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茂志跳下大車,往一戶農家的柴扉走去,他們在吳夢身邊日久,知曉吳夢一進村莊,必然會進百姓家詢問。

東方茂志敲了敲柴扉,好半晌才從茅屋裡出來個漢子,手上還抱著一個小奶娃子。

漢子隔著柴扉一瞧,只見門口停著幾輛大車,從車上下來的是甲冑鮮明的軍士,慌忙躬身問道:“不知官人來小的家中何事,小人家無餘糧,真是交不起賦稅。”

東方茂志凝神聽了半天,讓他又重複了一遍,方聽明白他那不倫不類的福建話,好在臺灣島上福建人不少,東方茂志閒暇時學了不少福建話,才勉強能溝通。

東方茂志抱拳道:“在下是臺灣府的官人,來此修築海港,四處走訪察看民生而已,並非徵收賦稅。”

漢子聽到不是催交稅賦的,便開啟柴扉,請眾人進去,呂徵先和一個廂軍將吳夢攙扶上了輪椅,推著吳夢向茅屋走去。

吳夢見眼前的房屋頗小,便吩咐廂軍們在門外等待,他和呂徵先、東方茂志進了院門。

農家院子裡空蕩無物,廊下掛著些獸皮,幾付籮筐扁擔耙犁,再沒有別的物什,進到屋內,更是家徒四壁,桌椅板凳皆為自己動手打造的粗鄙傢俱,屋子裡坐著一個六七歲的小男童,穿著到處是補丁的衣衫,鼻涕淅索,用怯怯的眼神打量著吳夢一行。

吳夢和顏悅色的詢問道:“這位兄臺,怎的你一個大男人在家中帶孩子,你渾家呢?”

那漢子卻是詫異道:“官人,我等儋州婦人下田,漢子在家中操持,哪有漢子下田的道理。”

呂徵先和東方茂志互視了一眼,忍不住想笑,這世上哪有婦人幹粗活的道理。

吳夢腦海裡冒出了杜甫《負薪行》詩中的一句“土風坐男使女立”,這是一種陋習,四川、福建都有這種陋習,福建人後來遷居瓊州島,又將這種陋習帶到了此處。

吳夢笑了笑,沒有去譴責這漢子,這種事情也不是他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風俗如此,他繼續問道:“你家中有多少田地,可否夠家中的口糧。”

漢子答道:“啟稟大官人,小人家中只有薄田二十幾畝,每畝年收成不過兩石多,勉強能夠餬口。要是碰上天災,那便只能吃些魚蝦充飢。”

一年種兩季收成兩石多,土地也夠貧瘠的,吳夢不由微嘆,心道這賦稅什麼的就不用問了,衙門即便把他們家底搬空也收不上幾個子兒,怪不得廣南西路還得往瓊州島倒貼、

吳夢順便問了問當地的黎人和漢人的相處之事,那漢子搖了搖頭道:“官人,小人對黎人所知不多,此處的黎人住在山上,與漢人極少交流,官府也不管他們,黎人往日裡採集些沉香木與商賈交換食物。”

吳夢點了點頭,令呂徵先給了他一貫錢,在漢子千恩萬謝聲中出了柴扉。上了馬車後吳夢興味索然,便吩咐回海港算了,儋州百姓愚昧無知,不是三兩下能解決的。

黎人不與漢人交往,這裡面的民族矛盾定然不小,要想徹底解決此事,還得學習歷史上蘇東坡流放儋州時採用的法子,即用中原的文化來薰陶當地百姓,移風易俗才能成功。

一行人回到海港,恰好碰到一群穿著粗布棉衣的黎人在此處與廣州過來的商賈交易,吳夢吩咐前去看看。

只見廣州商船上搬下來的是一袋袋的大米、布匹、刀斧和金屬制品,讓吳夢哭笑不得的是還有不少雪鹽,儋州靠著大海買鹽吃,這是什麼道理,黎人還真是缺乏文化知識的教育。

吳夢回到住所後,和丁謂閒聊時問道:“相公,此處的百姓都是人力耕作,耕牛甚少,這是為何?”

丁謂搖頭嘆息道:“此乃當地生番一大陋習而至,生番不思耕作,打獵捕魚,平日裡的主食皆為白水煮芋頭,且病了不求醫問藥,卻去槌牛祭鬼。

生番又崇信巫師,相信那‘道公’、‘娘母’可賜福消災,時常殺牛為祭品,本地養牛又極少,多是用沉香木換來廣南的耕牛,吳先生想想,此地能剩下多少耕牛。”

吳夢搖頭嘆息,吃過中飯後便修書一封送去京師,舉薦周嘉正為儋州知州,將書信封口後交於廂軍給運煤的礦船帶去廣州,再送入京師。

他隨後又去看了看尹洙他們弄的規劃圖,瞧著還像那麼回事,便沒再管,吩咐呂徵先和東方茂志推著他去漁港看看。

漁港就在海港一側,晨間出去打漁的疍家人已經回來了不少,漁港內十之八九是些兩三丈的漁船,船上的漁民衣皆鶉結,一身破破爛爛。

看到吳夢乘坐的大車駛近,船上的疍家孩童紛紛從船艙裡鑽了出來,好奇的看著馬拉的大車,車上那透明的玻璃發射著陽光,讓孩童們驚奇不已。

吳夢見疍家人漁船上那成群結隊的光屁股孩童,不由嘆息,疍家人全家生活在一條船上,而且他們還真是會生養,不少疍家人有七八上十個孩子,靠著極其原始的漁船和漁網哪裡能養活得了這麼多孩子,只怕是夭折的多,長大的少。

據古書記載他們睡覺時大人都會半夜起來數腳丫子,看有沒有掉下海的。

疍家孩童一雙雙稚嫩的眼睛渴望的看著大車,吳夢覺得有些心焦,可自己沒有三頭六臂,除了循序漸進,沒有什麼捷徑能讓全天下百姓眨眼間就能吃飽肚子,除非有神仙下凡。

吳夢又想到了美洲的橡膠,海南島想要脫貧,橡膠種植園是最好的出路,至於紅薯和土豆,如今瑪雅人馴化的品種並不能高產,且沒有化肥的情況下頂多就是畝產六七百斤,對於眼下糧食年年增產的大宋幫助不大。

吳夢在車上沉思,美洲的作物想要找到還沒有那麼容易,他不想讓水軍去冒險,一定要在琉球島站穩腳跟後,再在日本的東北部建立一個海港,隨後逐級跳躍到勘察加半島,再沿著北美洲的阿拉斯加一直到後世的舊金山和聖地亞哥修築多個補給海港,這樣才能讓蒸汽車船直達美洲。

用帆船過海不是不行,而是太慢太危險,且找尋這些作物還得深入大陸,沒有大半年不一定能找到,看來還是得把日本的大門開啟,租賃一個海港作為去美洲的跳板,這事情一定要放入明年的計劃,吳夢下定了決心。

回到住所後尹洙將規劃圖拿給吳夢審閱,吳夢仔細看了看,這上面規劃了貨倉、榷場,港口到榷場和貨倉的軌道,還有守衛港口的床弩陣地以及瞭望的堡寨,吳夢微一皺眉,說道:“尹參軍做的不錯,不過你卻沒有想過商業的問題,各地商賈來了不要吃喝麼,不用住客棧麼?”

尹洙大慚,他根本沒往那上面想,當下連忙道:“先生見諒,下官馬上將客棧和商鋪、酒樓統統列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吳夢笑道:“先將此圖多畫幾張,交於守衛此處的廂軍頭領和丁相公,讓他們開始修築,你再慢慢規劃商業區,還有住宅區也得畫上,碼頭的幫工們不可能露天而睡吧,此處夏秋之際風暴甚猛,須註明採用水泥磚石來建造,萬萬不可修築木屋或是土牆。”

接下來的日子裡,吳夢和呂徵先、東方茂志分頭行動,教會港口廂軍們怎麼燒製水泥,如何用竹筋水泥建房,竹筋需用水力拉床拉出淺顯的凹槽方可使用等等技術。

廂軍的人手本就不夠,好在石炭生意掙了不少銀錢,招募民夫倒是沒有問題,可招來的民夫十有八九是些婦人,生番們袖手旁觀,無人應招。

吳夢一時半會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只能指望周嘉正來扭轉這些不良習俗。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