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八,新年伊始,萬象更新,元日的喜慶氣氛還圍繞在大宋的江山。

蘇州城外官道上卻是人來人往,趕工的百姓們為了一年的生計已開始出門做活。

一大早,智慧和尚趕著馬車來到丁家,接了吳夢和丁睿前去楓橋寺。

一路看去,姑蘇城外,小山重疊,名剎掩映,自從前梁武帝尊佛後,姑蘇城外的小山上便是廟宇林立,到處香火繚繞。

吳夢心忖這“天下名山僧佔多”果然未曾說錯。

過不多時,馬車漸緩,吳夢撩開車簾,只見前方有一座石拱橋,石面潔白似雪,伏臥碧波之上,自東南朝西北斜跨楓涇河。

東南處的江楓洲上水瘦山寒,柳樹、楊樹僅剩下光禿禿的枝杈,只有洲中的香樟樹在初春的寒風中搖曳生姿。

吳夢問道:“智慧大師,這莫非就是楓橋?”

“阿彌陀佛,正是此處,若是夏日來此,對面江楓洲一片鬱鬱蔥蔥,景色上佳,昕頌兄不妨來此一觀。”

“某到時定來一觀。”吳夢答道。

馬車徑直進入了楓橋寺旁的佛堂,無名老僧帶著一群半大小子們在佛堂前迎接。

李五將林貴平的輪椅放下,扶著吳夢坐上輪椅,與丁睿一起推著往佛堂前而去。

智慧和尚快步前行,對著老和尚合什行禮道:“師尊,吳先生來了。”

無名老僧迎上前來,雙手合什道:“阿彌陀佛,吳先生今日大駕光臨,鄙寺蓬蓽生輝啊。”

吳夢雙手合什道:“大師不必客氣,在下乃一草莽人士,當不得大師誇讚。”

無名老僧笑道:“先生身負驚人業藝,如何不能誇讚。”頓了頓又瞧向丁睿道:“小施主,還記得老僧否。”

丁睿咬著手指想了半天,頗為不好意思的搖了搖頭,他兩歲時丁氏夫婦帶他來還過願,可他那時還小,哪還記得如此之多。

吳夢笑道:“睿哥兒,這是你和尚師父的師尊,你可要磕頭喊師祖。”

丁睿聞言立即跪下磕了三個響頭,口稱:“師祖在上,請受徒孫三拜。”

老和尚扶起丁睿,枯瘦的手指輕輕的摸著他的頭道:“好乖的孩子,不必多禮了,外面寒冷,裡面燒了你爹爹送來的石炭爐,甚是暖和,請進吧。”

進到佛堂內,吳夢發現這佛堂頗為簡陋,僅僅就一個釋迦摩尼佛像,一個供案,幾十個蒲團。

看來這和尚真是清修,否則憑他在這蘇州城偌大的名氣,想過什麼好生活不行。

老和尚盤膝坐下,那些孩子們也紛紛坐在老和尚身後的蒲團上,怯生生的打量著吳夢和丁睿。

丁睿望著這些比他大幾歲的孩童們呵呵直笑,眨巴著眼睛對著他們擠眉弄眼。

老和尚溫和的看了看正在調皮的丁睿,笑了笑卻沒有出聲。

他望向吳夢說道:“吳施主,這些孩子們雖然是老衲和小徒收養教導,奈何才疏學淺,勞煩吳施主來教,真是罪過、罪過。”

吳夢端起智慧和尚端過來的茶水喝了一口,說道:“大師何出此言,聖人雲有教無類,我輩當以成就他人為己任,這是晚輩應該做的。”

智慧和尚大聲叫好道:“成就他人為己任,吳施主此話真是頂天立地,貧僧甚為佩服。”

無名老僧微微頷首道:“施主真是有大慈悲心,老衲亦是略懂數算之法,這幾十年間切磋過不少高人,但精深之處頗不如施主,施主的數算之法天下間只怕無出其右。”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吳夢心道我在後世可是學過高等數學的,這世間如無穿越者,當真是天下無敵,嘴上卻謙虛道:“大師過獎了,在下也只是略懂、略懂,也願將鄙人的淺薄學識傳授給芸芸眾生。”

無名老僧道:“如此就有勞施主了,徒兒,你且帶孩子們去經室佈置一下,好讓吳施主講學。”

吳夢也道:“李五,你與睿哥兒將車上的黑板和石灰筆放到經室去,一會講學要用。”

眾人領命而去,偌大的佛堂只剩下無名老僧與吳夢兩人。

無名老僧睜大眼睛仔細的看了看吳夢道:“吳施主,老僧有一偈語想送與施主。”

吳夢看著老僧那渾濁的眼神中充滿了憐憫和智慧,忙雙手合什道:“請大師賜教。”

“無夢似夢,三界時光亦如夢,只為了卻生平志。善念一生心無懼,無去無來不生滅。”

吳夢一聽大驚失色,這老和尚似是知曉這時空轉換,也好似對自己的想法了然於胸。

要不然怎麼說“三界時光亦如夢、只為了卻生平志”。他不由心生恐懼,望著老和尚發呆。

老和尚微微一笑道:“施主,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人間自有真情在,無須悲喜又傷懷,施主不必憂慮過多,凡事但憑一番善心去做,上天必不負你。”

吳夢如夢初醒,雙手合什虔誠的說道:“大師,在下本性愚鈍,對人世間之事無法參透,肯請大師指點迷津。”

老和尚哈哈一笑道:“施主迷障了,佛曰這世間本來無一物,焉能參透,但凡本著一念善心去為之,將來西登極樂之時便一切瞭然。”

吳夢點點頭道:“多謝大師指引,日後還請大師多多指教。”

老和尚道:“老衲僅有一些心得,日後慢慢與施主講述,眼下還請施主為孩子們講學,這便是了卻施主的平生之志。”

吳夢心道這老和尚彷彿什麼都了然於胸,難道這世上真有佛祖和神仙。

當下垂首沉思,不過這老和尚說的也對,誰又能知曉身前身後事,還是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再說。

智慧和尚佈置好課室,前來呼喚吳夢,吳夢定了定神,雙手合什向老和尚行了個禮,向著課室而去。

課室裡丁睿已經跟這些孤兒們混熟了,正在嘻嘻哈哈的打鬧。

吳夢進入課室,那些孤兒們立刻回到座位上站立行禮,齊齊大聲道:“先生萬安。”

吳夢點了點頭,暗道這些孤兒教育的還不錯,忙伸手虛按道:“謝過各位學童,請大家坐下。”

智慧和尚隨後把裡面的學童都介紹了一遍,一共是:金世明、曾樹、易中明、尹離、章立新、陳錚、張巖林、李天立、廖彥、施明、呂徵先、申有成、陳坤、周立、褚全、殷成、東方茂志、柯朗、童俊光、柴義、餘志朋、張成峰,李興、葉志平、寧隆、言福浩、仲安、何昌、應盛、雷鵬、顧立全、齊靖國、辛楚,一共三十四個孤兒學童。

吳夢笑著輕聲問道:“這些不都是孤兒麼,他們的姓氏如何來的?”

智慧和尚嘿嘿笑道:“襁褓中有些父母留下了姓氏,沒有姓氏的貧僧就隨意翻書,翻到何處隨便找一個就是。”

吳夢點了點頭,這倒也是個辦法,三十幾個孩子總不能都一個姓吧。

他轉頭對著孩子們說道:“今日我等就算認識了,現在某便與諸位學童詳解這大食數字的數算之法。

他拿起一根石灰粉筆,在黑板上寫下大寫的漢字“零、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問道:“諸位學童都認識這些數字吧。”

孤兒們齊齊說道:“認識。”

吳夢道:“很好,那算籌之法大師應都傳授過,現在我等便要用外來的大食數字,也稱阿拉伯數字來做這數算之法,阿拉伯數字與漢字數字的優點在於筆畫減少,計算直觀,奇速無比,且易於解答那些什麼雞兔同籠之類的算術難題。”

吳夢對應著漢字在下面寫道:“0、1、2、3、4、5、6、7、8、9。”

“這大食數字乍一看是不是像和尚道士畫符!”吳夢笑著問道,下面的孤兒們一陣鬨笑。

“上面和下面的數字都是同樣的意思,只是表達方式的不同,其含義完全一樣,所以不是畫符。這天下不僅僅只有大宋和契丹,在大宋的極西和南方,哪裡還有別的國家,他們說話和我大宋完全不一樣,所以文字也不一樣。

頓了頓又道:“這阿拉伯數字就起源於大宋南方的一個國家叫做天竺,後來傳至大食,亦是阿拉伯,故稱阿拉伯數字,昔年曾由絲綢之路傳到大唐,大唐的玄奘法師昔年至天竺取經,也帶回了這些數字,可惜未曾廣為流傳。”

這些孩子們從小就收到佛學的薰陶,吳夢用佛家前輩大師的貢獻來帶動這些孤兒學習的興趣十分有效。

吳夢又隨手在黑板上用漢字寫出幾組數字,又用阿拉伯數字列在下方,孤兒們本就通曉算籌之法,很快接受了這種新奇的表達方法。

隨後吳夢又列出豎式計算加減法,乘除法,一目瞭然的介紹阿拉伯數字相對於大宋算經的優勢,這一對比,阿拉伯數字在數額較大、較多時的計算相當簡易。

孤兒們在下面一片譁然,想不到這方法遠比算籌方便,雖然未必更快,可無須找上一塊空地來擺上幾百根算籌。

智慧和尚也是如痴如醉,醉心於算籌之術和阿拉伯數字計算的轉換之中,他不由問道:“吳先生,大宋有算籌之術,這阿拉伯數算雖比算籌之術簡易,但未必更快,還有何良策?”

吳夢笑道:“其實用習慣了這阿拉伯數算之法比算籌之術未必就慢,且阿拉伯數算之法還有一個計算利器叫做算盤,可惜在下有些忘記了,不過不要緊,某總會回憶出來,大師和諸位先將基礎學好。”

智慧和尚點了點頭,對那算盤之術甚是神往,不知道那算盤能有多快。

他卻不知吳夢雖然小時候學過算盤,不過早還給老師了,後世的計算器和電腦多方便,誰還使用算盤。

講課完畢,吳夢示意李五將車裡帶來的鵝毛筆一人發上一支,孤兒們拿著根根鵝毛很是好奇,不知道如何使用。

吳夢手篡著鵝毛筆道:“諸位學子,這是鵝毛筆,沾墨即可寫字,筆畫較之毛筆為小,數算之法便採用此筆,所有算式均與漢字書寫格式相反,遵循從左至右的原則,各位聽清楚了嗎。”

孤兒們齊齊回道:“聽清楚了,多謝先生。”

吳夢點了點表示滿意,這些學子可塑性很強,都是可造之材。

此後,吳夢每隔幾日便來授課,佈置習題讓孤兒們解答,閒暇之時也與老和尚聽聽講經、談談佛理。

…………

正月十五,吳夢帶著丁睿授課完畢已是黃昏時分,吳夢謝絕了無名大師和智慧和尚的晚膳,今日過節,他得讓丁睿回丁府與家人團聚。

三人上了船順流往吳山村駛去。暮色漸降,蘇州城裡的盞盞花燈慢慢放出了光芒。

吳夢笑著問丁睿道:“睿哥兒,想不想看看蘇州城裡的花燈。”

丁睿滿臉憧憬的點了點頭,他畢竟還是個七歲不到的孩童,哪有不愛新奇之物的。

吳夢其實自己也很想看看名聞遐邇的上元節到底是個啥樣,於是吩咐船伕駛入蘇州城內。

船駛入蘇州城,只見河流兩岸光禿禿的垂柳枝上掛著星星點點的彩燈,彎彎曲曲的河流像一條明亮璀璨的項鍊鑲嵌在蘇州城裡。

河畔的店鋪門前都掛著數量不等的花燈,花鳥魚蟲風景人物,互相爭奇鬥巧,五顏六色,斑斕無比,大街小巷裡人流如織,熙熙攘攘。

“提花燈,去走橋,燈舞長龍福分高。

待端午,再登橋,枇杷時節好味道。”

從河畔的巷子裡傳來一陣小孩童齊唱童謠的聲音。

成群結隊的孩子們冒了出來,手裡提著各式動物的燈籠蹦蹦跳跳玩的正歡,丁睿不禁豔羨的看著這些孩童,久久沒有回頭。

小船從宛若燈光海洋般的蘇州城裡順水駛出,前方水門上方的城牆也掛滿了花燈,把偌大大個蘇州城用彩燈圍成了一條首尾相接的長龍。

出了水門後,迎面碰上了大隊花船,船上鶯鶯燕燕的歌姬們彈琴唱曲,身穿白色學士袍、頭戴書生巾的翩翩衙內們喝著美酒大聲喝彩。

今日蘇州城沒有宵禁,城門大開,於是這些風流雅士結伴前往蘇州城觀燈猜謎,歡度良宵。

吳夢暗道一聲好險,再晚點只怕會被堵在城裡出不來了。

丁睿卻是扭過頭去看著蘇州城那美輪美奐的夜景,臉上充滿了神往。

吳夢察覺到丁睿的眼神,不禁微微嘆息一聲,心道睿哥兒,師父對不起你了,既然選擇了你,那你註定沒有一個歡快的童年。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