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願聽完了陳十一郎所作吟誦祖父張柬之的詩,實話說:

的確是自己聽過的、關於祖父的最好作品!

明知道對方有意嘉膜,卻仍然被這藝術感染力所心折!

收起了先前的怠慢之心,基本相信小陳說的話。

是的,如果不是真心敬仰祖父,斷不會有這樣的詩!

可還沒有等他開口稱讚,陳成卻繼續道:

“世人多稱漢陽王於國家社稷之功,以小子的眼光,於詩文之道,他老人家猶為大家!深得‘比興’之法,乃開今世張燕公(張說)、張文獻公(張九齡)之先河也!”

“‘三張’賢相之名,於文壇,仍可相匹!”

“並且,當以漢陽王為先!”陳成說著,語出驚人!

“哦?”張願更加精神,雖然祖父素有文名,但要強行把他與文壇宗主張說、張九齡並列,似乎不是很合適。

也拿不準對方是否刻意拔高,便問:“那麼,他的詩文中,你最欣賞哪一篇呢?”

“《大堤曲》!”陳成不假思索道。

“大堤曲”是一首樂府西曲歌名,內容基本上都和男歡女愛相關,唐代的《大堤曲》,是從前朝《襄陽樂》中演化來了,因此也可以視為一首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歌。

張願微微一笑,輕輕吟道:

“南國多佳人,莫若大堤女。

玉床翠羽帳,寶襪蓮花炬。

魂處自目成,色授開心許。

迢迢不可見,日暮空愁予……”

吟完之後張願嘆道:“此是祖父年少時所作也!”

陳成鄭重點頭:“正是此篇!我猶愛其新奇靈巧,語調清麗,運用樂府原題,卻也不拘,極有漢陽王自身特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其實小陳也搞不懂“漢陽王自身特點”是什麼,畢竟張柬之的詩流傳不多。

但這只是場面話,只要對面不較真,肯定沒有問題。

而且他也知道用美人、香草比喻君王與臣子的關係,是從《楚辭》中學習來的,便把當初從張九齡在他與王維PK時,評價他的《感遇》(實際是張九齡自己的《感遇》),那些表揚的話原封不動地套用到這裡了,什麼“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眾女嫉餘之蛾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表面上寫夫婦關係,實寫政治君臣關係;

什麼屈原的“美人”是楚懷王,張柬之的“美人”是高宗或者武后啊——這些都套過來了。

張願連連點頭,顯然很認同小陳——或者說張丞相對於此類詩的解讀。

小陳暗自好笑,心想:

古代的詩,明明有的就是單純寫男歡女愛,後人為了不影響古人正人君子的形象,偏偏要曲解,說是借愛情比喻君臣……

神特麼要去愛封建獨裁君主了……

心裡想著,口中卻很謙遜:“小子不才,見賢而思齊焉,到襄陽後,也模仿漢陽王之詩,效顰了一首《大堤曲》。”

“哦?真的嗎?那快快吟來!”張願大樂,笑道:“我這個襄陽人,可要聽聽你這‘曲’,作得地道不地道了!”

陳成這次將手別到身後,顯得很放鬆自信,朗聲道:

“大堤曲

妾家住橫塘,紅紗滿桂香。

青雲教綰頭上髻,明月與作耳邊璫!

蓮風起,江畔春。

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鯉魚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陽道,綠浦歸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楓樹老!”

張願原本想要看這“不懂情愛滋味”的少年人怎樣“為賦新詩強說愁”,可一聽之下,頗為驚異!

不但文辭流暢,而且情致也很足!

綽約嫵媚大堤女孩深情地請願戀人不要遠行,少女挽留情人的口吻纏綿格外動人,觸動內心柔軟。

而且與祖父的作品對照,剛好可以看做前後連貫的劇情,十分奇妙!

更令人叫絕的是,陳成外地口音,於襄陽應是初來乍到,怎麼……

“陳生也精通音律嗎?”

如若不然,怎麼配這大堤曲格外契合……

陳成裝B道:“只是略懂,略懂而已!”

隨後又自謙道:“相比漢陽王舊作,難以企及——未有廟堂之思,但只小兒女之態,格調未免低了!”

“無妨!”張願卻不介意:“‘大堤’本就是俗曲,何必一定要有君臣之意的表達!”

個個都要扯到廟堂政治上去,反而不好聽了!

“快!”興致勃勃地張願催促手下樂工:“以新詞配曲,速速演奏來!”

這大堤曲乃是“鄉音”,即便在長安也是常常聽的,舊的詞再好,聽多了難免趨於平淡,乍一得到新鮮出爐的歌詞,張願喜不自勝,就要當場來聽!

他那剛到到新鮮玩物後欲抓耳撓腮的樣子看得陳成大覺有趣,也給自己點贊,又一次猜對了別人的喜好!

……

若說這種表現愛情的詩歌,即便可以用“美人君王”這種牽強的理論來解釋,但有時候遇到古板的人,仍會為之不喜。

例如以《黃鶴樓》名垂千古的崔顥,曾經拿詩稿去求見道德文章、名重一時的李邕(李白詩“丈夫未可輕年少”那位)。

李邕來聽聞過崔顥的詩名,很高興地接見他。

然後看到崔顥獻來的詩名是……

《王家少婦》……

第一句“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畫堂”……

還沒看完這句,李邕遍大怒道:“小兒無禮!”

竟然用這種輕浮香豔的詩句來戲弄老夫……

直接將對方趕了出去。

貌似李白當初也沒在這老頭面前討到巧,估計也是作了什麼“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之類的小兒女詩給對方,老頭很不喜歡。

因為,干謁也要看人下菜,比如要是換小陳去謁見李邕這位大名鼎鼎的“北海太守”,肯定選擇杜甫那些沉鬱頓挫的詩歌,而不是香豔輕佻的。(事實上,杜甫在這一點確實勝過了李白和崔顥,他在李邕那裡就很吃香。)

要說張願年齡也不小了,小陳怎麼就敢在他面前吟這種的的確確的戀情詩呢?

第一,張願的祖父張柬之寫過類似的,你總不能責怪你祖父輕浮吧?

第二,孟夫子的詩集中有一首《同張明府清鏡嘆》:

妾有盤龍鏡,清光常晝發。

自從生塵埃,有若霧中月。

愁來試取照,坐嘆生白髮。

寄語邊塞人,如何久離別。

也是借女人的口吻講閨中思夫之情——

這首詩是與張願的詩相唱和的,說明張願也寫了這樣一首詩。

雖然不知道張願那首是怎麼寫的,但大體內容上肯定是差不離的!

他自己都樂意寫這種騷情的詩,還有家族對此題材的“淵源”,又怎會反感別人這麼寫呢?

他甚至只會更加欣賞!

看到張願那副快活發浪的模樣,陳成心中暗說自己今天此行,起碼成功一半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