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鬧鬧的元日朝會落下帷幕,風平浪靜的過了四天,轉眼便到了大年初五,東京城裡的人流逐漸多了起來,大街上的車馬川流不息,人聲鼎沸。

昔年元日至初八,大街上人煙稀少,眾人不是回鄉省親,便是在家中飲宴,極少出門。如今的東京城百姓初一初二拜見父母和岳父岳母之後,便會走親訪友,出入茶肆酒樓,東京城瞬間便沸騰起來。

辰時末,東京外城西大街,自初三開始,街上商鋪便鋪開陣勢營業,大街東邊的胡氏茶樓門前擺著高高的蒸籠,蒸籠上冒出白煙般的蒸汽,陣陣濃郁的鮮肉包香味飄散開來。

蒸籠旁簇擁著十幾個食客一手遞過銅錢,一手接過荷葉包裹的肉包,邊吃邊向不遠處的三司超大型商鋪建設工地走去。

此處的商鋪是王嘉言規劃的城區綜合型零售店鋪,三司官員曾派人去臺灣基隆考察過,看到基隆官營商鋪後歎為觀止,基隆人口不及東京城十分之一,官營商鋪收入卻非常可觀,如此規模的商鋪東京城怎能沒有。

孫冕和王嘉言看完考察報告後,均以為東京城完全可以建設一大型商鋪,加之內城城牆拆除已經是大勢所趨,便在西大街開工建設三司官營綜合商鋪,因工期較緊,元日僅僅放假三日,初三便開始復工,大批官人、民工湧入工地,西大街頓時熱鬧起來。

胡氏茶樓以前只經營茶水,生意寡淡,綜合商鋪開工後,茶樓老闆胡大郎見工地對飲食需求巨大,便開設早點與晚餐,生意日益紅火,一大早茶樓裡已座無虛席,找不到座位只得買了肉包邊走邊吃。

一樓大堂,東京一些無所事事的老人家和閒漢們叫幾籠肉包,數根油條,來幾碗稀粥或是羊奶、豆漿,喝上二兩黃酒,侃些時政新聞、馬路消息,倒也悠閒自在。

大堂東北角一張桌子擺放著肉包、火燒,還有數碟小吃,六名中年漢子圍桌而坐,均是身著各色棉袍,頭戴臺灣產護耳棉帽,手端酒碗吃喝的正熱鬧,看上去便是東京城裡有錢有閒人士。

居中一名八字鬍,商賈模樣的漢子“嗯哼”咳嗽一聲,壓低聲音,神神秘秘的說道:“諸位、諸位,有沒有聽說朝廷元日大朝會時,宮裡差點發生血光之災。”

其他幾個漢子正吃喝間,聞聽此事均是一驚,一名臉上油光放亮的漢子揶揄道:“我大宋如今是太平盛世,今年大朝會,外藩國王、使臣紛紛來朝賀,怎會有血光之災,陳掌櫃切勿胡說八道。”

陳掌櫃鼻子一哼,說道:“盛老弟,為兄怎會打誑語,某渾家孃舅的侄女婿之父乃是當朝四品官,今歲調入京師禮部,前幾日參與元日朝會,怎會不知。”

姓盛的漢子放下酒碗,好奇的問道:“兄臺有何秘聞,說來與我等聽聽。”

陳掌櫃洋洋自得的說道:“此事啊說來話長,據聞期間還有衙內們爭風吃醋之舉。”

其他幾名漢子亦紛紛放下酒碗,望向陳掌櫃,眼神裡閃爍著八卦的神采。

陳掌櫃頓了頓,繼續說道:“那一日我朝是四方來朝,八方來賀,北邊的契丹派了三位使臣上朝拜見官家與太后,其中有一位日後常駐東京城的使節,名喚耶律奇,他帶著自己那花容月貌的女兒一同入了宮,這下可不得了,幾個衙內為此大打出手,驚動了宮中禁衛,動起刀槍才平息此事。”

“啊,竟有此事,契丹乃蠻夷之邦,我大宋乃是禮儀之國,些許衙內為一蠻夷女子居然大打出手,當真是羞煞人也。”

“是啊,想我大宋如今富蓋天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高官衙內怎可鍾情蠻夷婦人?”

桌上一時群情激憤,盛姓漢子追問道:“兄臺,請問是那些衙內參與此事?”

陳掌櫃笑呵呵的端起酒碗喝酒,故意吊住眾人胃口,坐在一旁的漢子伸手奪去他手中的酒碗,急道:“兄臺莫賣關子,這頓小弟請了。”

陳掌櫃捋了捋下頜上的短鬚,故作高深的問道:“諸位以為當今東京城內,除卻皇室中人,誰是當朝衙內之首?”

盛姓漢子介面道:“政事堂王相無子,樞密院曹樞相之子曹淵在外為官,算來算去應是國舅爺劉美之子劉從德當為衙內之首。”

陳掌櫃豎起大拇指道:“盛老弟真有見識,如今京城衙內除卻小商王,只怕便以小國舅劉衙內為首,元日那次便是與他有關,但卻不是劉衙內挑起的事端。”

“什麼,還有哪家衙內敢與小國家放對,吃了豹子膽不成?”盛姓漢子不免有些疑惑。

“某問問諸位,當今天下除卻東京城,最富庶之地界為何處”

“這還用問,當然是臺灣府基隆縣。”

“那基隆縣有一小神童,六歲會數算,出口成章,未滿十歲便教書育人,去歲還曾給進士授課,爾等可曾聽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隱約有耳聞,哦,對了,聽說去歲年底這位小神童跟隨吳先生來了東京城,莫非是他與小國舅起了衝突?”陳掌櫃右側的漢子插嘴問道。

陳掌櫃拈鬚一笑:“小神童之舅乃臺灣營田司提舉,統管臺灣兵權,之師乃臺灣實際掌權者吳先生,他在臺灣算不算衙內之首?”

盛姓漢子恍然大悟:“莫非是東京城和臺灣府兩位衙內之首為爭搶契丹女子,便大打出手?”

“非也,契丹的耶律小娘子在皇宮小花園欲私會臺灣府小神童,小神童未至,小國舅恰好入花園醒酒,見那耶律小娘子有沉魚落雁之貌,驚為天人,上前搭訕,誰知小神童正好前來,醋意大發,雙方便爆發衝突。”陳掌櫃彷彿親眼所見,侃侃而談。

盛姓漢子眉頭一皺,好似想起什麼,說道:“昔年這小神童曾經去過析津府,聽聞就在耶律小娘子家中落腳,莫非兩人早有勾搭?”

陳掌櫃吃了一驚,問道:“盛老弟此話當真?”

盛姓漢子點點頭,陳掌櫃嘆道:“那我大宋可就有麻煩了,可見小神童與契丹人早有來往,臺灣府各種機巧之術冠絕天下,這若是洩露給契丹人.......”

幾人聽到陳掌櫃這一推測,互相對視,眼神裡皆有驚恐之意,若是契丹獲得臺灣機巧之術,再加上幾十萬鐵騎,橫掃中原必定勢無可擋。

這一日上午開始,東京城裡的茶樓酒肆、勾欄青樓均有人在談論此事,到得申時許,各類新聞紙新年頭版在街頭發賣,每一份的頭條豁然便是《元日朝會之宮中花園鬥毆》,上面沒有指名道姓,但稍微瞭解朝廷官場的百姓們一眼就能看出寫的是何許人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