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渭戰役打完後,曹瑋下令接近兩萬戰俘每兩千人為一隊,編為河道廂軍,負責從龍口以下黃河水道運糧漕船的拉縴。

第一年沒有軍餉,只給衣食,第二年每月兩百錢,第三年五百錢,第四年和大宋廂軍同樣待遇。同時他派人進興州城將李德明訓斥了一頓,李德明不敢反駁,唯唯諾諾解釋了一大堆,言稱這是部下任意妄為,他定會追查原因,嚴懲罪魁禍首。

乾興二年八月初十,大白高國(党項人的自稱)都城興州王宮內,大殿上的李德明臉色鐵青,此次入寇大敗而歸,是党項人從未有過的慘敗,領軍將領全部被俘。

這一下他的皇帝夢徹底清醒了,與富庶的大宋王朝比,自己的這個狹小帝國實在是太弱小了。

在李德明的旁邊侍立一個二十許的年輕人,中等個頭,身穿一件白色長袖衣,頭戴黑色冠帽,圓臉上高聳著一隻鷹勾鼻子,顯得氣勢逼人,這就是李德明那有著傳奇色彩的兒子--李元昊。

李元昊看著愁容滿面的父親道:“父親,宋國何以一下子變得如此厲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德明嘆氣道:“昊兒,為父好生後悔,悔不該不聽使臣之勸,遭如此大敗,為今之計,還是求和方為上策。”

血氣方剛的李元昊根本不把大宋當回事,說道:“父親此言差矣,我大夏不過小輸一場,騎兵傷亡不到兩萬,並未傷筋動骨,大夏以武立國,還怕打仗不成。”

李德明搖搖頭道:“吾兒不知其中利害,如今大宋國力如日中天,神兵利器層出不窮,打怕是打不過了。最怕的是宋國關閉榷場,我大夏連糧食、布匹都買不到,又如何生存?”

李元昊鼻孔朝天,滿臉不屑道:“天底下又並非只有宋國,西邊有回鶻、東邊有契丹國,出兵回鶻,打通西域通道,自然就有布匹和糧食。“

李德明搖頭道:“吾兒還是不知這天下大勢,回鶻、契丹自身糧食尚缺,何以能保證大夏之用。如今看來,你祖父的話真是沒錯,只有對宋國恭順方有出路。“

李元昊對父親的話很不以為然,他是個典型的梟雄般的人物,不像李德明對百姓還留有慈悲心,他的內心裡便是面南背北,至於黎明百姓的死活他根本不放在心上。

李德明看著兒子那桀驁不馴的模樣,嘆道:“昊兒,你去問問被宋國遣送回來的山遇惟序吧,看看他如何說。”

李元昊心道自己不但要去問,還要想法子潛入中原,去瞧瞧宋國是怎麼個強大法。大宋以前曾經俘獲了李繼遷的夫人,就是李元昊的奶奶,不但沒有加害,還好生優待。

而李元昊這個畜生,在歷史上背信棄義,吃著大宋的封賞,狼子野心處心積慮擾亂邊境,還妄圖攻入長安境內。

吳夢對李元昊此人是深惡痛絕,他很不喜歡後世的某些歷史學家居然對李元昊敬若神明,把西夏的文明說成什麼神秘的文明,簡直是胡扯。

西夏的歷史就是一部血淚史,這位西夏的開國皇帝就是個窮兵黷武的典型,為了自己的龍椅,連年征戰打得宋、夏、遼、吐蕃、回鶻邊境上的百姓苦不堪言。

宋夏戰役後,他看到國內經濟崩潰,實在支撐不下去了,居然開口稱呼仁宗皇帝為父皇帝,臉皮之厚簡直堪比賀蘭山。

李元昊吩咐野利家弄的那些狗屁不通的西夏文更是扯淡的文字,嚴重阻礙蕃漢之間的信息溝通,這是李元昊妄圖分裂漢土的鐵證,對民族融合沒有起到絲毫積極作用。

還有某些女性言情小說作家喜歡把李元昊當作穿越小說的男主角,把這無恥之輩形容為鐵血柔情的大丈夫,吳夢嗤之以鼻,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知道真正的歷史上李元昊怎麼對待身邊的女性麼?

李元昊的親生母親衛慕氏的兄弟衛慕山喜曾經密謀刺殺元昊,以奪其位,陰謀敗露後,元昊把衛慕全族都綁上石頭,沉入河底,又用毒酒害死了自己的生母衛慕氏。

元昊的表姐兼妃子反對元昊對生身母親的殘忍行徑,元昊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殺掉妃子,順帶殺掉了這位表姐為他生下的兒子。

其後李元昊中了種世衡的反間計,腰斬皇后野利氏的兄長--大將野利遇乞,奪野利遇乞之妻沒藏黑雲為自己的寵妃。

自己的親兒子--皇太子寧令哥的太子妃是沒移皆山的女兒,長得美豔無比,元昊馬上動心了,搶走了兒子的新婚妻子為妃,且廢了自己的原配皇后野利氏,立沒移氏為皇后。野利氏後來被沒藏黑雲的兄長--西夏相國沒藏訛寵殺害。

再看看李元昊的其他幾個妃子的下場,他第二個妻子是耶律氏,乃遼國遼興宗耶律宗真的妹妹,當時的遼聖宗將她封為興平公主嫁給李元昊,李元昊對其十分冷淡。興平公主病死,李元昊不聞不問,甚至不通知遼國。

第四個妃子索式,屬於西夏党項大族和皇室的聯姻,索氏得罪了元昊而畏罪自殺,李元昊還不解恨,將她全家滅族。

第六個妃子咩迷氏一直獨居於王庭鎮,生下一子名叫阿里,阿里成年後心中暗恨李元昊對自己母親無情,於是圖謀為亂,後被族人告發,李元昊抓住自己的兒子阿里在河裡溺死,並賜死了咩迷氏。

李元昊就是那種滅絕人性、殘暴不仁的東西,誰嫁誰倒黴,弒母殺妻食子樣樣做得出來,對身邊的親人尚且如此,何況是普通百姓?

吳夢在後世看過《西夏書事》後,對李元昊這種人真想殺之而後快,他不是沒有想過刺殺李元昊,但也擔心若是殺了李元昊,党項人一片混亂反倒不好收拾殘局,所以先暫且忍耐住,李元昊應該慶幸自己的腦袋還掛在脖子上。

待李元昊走後,李德明鋪開紙墨,提筆寫下請罪書,遣使送往東京城,但是這罪已經請遲了,李德明這次極不明智的入寇為夏州招來了一場橫禍。

趙恆在收到西北的六百裡加急,知道李德明真的入寇後,一怒之下不顧宰執大臣的反對,強令三司將蘇州上貢的十幾萬斤雪鹽運往西北,衝擊夏州的青鹽,同時在京兆府新開雪鹽工坊,將夏州青鹽徹底打落塵埃。

青鹽是夏州的命脈,自李繼遷以來夏州人能夠生存發展,靠的就是青鹽的走私換取宋朝的糧食布匹,大宋一直嚴禁青鹽的公開買賣,實際上對青鹽的走私睜只眼閉只眼,沒有大力去管。

如今趙恆乾脆就來個大宋版的青鹽,以每斤二十文的價格在西北發售,九月初,榷場關閉,青鹽再好哪比得上提純過的雪鹽,雙重打擊之下西夏的經濟立即崩潰。

市面上的米麵漲到一貫錢一石,還時常斷貨,布匹兩貫錢都買不到一匹,興州城內一片蕭條,饑民遍地,此時西北已逐漸寒冷,如不解決眼前的危機,夏州今歲將會有十數萬百姓凍餓而死。

李德明不斷派出使者向京城告饒,又派出使者向契丹求助,然而契丹人此刻還未商議好對大宋的方略,夏州党項這條喪家犬已經被打的奄奄一息,沒有了利用價值,耶律隆緒哪會去關心夏州百姓的死活。

從歷史上來看党項人就是條喂不飽的豺狼,契丹沒給一點好處他們不去叫囂,大宋每年給歲幣和賞賜他們還屢次犯邊。

懷遠王宮內一片愁雲慘霧,文武大臣個個愁眉不展,山遇惟序硬著頭皮道:“王上,為今之計,還是遣子為質,求的宋國原諒為上。”

李德明抬起低垂的頭道:“如今就是宋國開啟榷場,百姓手中無錢,何以購糧?”

大殿上一片死寂,大宋這是下死手了,把夏州的經濟來源和糧食來源兩頭全部堵住,完全是致夏州於死地的搞法。李元昊叫道:“父王,宋國讓我等活不下去,我等只能搶糧,拼個魚死網破。”

山遇惟序聽到“搶糧”二字渾身一抖,喊道:“大王子,萬萬不可再與宋國刀兵相見,近日不少大夏子民實在餓得活不下去,進入宋境搶糧,被霹靂球炸的死無全屍。”

李元昊重重一拍案幾道:“不搶就是在等死,不如博上一把,還有一條生機。”

李德明搖了搖頭道:“昊兒,不可搶糧,宋國今非昔比,一旦刀兵相見,來年開春就是夏州滅國之時。山遇惟序,一事不煩二主,還是你去趟環洲,求見曹瑋,請他給夏州百姓一條生路,就說...就說某願意遣子為質,只要開了榷場,再賞賜些糧食,夏州情願去掉契丹封號。”

李元昊大聲吼道:“父親,怎可輕易對宋國低頭。”

李德明斥道:“你住口,沒有了人口,夏州剩個空殼還有什麼用。如若宋國再封鎖下去,邊境上的百姓都會跑往宋境,那到時光有個稱號能當飯吃麼?”

今歲閏九月,李德明算過日子,只要大宋願意給條生路,還有時日來救濟夏州百姓,他正準備再次遣使往東京城去時卻得到了一個好消息,大宋開啟了榷場,也市糧給夏州,這下讓李德明如墜迷霧之中。待到二十日之後東京城的密諜傳來訊息才知曉大宋皇帝趙恆病逝,宰執大臣不欲在此時與夏州鬧僵,報請皇后允准後開啟了榷場。

趙恆的病逝救了李德明,愈發讓李德明看清了党項夏州的薄弱之處,他變得比以往更加恭順,只敢暗中積蓄實力,明面上卻是趕緊遣使入朝祭奠,還在興州城內設立靈堂祭奠趙恆,李德明跪在趙恆的靈位前痛哭流涕,彷彿死了親老子一般。只有李元昊不屑一顧,認為自己父親太過懦弱。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