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城城裡劉王兩家的聯姻之事吳夢充耳不聞,天聖二年七月底,風暴季節已經過去,他走出海邊小築,四處巡了一遍,看到基隆處處是一片欣欣向榮,正朝著自己理想的目標發展,吳夢便放了心。

來到食品廠時,尹離卻是一陣牢騷加抱怨,原來是蔗糖供應不上來,食品廠不斷出現停工的現象,食品廠裡的工人亦人心不穩。

吳夢聽完尹離的抱怨後,沉思了片刻,甘蔗種植與加工勢在必行,西北邊的琉球島是個種甘蔗的好地方,除了搞種植業那個島上也沒有什麼礦藏,而且是日後經略美洲的橋頭堡,還是要將琉球納入囊中為妙。

吳夢想透徹後,對尹離說道:“此事你先別急,明歲必定解決此事,正好葉志平呆著沒事幹,為師找個海島令他去種甘蔗、開糖廠,食品廠以後就不必發愁沒有糖了。“

尹離呵呵笑道:“先生說的莫非是那琉球島,那就好了,來回不過幾日光陰,如今東平縣那邊的分廠更加缺糖,縣衙隔幾日就有文書來催糖,真是愁煞我也。”

吳夢將葉志平喚了過來,仔細對他講了琉球的情況,琉球群島包括大隅諸島、吐噶喇列島、奄美諸島、大島諸島、琉球諸島、大東諸島和先島諸島,總共一百四十多個島嶼,上面並沒有大一統之國,只有大大小小幾百個部落,有個共同的首領是什麼天孫氏的後代,估計是傳到第二十代了,但天孫氏對琉球各部落並沒有什麼約束力。

琉球島上部落的酋長稱為按司,琉球群島上不知道有多少按司存在,估計每個按司控制的土地不會大於大宋的一個鄉鎮,這些按司都想擴張,於是互相爭鬥,攻伐不止,要到距今一兩百年後才會被吞併為山北、中山、山南三個王國,也就是歷史上所載的三山時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葉志平抱拳問道:“先生,那學生上島後是採用臺灣島上對待蠻夷的法子,還是乾脆一路打過去算了?”

吳夢想了想說道:“還是先禮後兵吧,如果這些部落好說話,願意服王化,那麼就逐漸收編,若是不願王化,那就征服他們,臺灣離琉球不過幾日的航程,增援都來得及,你叫上司農參軍梅鼎臣,還有廂軍都頭馬良駒一起去,帶上兩百名廂軍先探路,明歲開春某定要在琉球島種上幾千畝甘蔗地。”

葉志平抱拳領命而去。吳夢又對尹離道:“為師此處有製糖的小冊子,你且組織食品廠歇息的幫工學習如何製糖,,明歲一起開拔去琉球島,在那邊工作一年,琉球島上的蠻族人學會後這邊的幫工願意留就留,不願留的便撤回來。”

尹離抱拳道:“先生,得組織多少幫工前去琉球?”

吳夢思索了一下道:“不用太多,有兩百人足以。”

經略琉球在吳夢原本的規劃裡是和高麗、日本的貿易談判同時進行的,可如今缺糖,而產糖的廣南西路實在太遠,只能把經略琉球的事情提前了。

琉球離臺灣島一千二百裡水路,順風三個晝夜便可抵達,若是用蒸汽車船兩個晝夜便可抵達。葉志平動用了一艘蒸汽戰船,一艘六百石的補給船,帶領兩百名先遣軍往琉球島而去,他們登入的地點就是吳夢在地圖上標註的那霸。蒸汽戰船拖著補給船走了三個晝夜,終於來到琉球島。

琉球島雖然在臺灣的西北方向,卻是個熱帶海洋氣候,冬季的氣溫不會低於十五度,與基隆基本類似。島上的成片的棕櫚樹和檳榔樹,綿延的沙灘,與臺灣府無異,遠遠望去,沙灘上卻空無一人,蒸汽船小心的拖著補給船往那霸的內河裡面行進。

那霸內河很寬,完全可以建設成優良的碼頭,船行半個時辰後,葉志平吩咐停船,馬良駒帶著五十名廂軍上了小艇往岸邊劃去,周良史則吩咐水手們下船划著小艇測量水深。小艇一直劃到岸邊海水依舊有四尺深,水手們上岸後使勁揮動紅旗示意蒸汽船和補給船靠岸停泊。

馬良駒帶著五十名廂軍上岸後弩上弦、刀出鞘警戒四周,以防有土著竄出來搞個突然襲擊。然而一直到兩艘船靠岸,廂軍們牽著五十匹馬也下了船,並沒看到什麼土著。

司農參軍梅鼎臣匆匆從舷梯上下來,與葉志平和金世明商量了一陣。隨後對著馬良駒道:“馬都頭,煩你領著騎軍四處探查一番,發現有當地的部落土著便先來報知,請葉都管先去談一談。”

馬良駒領命後帶著騎軍分成三組往遠處疾奔而去,梅鼎臣和金世明則各帶二十名廂軍分成左右兩隊往內陸步行了四五百步,仔細察看土質是否適合種甘蔗。

甘蔗最適合的土壤就是海邊衝擊成的沙地,就算肥料不充足甘蔗只要有水也長得飛快。而琉球這個島上就是砂土多,種莊稼反倒不行,種棕櫚樹、甘蔗倒是挺合適。

馬良駒帶著其中一組騎軍往東北巡查探訪,走了不到一炷香時辰越過一片棕櫚林便道了一片片的水稻田,水稻田的稻穗低垂著,這些水稻田和大宋的耕作方式基本類似,如今已近秋收,稻田裡只有寥寥數十人低頭在田間勞作、稻田的東北邊不遠處有個木製的寨子,寨門敞開著,馬良駒吩咐了一聲,騎軍們沿著一條狹小的土路往寨門飛奔而去。

農田裡的琉球農夫們看到頂盔著甲的宋軍騎兵對著自己的寨子騎行而來,後面揚起一片塵土,頓時驚恐大叫,紛紛朝著寨子跑去。

那寨子上的守卒早就看到了宋軍的到來,還不待這些農人進入寨子,早早就關上了寨子的大門,農人一看寨子進不去了,再往寨子裡跑就和宋軍打照面,紛紛扭轉身軀往樹林裡逃跑。

馬良駒也不管這些農人,來到寨子門前五六十步勒停了馬,仰頭看了看了看寨牆,這寨牆不過一丈高,皆用樹枝搭成,若是有投石機,一兩顆霹靂球便炸塌了。寨牆上的百餘個守卒們身著獸皮,手持粗製濫造的銅、鐵武器,一些守卒張著竹製的弓箭對準了宋軍。

馬良駒根本不懼這些射程不過三四十步的弓箭,轉頭對一個廂軍吩咐道:“速速去請葉都管前來談判,咬文嚼字某家可是不大會。”

廂軍笑道:“都頭,這些琉球蠻人和閩越遺民不是一個鳥樣,我等先射上幾箭嚇嚇他們如何?”

馬良駒想了想說道:“還是算了,先禮後兵吧,我等日後可是要長期在此墾殖,卻不好先鬧僵了。先生常說‘不教而誅是為虐’,他們若是不服再射殺幾個作為懲戒。”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