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緊鑼密鼓準備開拓臺灣島,周懷政在東京的謀劃也在持續推進。

天禧三年(1019)二月,永興軍巡檢衙門,巡檢使朱能正在值房內看著自己親弟弟送來的書信,看著看著他眉頭皺成一個川字型。

朱能原是大宋邊關守將田敏的食客,會一些裝神弄鬼的道術,恰好官家趙恆搞天書封禪,推崇道教,田敏投其所好,把他推薦給了皇帝。

朱能進宮後頗得官家賞識,職位迅速晉升,先是當上了御藥使,也就是此時他與周懷政開始交好。

兩人為官家天書封禪那是盡心盡力,第一份天書就是兩人的合謀,後來他以階州刺史的頭銜外放永興軍任都巡檢。

朱能放下書信,問朱四道:“周都知可還有口信。”

朱四抱拳小聲回道:“稟大兄,都知言稱定要讓寇相公入套。”

朱能聽到此言頓時頗為頭疼,寇準那老匹夫軟硬不吃,哪是那般好勸說的。

他略略沉吟道:“你回去轉告周都知,某定盡心竭力促成此事,至於寇相公那事能不能成,只能看天意了。”

朱四呵呵笑道:“大兄,此事若是能成,寇相公必然上位,大兄過不多久必能升官。”

朱能搖了搖頭,一臉苦笑道:“四郎有所不知,若是別的相公,某定是連升兩級,可碰上寇相公,他不懷恨在心才怪。”

朱四疑惑道:“既是此事不能討相公歡心,大兄和都知為何要去行此險棋。”

朱能小聲說道:“放長線才能釣大魚,你說是寇相公大還是太子大?周都知此意是想讓寇相公輔佐太子而已。”

朱四恍然大悟,連聲道:“高,實在是高,大兄有了太子做靠山,以後朱家的門楣就靠大兄來光大了。”

朱能取出一個黑木匣子,鄭重說道:“你我乃親兄弟,該當齊心協力才是,此處有份東西和輿圖,你月中之時趕至乾佑山上,將此物放於輿圖標識的洞穴之中,某自有妙用。”

朱四抱拳道:“定不負大兄所託。”

二月底,樞密院接到巡檢朱能奏報,河南府地龍翻身後,永興軍乾佑山發現天書降世,樞密使曹利用不敢怠慢,忙將奏疏呈給官家趙恆。

趙恆接到奏報後龍顏大悅,這朱能還真是貼心啊,自己前些年被旱災、蝗災、火災搞得喘不過氣來,本來靠著煤球爐扳回了一局。

誰知最近河南府地龍翻身(地震),又有大臣們說三道四,矛頭直指皇帝不體恤民生,上天降下災禍以示懲罰,如今要是有天書現世豈不是又能扳回一局。

訊息傳到永興軍知軍衙門,本就連遭貶職的寇準鼻子都氣歪了,這個可惡的朱能,在他眼皮子底下竟然還搞裝神弄鬼之事,莫不是欺負老夫廉頗老矣。

寇準一怒之下喚來衙差去招呼朱能來問話,站立在一旁的幕僚連忙勸阻道:“相公不可,在下有話與相公細說。”

寇準揮退左右,問道:”先生有何話說。“

“相公,這天書一事表面看來似有佞臣蠱惑官家,其實不然,官家本就有此想法,此次河南府地龍翻身,官家只怕要借這天書一事來遮掩天災,相公若是揭穿此事,恐有災禍加身。”幕僚勸解道。

寇準並非庸才,相反他頗有當機立斷之魄力,否則當初便不會拾掇趙恆御駕親征,於是沉吟了一陣,問道:“那依先生之見,該當如何是好。”

“上策是裝聾作啞,中策便是揭穿此事,下策是相公上書奏報此事為真,相公斷然不會行下策,在下以為上策最為可行。”幕僚出謀劃策道。

“那就依你之上策,老夫來個一推二五六,裝作不知。”寇準當機立斷。

“相公明睿。”幕僚恭維道。

.........

皇宮資善堂內,周懷政正在值房裡踱來踱去,心裡像油煎一般,上次朱四回來稟報稱事情已經辦妥,為何如今還未聽到下文。

他想去找都都只陳琳打探下訊息,卻又內心有些忐忑,畢竟自己私下行事,未得到陳琳的許可。

正在躊躇間,外間走來一個皇城司的入內院子(皇城司密探)抱拳行禮道:“都知,在下有要事稟報。”

周懷政問道:“有何要事。”

入內院子近前附耳嘀咕了起來。

周懷政大笑道:“此事當真。”

入內院子叉手道:“人贓俱獲,此人已供認不諱。”

周懷政一時大喜,賞了入內院子,走出值房,心裡幸災樂禍道王相啊王相,你也有今天,真乃天助我也。

忽然外間走來一個侍衛,周懷政定睛一看,卻是皇帝身邊的近侍。

他心中一驚,莫非是那事有下文了,立馬迎上前去,抱拳道:“楊侍衛,前來資善堂有何事吩咐。”

那侍衛叉手回禮道:“周都知不必客氣,是官家令末將傳都知去崇政殿。”

“官家何事喚在下,楊侍衛可知。”周懷政心存疑慮,趕緊問道。

“都知說笑了,官家行事,末將如何得知,都知還是快快前去,免得官家久等。”侍衛回道。

周懷政趕緊出門直奔崇政殿,來到殿外,瞅了瞅全身上下,整理下衣冠,進殿拜見皇帝趙恆。

趙恆正一下一下的叩擊著案几沉思,聽到周懷政來了,抬起頭道:“不必多禮,朕喚你前來是有事相詢。”

周懷政心裡砰砰直跳,連忙稱是。

趙恆又道:“樞密院呈來朱能的奏疏,報永興軍有天書降世,朕欲派人前去取回,朕尋思天書初次降世乃是你去取的,一事不煩二臣,此次朕欲遣你前去迎回天書。”

周懷政拱手作揖道:“陛下,這永興軍知軍乃是寇老相公,小的以為讓寇相公迎回天書方為上策。”

趙恆怒道:“你這愚夫,那寇準冥頑不化,當年天書封禪之時便上書反駁,令朕顏面掃地,他怎會迎回天書。”

周懷政額頭直冒冷汗,咬咬牙道:“陛下有所不知,天下人皆知寇相公一向不信有天書降世,倘若他自去迎回天書,豈不是天下臣民皆會確信天書之事?”

趙恆聞言怒氣稍減,撫了撫額頭道:“你如此一說,倒是有理,可那寇準倔強如斯,怎會迎回天書?”

周懷政信心滿滿的說道:“若是陛下相信微臣,微臣願去說服寇相公。”

趙恆當然願意寇準向自己低頭,於是疑惑的問道:“切莫胡吹大氣,你又有何良策能說服寇準那老匹夫。”

周懷政上前一步細聲細氣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趙恆邊聽邊頻頻點頭。

待周懷政說完,他點頭讚許道:“此計甚妙,那便依你之計去行事吧,此事定要辦妥,不可有絲毫差錯。”

周懷政忙躬身道:“請陛下寬心,微臣定然全力以赴。”

周懷政一路走回資善堂,現在萬事具備,只差寇準的上書了。

他默默念道:寇相公,在下可是費勁了精力讓聖上召回你,好讓你輔佐於太子,你老人家可千萬別不識好歹,浪費了某家的一片苦心。

晚間下學時,王曙正要出宮回家,走出資善堂時卻被一內侍攔住。

內侍躬身行禮道:“學士,周都知有請,請學士去值房敘話。”

“哦,那你前面引路吧。”王曙一頭霧水,這周懷政有什麼事找自己。

來到值房內,周懷政趕緊起身行禮道:“學士快請坐,在下剛煎了好茶,請學士品嚐。”

兩人分賓主坐定,品茶半晌,王曙有些不耐,問道:“不知都知找在下何事。”

“上次聽學士說道寇相公壯志未酬,在下深有同感,寇相公一代人傑,埋沒於西北州軍,不得回朝,殊為可惜。”周懷政嘆息道。

“謝過都知,不過眼下王相公在朝,老泰山怕是回朝無望啊。”王曙嘆道。

“不然,學士可是聽說這永興軍有天書降世一事?”

“朝野皆傳,如何不知。”王曙道。

“此乃寇相公之大機緣啊,此事若是運作的好,寇相公回朝在即。”周懷政神秘的說道。

“哦,竟有此事,都知且說說看如何運作。”王曙頓時來了興趣。

“學士,這天書封禪一事,本就是聖上的意思,寇相公何必硬抗,此次天書降臨乾佑山,只須寇相公上書朝廷,言稱確有此事,不出一月,定然回朝。”周懷政斬釘截鐵道。

“唉,都知是不知某那老泰山的脾氣,讓他上奏天書降世,除非日頭從西邊升起。”王曙一聽便洩了氣,搖了搖頭說道。

“學士,寇相公已然五旬有餘,再不回朝,這一生所學定然付之東流,寇相公如今定然是壯志未眠,故此事非學士前去勸說不可,學士想想,寇相公回到朝中一展抱負,中興大宋那是何等榮光。”周懷政循循善誘道。

王曙已然心動,可又怕岳父還是以往那般又臭又硬,自己過去勸說那不是討罵。

他正在躊躇間,周懷政又加了把火,附在他耳邊小聲說道:“學士還有一事不知,陛下對王相公已然不喜,恐有罷相之念,寇相公此時如不回朝,只恐花落別家。”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王曙心中怦然一動,忙問道:“都知此話可是屬實?”

周懷政笑道:“學士若是不信,過上幾日便知,請學士還是早做準備為妙。”

雙方端起茶碗來心照不宣的一飲而盡。

過得幾日,商州傳來訊息,州衙抓捕一個道士譙文易,私藏禁書,能以道術使六丁六甲神。

這道士入獄後慌亂不堪,口不擇言交待出與王欽若熟識,曾經數次出入王相府邸,還得了王欽若的贈詩。

訊息傳開,朝野一片譁然,堂堂政事堂首相,居然和一個私藏禁書、身懷邪術的道士來往。

王欽若聽聞訊息後頓時眼前一黑,完了,這宰相只怕是當到頭了。

王曙聽到訊息後卻是精神大振,他急忙告了假,騎上快馬往永興軍方向而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