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此行派人前來江州,竟然是為了取經學習。

沃爾沃作為港交所首個“同股不同權”的物件,而且還在歐洲同步上市,可謂是極佳的個案研究物件。

“老大難”,老大重視就不難。

證監會接收到批示後,就立即成立了工作組,為打造中國的科創板而努力。

沃爾沃上市後保留著一整套完整的流程檔案,在韓皓同意下,證監會來人將其翻閱並影印帶走,以此作為中國方案的參考案例。

當然,如果僅僅如此,並不值得證監會專門派人來訪江州一趟,這些資料完全可以送到首都去。

“韓總,感謝您對科創板提出的積極建議,將業內人士預期5年後才能落地的方案極大加速,這對國內資本市場來說是一件大好事。

這次我們到訪,其實還有一個不情之請,希望您能幫忙協調一二。”

帶隊的一位證監會處長,趁時機合適向韓首富亮出了來訪的真實意圖。

“科創板一旦啟動,估計一年後就將正式落地。如果按照現在速度,可能只需要200多天就能推出。

中國辦事講究個萬事開門紅的彩頭,我們希望中華集團旗下的企業,尤其是像寧德新能源(ATL)這樣的高科技企業能成為首批科創板掛牌的目標。

要真正打造中國的納斯達克,需要有一定實力的明星企業來壓陣,起到先鋒模範引導作用,ATL簡直是為此量身定做。

如果您沒有意見的話,我們希望ATL在不久後就開展上市的輔導工作,共同為科創板的落地攜手合作。”

在韓皓點頭鼓勵下,這位處長一口氣將核心任務講了個明白。

ATL公司除了為中華集團提供電池外,還是特斯拉這樣的當紅炸子雞的供貨商。可以說,在新能源動力電池領域,ATL在全球都享有一席之位。

看來,證監會來之前可是做足了功課。

對ATL,韓皓本來是打算過兩年新能源汽車大火時在A股主機板上市。但證監會的提議確實也不錯,若是頂著中國科創板第一股的名號,對ATL來說算是一個加分點。

何況,韓首富對自己大力呼籲打造的科創板,又豈會不支援呢?

“看來你們是做了充分功課有備而來。我可以同意,不過也有條件,就是ATL必須是科創板第一股!”

證監會吃定了韓皓,同樣韓皓也吃定了對方,來而不往非禮也算是真正的互惠互利。

以ATL在電動摩托車電池龐大的市場佔有率,以及為中華集團和特斯拉提供汽車動力電池,如今估值已經達到了500億元人民幣。伴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進一步擴容,該公司的估值還將繼續上揚。

想想沃爾沃這樣的老牌車企上市估值才220億美金,而像ATL這樣的電池企業估值已經達到了80億美金,再給其兩三年時間的話說不定市值還會高出沃爾沃一頭。

這就是賽道的不同,沃爾沃被市場認為是傳統機械車企,而ATL由於搭上了新能源汽車的風口屬於高科技企業,所以兩者錨定效應完全不同。

送走了證監會來人,韓皓應邀到阿里集團總部參觀。作為公司大股東之一,他出現在此地的身影越發頻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江州作為新近崛起的準一線城市,擁有中華集團和阿里集團兩大雙子星熠熠生輝,近些年成為國內最為熱門的網紅都市。

中華集團憑藉全球汽車市場老三的地位當仁不讓領銜為大哥,而阿里這個小弟近兩年發展異常迅速,逐漸在國內網際網路行業脫穎而出成為兩大巨頭之一。

站在兩大巨無霸身後的,是同一個男人,他已經連續13年榮登富豪榜首,是中國商界當之無愧的領袖人物。但凡要談論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商業史,韓皓都是無法繞過去的人物。

但現在,他正如同一位小學生般,興致勃勃觀看由阿里集團董事長馬傑克親自演示的手機移動支付新功能。

曾經只是一時興起響應光棍節而弄出來的雙11購物節,如今已成為中國網路購物最大的狂歡節,也是阿里集團的金字招牌。為了配合今年的雙11購物支付環節,阿里碼農們舊鍋換新菜,搞出了一個新玩意。

“嘀——”

馬傑克用手機輕輕一掃,螢幕就出現了新的支付畫面,將移動支付的便捷大門正式開啟。

有著20餘年歷史的二維碼,被中國人創造性地用在了手機移動支付端,大大縮短了人和人之間的支付距離。

原本陌生人之間付款,還要輸入郵箱、賬號和手機號等麻煩步驟,現在統統被轉變為一掃了之。而電腦端原本還需要證書、U盾等認證,都在手機上精簡消除,使得整個支付過程便捷迅速。

“這相當於打通了最後1米的距離,將人與人之間的支付行為變得異常便捷,無現金社會即將到來!”

馬傑克略顯激動地介紹,他彷彿已經看到一扇新的商業大門正在朝其緩緩開啟。

“看來中華集團要轉型還有許多路程要走——”

韓皓在心裡默唸,跟阿里的創新文化相比,以工程師思維對比程式設計師思維,中華集團顯得要落後一頭。

“非常棒,這只是二維碼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社會邁向新紀元的一大步。”

作為頂級商業精英,韓皓一眼就看出來二維碼將為移動支付插上騰飛的翅膀,將人類社會帶入無現金社會。

“今年雙11,不單要線上上繼續發力,而且還得線上下發起三大戰役,將線上線下相結合打通整個支付體系,以此來改變人們的支付習慣。”

跟身上充滿工程師氣質的韓皓相比,馬傑克更像是一位天馬行空的演講家。

“此番邀請你過來,就是希望先在快的打車平臺上將其作為試點,小規模線上下經濟進行業務嘗試。”

快的打車作為網際網路預約用車服務手機軟件,得到了許多高層次商務人士的青睞,發展勢頭遠超預期。

尤其是國外Uber打車火爆,讓國內一下子出現不少於10家的打車創業平臺,他們都看到了其中的商機。

韓皓本人是Uber的股東,同時也是國內快的打車大股東。

談及網際網路打車軟體,原本從阿里集團調任快的打車軟體負責人的程雷,大半年前已經離職並創辦了滴滴打車公司,還獲得騰訊1500萬美金的風險投資。

程雷為何從快的打車離職呢?

一是看到了打車軟體巨大的發展前景,覺得大有可為。二是嘛,他並不認可快的打車經營策略,決心出門自己幹。

估計韓皓自己也想不到,沒簽競業協議陰差陽錯下竟然培養了新的敵人。

從Uber打車模式引申回國的快的打車,成立伊始就是透過網際網路進行租車服務,而韓皓為了整合產業鏈重新定義了經營策略。

就是快的打車透過向中華集團分期購買或租賃數千輛汽車,以此作為租車服務提供方,再來招募司機透過手機接單,兩者協議賺取分成。

經營模式像傳統的計程車公司,但卻利用網際網路軟體來引流乘客,屬於重資產的經營策略。

而程雷創辦的滴滴打車,肯定沒有實力來大手筆購買汽車,而只是充當資訊釋出的平臺,向全國普通車主招募司機,然後透過網際網路引流乘客就坐再協議分成。這屬於非常明顯的輕資產營運模式,可以迅速擴張並源源不斷吸引新司機加入。

簡而言之,快的打車屬於專車模式,市場推廣慢利於對司機的管控。滴滴打車則屬於租車模式,利於低成本擴張但不可控安全差。

兩種模式一時半會在市場上還無法分出勝負,因為使用網際網路打車軟體的消費者數量基數太小。

衣食住行,是人類高頻次的剛需。

今天手機便捷支付的產生,極有可能引爆出行市場。

擁有中華和阿里集團加持的快的打車,猶如一頭巨獸在蹣跚前行,身後跟著一群餓得兩眼冒光的惡狼,它們時刻準備著撕碎吃掉前方的屍體。

對打車軟體市場,韓皓一時半會還沒有定論,他決定再看看現實演變情況如何,這給了像滴滴打車此類創業公司崛起的機會。

有了風投的大筆資金,滴滴打車開始了燒錢補貼之舉,只用了三個月就一下子成為僅次於快的打車的公司,有能力直面跟對方競爭。快的打車經營佈局範圍僅在幾大一線重點城市,滴滴打車的發展已經開始涉足二線城市,並有隱約彎道超車的跡象。

當韓皓的注意力被牽涉在半導體領域時,中國網際網路打車出行的戰事卻在今年雙11購物節之前一觸即發。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