,衝入蘇州城內,光一個崑山塘來蓄積潮水根本無濟於事。”

孫冕發愁道:“老夫也不瞞吳先生,州衙正打算明歲疏通崑山、常熟一帶的水渠、河道,依先生之見,卻是無用?”

“當然有用,可依然無法解決海潮倒灌難題。意欲一勞永逸解決水患,除疏通婁江、東江以外,還須增加一大湖,大湖有調節河川徑流、接納洪水,河漲湖蓄之作用。”

“那按照吳先生的意思當在何處增加一大湖。”孫冕覺得吳夢說的頗合自己心意,誠心請教道。

“便是此處。”吳夢手指其中一長洲縣和崑山交界處,婁江北岸一處,正是後世赫赫有名的陽澄湖。

孫冕一看,腦袋頓時搖得像撥浪鼓:“吳先生,這如何使得,此處有數處村莊,怕有良田七八萬畝,怎麼能作為湖泊。“

吳夢心道你現在不搞,以後海平面還會持續上升,海潮不斷帶來泥沙,下游一直連連水患,三十年後此處變為一個大湖,還出產大名鼎鼎的陽澄湖大閘蟹。

想到此處便連忙解釋道:“知州,蘇州城婁門至崑山一段,凡七十裡,自古遇暴雨、海潮皆成水窪,稻米顆粒無收,年年賑災。且水愈來愈深,不少已是不耕之田,留之何益?”

頓了頓又道:“知州還有一事不知,水窪之處的淤泥可是農家上好的糞料。”

丁睿大眼睛忽閃忽閃的看著地圖,想著吳夢方才的進言,心下暗自琢磨。

孫冕沉思良久方道:“還有何良策,請吳先生明言。”

吳夢指著婁江東部入海口位置道:“東江、婁江及其他入海之水渠應修築水閘,海潮漲時關閉水閘,以防海潮上溯帶來泥沙。而沿海一帶低窪之處嚴禁墾田,不得放牧,專為海潮行洪之用。已有良田、村鎮處未修築海堤防護者全部補修海堤,嚴防海潮,幾番並舉,蘇州水患可少九成。”

“還有,治水工程浩大,當分步進行,第一步便是各縣須組織民眾自行在低窪、水塘、河湖之處修築圍堰堤壩,以防洪水侵襲。第二步移民開湖,第三步修築水閘,第四步疏浚河道,最後才是修築海堤。”

孫冕看著地圖沉思起來,他治水向來便是行家,左思右想這確實是個良策。

如若此處挖掘一個大湖,將來海潮倒灌時關閉水閘,此湖又可囤積太湖流入的湖水,退潮時開啟入海口水閘洩去湖水,湍急的水流又可沖走泥沙,婁江也不會長期淤塞,以致四處氾濫。

孫冕道:“吳先生所言確是百年大計,可工程浩大,工期漫長,非百萬貫上下不可,且方才那大湖之處的百姓如何處置,蘇州地界已無多餘的田地安置。”

蘇杭之地人煙密集,可耕之地已是不多。

吳夢笑了,開始夾帶私貨,攤開另外一張地圖,卻是一張臺灣島的地圖。

他指著這座島嶼說道:“此處位於婁江入海口東南處,順風三四日便到,島上可一年三熟,大湖的百姓於此處安置甚為妥當。”

這就讓孫冕為難了,要知道地方官的政績之一便是人口的增長,那處至少有幾千百姓,遷出後不是嚴重影響其政績麼。

孫冕沉吟半晌,搖頭說道:“吳師父想的倒是好法子,可百姓外遷一則影響蘇州所屬官吏的政績,二則幾千百姓的遷出沒有政事堂的批示,如何能隨意行事。”

吳夢胸有成竹道:“孫知州若是有意為百姓造福,當促成此事,而不是光考慮官吏的政績,只須知州上奏摺言明此事即可,來年政事堂自會核批。”

孫冕老臉微紅,對於吳夢前半句說他光考慮官吏政績有些愧疚,聽到後半句卻詫異了,奇道:“吳先生莫非是諸葛臥龍,可料事如神。”

吳夢其實知道自明年起這一帶將不但有洪水還有旱災,所以吳山村一帶都修高了河堤,到時婁江兩岸流民遍地,正好吸納流民至臺灣。

不是他不想告訴別人明年有災禍,可說出去即算有人相信也不會搬遷,畢竟這不是滅蝗,中國人自古的傳統便是父母在不遠遊,尤其是農民,始終故土難離。

“知州如不信等到明年夏秋之交便知,蘇州水患非一朝一夕可治,工期綿長,定要十年八年之功不可,在知州任內無法竣工,但知州倡議之名將永垂青史。”吳夢提醒道

“唉,老夫也不管那身後事,只是還想再問問這一百萬貫從何處而來。”孫冕也不跟他囉嗦了,直奔主題。

吳夢抱拳問道:“請問知州,州衙可出幾錢。”

孫冕估算了一下道:“頂多每年五萬貫,再多定是拿將不出。”

吳夢鄭重的說道:“新開挖的大湖百姓移民費用我等承擔,可省去十萬貫。”

頓了頓又道:“孫知州那精鹽為何不算將進來,明年夏糧收上酒坊大量釀酒,直接往京城或是外邦發賣,賣上十年八年,待到河道疏浚,何愁這區區幾十萬貫。”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