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判定石壁前的橫向凹槽是放置棺材所用,並非沒有邏輯的妄加猜測。

凹槽的尺寸與棺材的定寸寬度非常吻合,而且這種並排停棺的方式早走先例,人們稱之為排棺,最早大約出現在秦漢時期。

加上留在槽內的石質邊角,這些證據足以表明凹槽的用途,在許久之前,這裡曾經停著一排石棺。

石棺不像木棺那麼脆弱,最起碼不會腐朽,即便是泡在水中幾百年也不可能腐爛成泥。

棺材的尺寸與凹槽的尺寸只有幾毫米的間距,石棺擺放完畢之後就不會再挪動,因此灰塵能夠將空隙填滿,灰塵遭受溼氣浸透,若干年後就像水泥填入一般結實無比,想要把棺材挪出來是要費大力氣。

因此日本人直接選擇了砸毀凹槽外壁,即便如此凹槽內還是殘留著大量的石棺邊角,都是挪出石棺的時候碰碎的,被水浸透的石棺還是有些脆。

相比較瓷器,棺材顯然更有分量,用臘密封的石棺不容易進水,內部儲存相當完好,裡面除了屍體可都是頗有價值的冥器。

為了把損耗降到最低,避免進水毀掉裡面的寶貝,直接將石棺運出水面再開棺顯然是最好的辦法。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榮皓注意到空氣瓶的剩餘含量,知道是時候出去了。

拍了拍兩人的肩膀,榮皓首先順著水草底部的水洞往外遊。

遊出水草區,望著前方幽藍色的深水坑,榮皓選擇垂直出水。

十幾分鍾後,腦袋露出水面,緊接著董海和文洋的腦袋相繼衝出。

兩個小時前天色黝黑,而現在圓月高懸,能見度可達幾百米。

這地方果真是湖心位置,準確來說是桃花湖南北長度的中心區域。

記下這個地方,下次若是再來就不用像今天這麼麻煩,從水面游過來不僅能少費不少力氣,而且可以省下許多壓縮空氣。

三人回到放置衣服的樹洞,沒著急換衣服,而是原地休息。

潛水算是個體力活,特別是上游特別費力氣。榮皓從衣服口袋裡找出香菸分發出去,自己點上一根深深的吸了一口。

“一整排凹槽起碼能放十副棺材,那些人還真是貪心不足,竟然一股腦全給帶走了。”董海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小皓哥,這件事有些蹊蹺啊!能把棺材沉入水中八十多米的深度算不上驚人,一條大船停在水面用繩子牽引就可以,但古人根本沒能力潛水幾百米把棺材運到石槽裡面啊!再說石槽也出自人手,活人憋氣再厲害也搞不出這樣驚世駭俗的壯舉。”

榮皓吸了口煙,點點頭:“水草覆蓋面底下的梯田也不是天然形成的,有一定的比例,在水裡構造這麼些複雜的東西顯然不可能。”

吐出一口菸圈,榮皓繼續說道:“只有一種可能,在許久之前桃花湖的水位沒有這麼深,估計我們方才去過的地方曾經是沒有水的。”

攔湖大壩經過無數代人的加高修建,比最初高了不知多少米,因此桃花湖的水位增長是肯定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你說的有道理!”董海點了點頭,眺望鏡面一般的湖水,將菸蒂踩在腳下,無奈道:“回去吧!”

忙活了幾個小時一無所獲,兩手空空的往回走,體力倒是省了,但心情還是比較低落。

文洋倒是心情不錯,與榮皓的賭約他算是贏了,榮皓家裡的雞不僅一隻也不會剩下,甚至榮皓會親自下廚將其燉了,這種感覺著實讓人興奮難耐。

榮皓悶頭往回走,從攔湖大壩下來,心情沉悶複雜。

那些棺材在幾十年前被日本人帶走了,究竟是何人放置的石棺已經無從查起,棺材裡有什麼更是一個未知數。

當然目前還不敢確定石槽內究竟放的是不是棺材,是一些盛放瓷器的石頭箱子也說不定。

榮皓的憂慮不僅是國家寶藏落入外族手中,他有點擔心,擔心那些石棺或者說是類似石棺的容器裡面可能放置著陶藝村壓箱底的寶貝。

董海稱之為“箱禮”,那可是每一個陶藝村的信仰,是第一代能工巧匠做出來的東西,能被收藏當做“箱禮”,東西必然價值連城。

就這麼回去他有些不甘心,但空氣瓶已經空了,沒有再度下水的可能性。

順著下坡路走到攔湖大壩下方,腳踩在河灘上,榮皓停下腳步:“要不要去墳地看看?”

文洋疑惑道:“哪個墳地?立著功德碑的墳地?”

榮皓點點頭:“已經入夜了,這種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半夜不會有人,那些墳包經過幾百年的風吹雨淋幾乎與地面在一條線上,想必封土不會太深,咱們過去挖開幾個看看,說不定能有好東西。”

文洋打了個冷顫:“你沒開玩笑嗎?大半夜的去挖墳掘墓,瘮人不瘮人啊?再說了,之前是誰說的民風淳樸不做那損陰德的事情?”

榮皓白了他一眼:“性質不一樣,再說我是在乎陰德的人嗎?”

文洋吐了吐舌頭不再吱聲,董海想說這麼做實在不厚道,不過榮皓不會去做毫無意義的事情,既然要去挖墳,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一個有心事沒有明說,一個擺明了舍命陪君子,還有一個膽戰心驚一顆小心臟七上八下。

榮皓拍了拍文洋的肩膀,笑道:“兄弟,怕什麼?地面上的土墳每天經受日曬,基本不可能存在邪祟,頂多是些孤靈野魂,有兩件法器在身上,保準你怎麼去的怎麼回來。”

文洋哦了一聲,嘴裡卻在嘀咕:“兄弟長兄弟短,兄弟吃不上肉你不管……”

榮皓裝作沒聽見,文洋最大的優點就是會開各種鎖,但最大的缺點就是愛吃,是個十足的吃貨。董海同樣是個大胃口,不過人家關鍵時候一點都不含糊。文洋純粹就是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主兒,當然說到底榮皓就是喜歡這傢伙的憨勁。雖然有時候會氣急忍不住給他來幾下子,可事後榮皓心裡也很不是滋味。

想了想,榮皓笑道:“放心,回去之後你殺雞,我給你燉。”

渠洪道下方這片區域被人稱為渾山前,在渾山的正南方向,從榮村這邊來看也確實是在渾山前面。

夜裡的渾山前別有一番味道,泥土的芬芳氣息完全被臭水覆蓋。這地方除了流動的一條河,還有眾多死水坑,死水表面長滿了墨綠色的浮游植物,水不會流動,自然會臭不可聞。

走在河邊狹窄的小路上,榮皓又想起十幾年前那個盛夏的夜晚,也包括那個扎著雙馬尾的小女孩,兩個孩子尋找鴨子尋到這裡,那晚發生的所有事情都記憶深刻。

冬季與夏季有著諸多不同之處,最明顯的地方就是熱鬧與安靜。

夏天的晚上,這裡到處都是蛙聲與蟲鳴,走在河邊,時不時就會聽到有青蛙或者蛤蟆受到驚嚇從草叢中落水的聲音。

四周安靜的氣氛過於壓抑,枯黃的茅草平躺在地面,走人的這條小路則是光禿禿的,地面是被人無數次走過後踩硬的黃泥。

圓月高懸,天幕之上不知何時又多出來許多閃亮的星星,深夜越發明亮,可見度很廣,即便不開手電也不至於掉進水裡。

文洋左顧右盼,動作像極了初次來此的小狗冒冒,他挨著榮皓走,大手抓了抓榮皓的衣服:“哥,這裡的水看起來很深的樣子。”

路邊這條河寬度不過幾米,但水深絕對超過三米,河的源頭就是渠洪道下方的淹子,常年水流不斷。

榮皓解釋道:“上游是個淹子,澇季桃花湖湖水暴漲,如果不及時開閘放水,湖水會順著一條叫做渠洪道的水道湧入淹子,大水湍急而下,衝出來的河有深度也就沒什麼奇怪了。”

董海笑道:“你們這怎麼這麼多淹子?淹子可是藏汙納垢之地,裡面奇奇怪怪的東西多了,據說還有大家夥!”

董海家雖在臨城,但並非山區,一馬平川的平原幾乎沒有淹子的存在。對他來說,這種面積不大但深度驚人的大坑是稀罕物。

他所指的藏汙納垢自然是陰靈,深水淹死人並不奇怪,但深水區常人很難涉足,包括探秘人在內,幾乎不會下深水去對付水靈,所以真正的深水區也算陰靈落腳的佳地。

至於大家夥,自然就是異於凡物的大型水生動物,同樣是由於深水的原因,淹子中的魚鱉之類很少受到人力捕撈,所以更容易長大,上百斤的魚,幾百斤的老鱉都很常見。

當然這些東西幾乎不會跑出來被人看見,往往躲在深水區怡然自樂。

三人說著話到達了路口轉折點,向右走是淹子,直走上坡幾百米則是那片早已被世人忘記的荒墳地。

此行的目的是墳地,所以榮皓直接引著二人往坡上走。

艱難爬上去,扒開雜草,榮皓左手小臂的蛇形印記開始閃現,冒著微微的紅光。

“這地方陰靈不少啊!”董海瞥了一眼自己的探秘人印記,舉目四望,荒草中時不時有陰靈的行蹤出沒,有一些則是躲在草叢中一動都不動。

很難想象這樣一個滿是陰靈的地方竟然沒有被獵靈組織光顧,要算錢的話,如此多的陰靈換成錢可是一比非常可觀的收入。

榮皓把青玉缽盂託在手中用於震懾陰靈,今天來可不是路過,而是在人家的眼皮子底下挖人家的墳,而對方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種感覺肯定無比詭異。

墳包只比地面高出十幾公分,如果不知道這裡是墳地,很難把它們與墳堆扯到一起。

功德碑孤零零的立在一座土墳的正東方向,榮皓小心翼翼的從眾多墳包中間走過去,停在石碑後面那座土墳旁邊。

“就挖這個!”榮皓說著話解開身上的工具腰帶,從中取出小型摺疊鏟。

董海和文洋也相繼取下工具。

四周的荒草叢中有著眾多靜悄悄摸近的陰靈,全部都是虛影狀態,看起來就像是夜色中被風吹起的白色塑料袋。

榮皓放下第一鏟,土質堅硬,鏟子磕上去只帶出三分之一鏟的沙土。

夜色下,被大片雜草包圍的亂墳崗中,三人旁若無人的忙碌,完全不把那些憤怒的陰靈放在眼裡。

隨著鏟子深入,土層變得鬆軟起來。

挖掘的速度明顯加快,榮皓揮舞鐵鏟疾風驟雨,大冬天的竟然還冒汗了。

董海時不時看一眼貓在草叢中的陰靈,多少有些心虛,挖人家的墳包人家還得在旁邊看著,簡直連老臉都不知如何安放。

榮皓靜氣凝神的挖掘,沒有受到四周環境的干擾。

半個小時後,本就不高的墳包硬是被挖出一個一米多深的土坑。

榮皓從工具腰帶中取下輕鋼伸縮摺疊棍,棍子的底部是尖頭,墳包內部土質鬆軟,輕輕的將摺疊棍壓入土中毫不費力。

大約半米多深,摺疊棍的尖頭碰到了硬物。榮皓試探了一下,又把摺疊棍拽出來換了個方位再次深入,很快又碰到了硬物。

榮皓收起摺疊棍,長長的松了口氣:“兄弟們加把勁,再往下半米深就是棺材了!”

“是木棺嗎?”董海不遺餘力的忙活,額頭滿是汗水。

榮皓不停歇的挖土,悶頭回道:“應該不是,摺疊棍扎在上面分毫刺不進去,憑感覺好像是石棺!”

棺材離地一米半,如果是木棺,早該腐朽了。

四周草叢無風自動,三人聽到了各種雜亂的聲音,聲音從四面八方傳來,還真有點鬼哭狼嚎的意思。

文洋臉上的汗大部分是被嚇出來的,百般無奈道:“哥,今天這缺德事可是做定了,死了一準進磔刑地獄被凌遲處死!”

民間有說法,凡是挖墳掘墓之人死後會進入磔刑地獄,受盡折磨痛苦。

榮皓擦了一把汗,用鐵鏟手柄敲了一下他的胳膊:“少在這胡說八道,趕緊幹活!”

半米深的土很快就被清理一空,堆在土坑邊緣有厚厚一層。

榮皓用手打掃乾淨最後一層封土,三個人的目光同時看向坑內的東西。

與猜測一致,那是一副石棺,青灰色的山岩,棺蓋表面平整脈絡清晰。

石棺平放在坑內,深度接近一米。

榮皓放下手中工具,低聲道:“拉出來!”

董海遲疑了一下,說道:“想看裡面的東西,清理封口就能開啟棺蓋,這東西少說也得有三百斤,再說四周被沙土掩埋了,咱們三個把它弄出來有些吃力啊!”

直到此時,榮皓才從揹包內取出那塊從桃花湖中凹槽內找到的東西,那玩意兒被認為是棺材邊角的碎石。

榮皓轉動手中的碎石一角,沉聲說道:“你們看,這塊石頭跟這副棺材的材質完全不同,是兩種石材,咱們現在一點頭緒都沒有,純粹是憑空想象妄加猜測,我的意思是把棺材提出來瞧瞧邊角是否有雕刻紋絡,有或者沒有,亦或是有又是否一模一樣,我們接下來也好有個方向。”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