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興二年十月中,燕肅正在府衙裡處理政務,臺灣府的吏員極少,司曹官都空缺,全要等到明歲的東京城的新進士來充任,至於吏員的空缺也須等到明歲新畢業的學童們。

燕肅自從搞完了機械冕後,便一頭扎進了臺灣的內部政務和刑獄事務,千頭萬緒忙的他不可開交,林貴平去了淡水那邊,好在還有智慧和尚與王夫子、眾學子幫他分擔一二,否則就是將他劈成幾段都應付不來。

這一日正午時分,忙完了政務,吃過午飯後顧不得休息,又開始依據《宋刑統》以及吳夢的修改建議編撰新《宋刑統》,他寫寫停停,看著吳夢那條條有理的罪名論斷、處罰條款,不由連連點頭,這樣編制出來的律法才有詳細明確的斷刑依據,遠好過以前籠統的律法。

正在忙碌之時,書吏進來施禮道:“知府,泉州過來的礦船裡藏有兩個福建的百姓,廂軍搜撿時將這二人抓獲,現下送到府衙來了,不知道是否為外邦奸細。“

燕肅眉頭一皺,來了臺灣島已經一年有餘,從沒有聽到有奸細的事情,於是吩咐書吏道:“帶到二堂,升堂審一審再說。”

書吏領命而去,燕肅整了整官服,出了值房走向二堂,這二堂以前一直虛設,從未審過案子,臺灣府移民過來的都是些窮苦百姓,基本上都老實巴交,平日裡最多就是口角鬥毆,村裡的裡正和駐村廂軍就處理好了,根本不會帶到衙門,今日還是第一次用來審案。

燕肅走進二堂裡,兩旁的衙差早就手執水火棍站的端端正正,燕肅端坐在案几上後,看了看眼前這似曾熟悉的一幕,總算找回了在廣南路提點刑獄司的感覺,他拍了拍驚堂木道:“升堂。”

二堂外的鼓聲敲響,衙差們齊齊吆喝道:“升堂...惡無...”,四個腰膀粗大的廂軍挾持著兩個戰戰兢兢的農人打扮的漢子上得堂來。

領頭的廂軍放開那漢子的胳膊,抱拳道:“知府,末將帶著兵丁們今日上船搜撿,在煤倉裡發現了這兩個漢子,身上沒有任何文書,一問船上的綱首和船工,無人認識這二人,故我等疑是奸細,便帶來府衙。”

燕肅點了點頭道:“辛苦諸位了,你們先回港口去吧,這二人便交於衙差即可。”

廂軍放開兩個漢子,拿出文書讓書吏簽字蓋印後離開了大堂,燕肅看著堂下畏畏縮縮的兩人,覺得不似奸細,於是溫言問道:“你二人來自何處,最好從實招來,須知臺灣府可不比大宋其他州府,無朝廷政事堂、樞密院、三司、臺灣府的文書不可來此島上,違令者輕的發配沙門島,重者無須上報朝廷審刑院便可即刻斬首。”

那兩個漢子聞聽如此之重的處罰,嚇得立刻雙腿一軟跪在了堂下道:“知府老爺饒...饒命啊,我等俱是福建路的良人,真的是良人,請...請老爺明鑑。”

燕肅也不讓他們起來,皺著眉頭問道:“那你二人姓甚名誰?有何憑據說是福建路的良人,可有當地官府給予的憑由?”

年紀大些的漢子壯著膽子道:“老爺,小的姓龔,排行老五,就叫龔五郎,旁邊這是是小人的本家兄弟,排行十一。我二人來自興化軍興化縣武化鄉,只是村裡的百姓們在家鄉實在活不下去了,聽聞臺灣府百姓富庶,村裡的耆老便派我二人來探查一番。小人雖沒有官府發放的憑由,但小人這裡卻有村裡各位耆老們蓋了手印的文書,請大人過目。”說罷撕開破棉衣的內膽,拿出一張寫滿了字的絹。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旁的書吏將絹書呈給了燕肅,燕肅開啟仔細的看了起來,一炷香後燕肅基本瞭解了事情的始末,原來還真是來臺灣島找活路的,他看著密密麻麻的手印,心下已然知道這人所言非虛。

燕肅知道福建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境內山多地少,時常遭旱災,這些貪官汙吏們還要勾結土豪劣紳填塘造田,當真是把百姓當作賤命一條,他們的死活也絲毫不放在心上,只知道收銀子,也不知那興化軍的知軍陳潭昏庸到了什麼地步,連這些事情都不理會。

燕肅沉吟了片刻,吩咐衙差將二人扶起,對著兩人說道:“你二人私自上島,本該發配沙門島,但念在你二人也無惡意,先在府衙裡關上些時日,待本官核實後再放了你二人。至於爾等村裡的事情,還得與福建路轉運使商議一番才可答覆你們,左右,領他二人先關在牢房內,一日三餐飯食不可缺少。”

衙差叉手稱是,將二人帶下了二堂,燕肅隨即又對書吏道:“你速速去淡水,請林提舉回基隆一趟,就說福建路移民的事情有些眉目了,請他立即回來商議。”

翌日,林貴平正午時分回到了基隆,燕肅便將吳夢和智慧和尚請來,他將絹書拿出來,將事情複述了一遍,吳夢三人一一看過絹書,林貴平笑道:“這興化縣的吏員只怕與當初的吳縣一般模樣,定是收了不少銀錢,才幹這傷天害理的事情,說不定知縣和主薄、縣尉都參與了。”

燕肅哼了一聲道:“興化軍的知軍陳潭怕也是個糊塗蟲,這種事情就在眼皮底下,居然還不知曉,任由這些貪官汙吏和土豪劣紳為所欲為,百姓告到官府居然無人理睬。”

吳夢道:“知府準備如何處理此事?”

燕肅笑道:“吳先生,這豈不是瞌睡來了有人送枕頭麼,這村裡也有三百多人,我等雖是無法阻止填塘造田,可將這些百姓帶來臺灣還是做得到的,最好是能多帶些過來,呵呵,那什麼陳清的田地無人耕種才好。”

林貴平笑道:“算了,某還是先去一趟福建路吧,會會那轉運使王耿和福州知州兼福建路安撫使陳絳,只要這二人睜只眼閉只眼,興化軍還能放個什麼屁。大師,那某去了福建路,你須得先放下那機械工坊和蒸汽車船之事,去淡水坐鎮一番,鄭鈞那小子還太嫩了些。”

智慧和尚頷首道:“你放心去吧,貧僧等下就吩咐張巖林和睿哥兒自行弄那蒸汽乘船,明日去淡水。”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