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汽車博物館的建成,對韓皓來說,算是圓了多年的心願。不過,舊賬剛除,新債又至。現在的他,又有了更新更宏大的願望,就是推廣中國自主作業系統——鴻蒙。

作為工業4.0的鑰匙,主打物聯網的鴻蒙系統之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就算韓皓將中華集團的新車全部更換上鴻蒙系統,如此普及速度還是太慢,並且在市場中佔有率過低。

真要儘快推廣而且力度空前的話,必須依靠政府以行政手段要求中國企業強制使用。按照中國政府的控制力,一聲令下可以勉強讓全國上下動員起來使用。

但鴻蒙系統是中華集團和華為公司聯手搞出來的開源系統,是企業行為跟政府關聯不大,根本就沒有這樣的能力和資格去說服政府。

而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用行政之手替代市場之手調節資源,風險巨大失敗機率更大,也不會有人願意承擔這樣的責任。

更重要的是鴻蒙系統剛出來,雖然在車載系統上使用表現良好,但在其他領域還是未知數,沒有足夠把握成功的話無論是政府和企業都不敢跟進。

綜上所述,要想推廣鴻蒙系統,除了中華集團和華為公司,暫時是指望不上其他力量。

在內部協商之中,華為公司承諾會在手機業務上搭載鴻蒙系統,只不過要等到條件成熟之時。按照他們的計劃,是要將鴻蒙系統和現有安卓系統並列預裝,使用者可以在開機時選擇使用其中之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當前客觀條件限制,雙系統二選一的話對手機CPU和儲存空間要求很高,馬上推廣的話很難實現。為此,只能選擇折衷方案,就是在華為低端手機上(就是廉價功能機用戶)先推行使用鴻蒙系統,這樣的話客戶受眾也有限。

在手機效能無法得到大規模提升之前,看來推動鴻蒙系統普及的主力還得是中華集團。

欲速則不達,韓皓當然明白這樣的道理。

可如果不做些什麼的話,鴻蒙系統可能有夭折的危險,再加上安卓系統來勢洶洶,依靠智能手機普及,佔有率節節上升。

對此,韓皓必須想出足以跟手機抗衡,但又合適鴻蒙系統的新載體來替代。

家家戶戶都有,跟車機功能相近,篩選範圍一縮小,很快就得出了正確答案——電視!

電視這樣笨重的視聽載體,已經成為現代家庭必不可少的一員。

在資訊浪潮之下,電視向液晶屏幕、智慧互聯開始進化之旅。

最早在2009年時,由三星、索尼等在國際性消費電子展(CES)推出了由雅虎公司提供聯網方案的電視機,開啟了“網際網路+電視”的浪潮。很快國內電視廠家紛紛跟進,開始營銷網際網路電視的概念,但每個品牌之間的電視作業系統並不相容。2011年,電視廠家紛紛將安卓系統植入電視硬體,統一平臺標準下,智慧電視開始雛形初現。

韓皓要做的就是搶佔老百姓家中的大屏幕——電視,而暫時讓小螢幕即手機交給華為公司今後處理。

利用自己的影響力,韓皓私下召集了幾家國內電視佔有率高的企業老總商談,希望能一起來預裝鴻蒙來推廣國產系統。

但大家都左顧右盼不肯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畢竟採納鴻蒙系統有為他人做嫁衣的感覺,而且使用安卓的話不單免費也更符合趨勢。

韓皓的面子還是得給,實在推脫不過只好發話若有政府相關部門牽頭的話,他們願意嘗試一二。不過,他們也可以先在內部測試,合適的話再考慮小規模量產上市。

當然,這個時間的話,誰也不敢保證,長的話三五載都可能。若是非要著急上市的話,那麼中華集團得給出一定補貼,也就是俗稱的裝機費,花錢讓鴻蒙系統預裝在電視之上。

算了算,這筆預裝費數目可不小,而且說服政府出頭基本不可能,韓皓始終感覺無法掌控事情的進展。

鴻蒙要推廣,最大的敵人不是微軟,而是安卓。若是慢悠悠進行的話,待安卓繼續做大,形成生態的話鴻蒙成功的機率就越來越小。

想了想,韓皓讓中華智庫的智囊團們對這個問題做了研究分析,最終一條切實可行的建議脫穎而出。

汽車向智能化、網聯化發展不可避免,同樣這樣的浪潮也適用於電視,也就是電視行業同樣面臨著大洗牌的格局。

而這,恰恰給了新來者足夠的機會。

智庫給出的建議,就是整合電視行業,以智慧電視為載體推廣鴻蒙系統。

要想在電視行業立足,就必須打通產業鏈,利用成本優勢重新洗牌。電視的關鍵成本一是晶片,二是螢幕,三就是系統,四的話是代工廠。

晶片的話,海思半導體對電視晶片有所涉及,早已經研發智慧電視的晶片。系統的話,鴻蒙肯定是當仁不讓的首選。至於代工廠,中國有足夠多的代工廠,要知道富士康和比亞迪都是其中佼佼者。另外,韓皓自己的也有嫡系部隊,就是在空調行業做得風生水起的格力電器,他們已經開始進軍其他家電領域向冰箱、洗衣機等市場滲透,同樣擁有自己的生產基地。

“格力生產電視的話,消費者會不會接受?”

韓皓可是執行力非常強悍的一個人,他立即乘坐私人飛機來到格力電器總部,跟企業界的鐵娘子董奇珍會面。

要知道身為格力電器的大老闆,韓皓其實很少過問企業具體管理事宜。不到股東大會時,人們都忘記他是公司真正的老闆,風頭都被董小姐搶了過去。

無事不登三寶殿,韓皓沒有極其重要的事情,當然不會親自前來,董奇珍對此心知肚明。

“電視行業的話,競爭非常激烈。格力電器開始了多元化,從空調向冰箱領域發展還可以,當前正準備向小家電行業佈局。說實話,電視的話,我們內部討論過這個專案,最終還是決定暫時放棄。

依照格力目前的實力來說,進入電視領域並不是一個好時機,該領域競爭太過激烈,利潤也不高。”

董小姐在韓皓面前沒有保留,直接說出自己的看法。

“我只問你,如果格力推出很有競爭力的電視,消費者會捨棄其他老牌子轉而選擇格力嗎?”

對家電行業,韓皓理解得不多,他自然要問計在其中沉浸多年打拼的老兵董奇珍。

“中國消費者在家電行業對品牌忠誠度並不高,誰的產品更好更便宜,他們就會轉頭過來支援。

這也是為何松下、三菱等空調巨頭賣不過格力的原因,因為我們是最合適的產品。”

董小姐在回答之餘,還不忘記提及自己的輝煌戰績。

格力空調除了擊敗日系王者之外,還將其他國產品牌拋落身後大半,處於市場第一的位置。

“為了推廣鴻蒙系統,我希望進軍電視行業。前些天我跟國內電視企業接觸過,他們對此並不熱心。時間不等人,我們必須儘快讓鴻蒙普及開來,電視就是我選擇的理想載體。”

對董奇珍,韓皓並不相瞞,格力是他推廣鴻蒙系統的主要渠道之一。

“我聽到這個傳聞了,看來你韓首富的面子也有不夠用的時候。”

圈子內的訊息總是傳得飛快,雖然韓皓私下接觸對方,但訊息還是擴散了出來,董小姐很快就有耳聞。

“沒辦法,大家都要吃飯考慮生計問題,我可以理解他們。但時間不等人,至少我希望在中國,鴻蒙系統能佔據主流,而不是國外的系統。這件事的重要程度,相信你會理解。”

臉上露出苦笑,韓皓也不想如此折騰,不是為了中國製造的明天,他實在犯不著淌這樣的渾水。但正是因為他是這樣的理想主義者,也才有諸多追隨者跟著後面一起奮鬥。

“既然你是大股東發了話,我當然沒有意見。不過你必須要給出合適的理由,要不然中小股東們可不會同意。畢竟格力電器可不像中華集團般家大業大,經得起你不斷折騰。”

多元化是董奇珍帶領格力發展的方向,電視行業其實也算是一大塊肥肉,就看你咬不咬得動。

從韓皓以往的手段看,他從不打無把握之戰。若是能助力格力電視起來,對格力來說可是大好事。

董小姐倒非常想知道,韓皓如何讓格力造出很有競爭力的電視。

電視行業四大關鍵因素,韓皓已佔其三,剩下的自然就是螢幕。

說到螢幕,中國電視行業可是一肚子苦水。

好不容易砸重金收購在CRT螢幕佔據壟斷地位,沒想到卻成為了接盤俠,新的液晶顯示屏LCD成為市場新寵。只好跳樓價將CRT螢幕電視清倉,殺得好端端的電視行業成為了一片紅海。

剛從屍山血海中活下來的國產電視廠家,正準備搭上液晶LCD東風之時,發現上游螢幕都控制在日、韓、臺三方企業手中,不得不忍受高成本採購價。

最讓人難受的是次貸危機時,液晶屏幕廠家產能過剩,中國大陸為了照顧臺企,特意組織內地電視廠家赴臺進行大採購,給了臺資企業救命的訂單。

沒想到2009—2010年市場回暖,臺企將中國大陸賣了,聯手韓國企業操控市場漲價30%,並有意控制產能造成供不應求場面。要知道在2010年底前,中國大陸所有的32寸液晶屏都是進口而來,每年大約500億美金的進口金額可是一筆龐大的數目。

雖然是市場行為,但恩將仇報乃至忘恩負義的評價,都不可避免落到那些只顧眼前小利的臺企身上。

說到底,和汽車行業一樣,不掌握核心技術的話,自主品牌就沒有話語權。

被股民稱之為了“吞金獸”、“鐵公雞”的上市公司“京東方”突然宣佈了緊急停牌,預示著有重大事項等待公佈。

要知道自京東方上市以來,在股市直接融資超過260多億,但卻連年虧歲多達80多億,累計分紅只有1億出頭,可謂是扶不起來的阿斗級企業。其中2010年鉅虧20億,2011年在政府補貼幫助財務包裝下才勉強盈利2.56億,2012年中報又開始預虧7億,持股的小股民們耐心基本消耗殆盡。

“年年利好卻年年虧損,收割韭菜是一把好手。”

當前,京東方總市值在280億左右,股價長期處於低位執行。

在資本運作之上,京東方可是個中高手,不時釋放利好訊息來拉動股價,再向政府或者特定的“戰略投資者”增發股票以獲得足夠的資本金。

從其大股東構成來看,都是由地方政府或者旗下融資平臺佔據,一看就是政府大力扶持的企業。換句話說,若想成為京東方的大股東,參與定向增發的話,沒有地方政府首肯無法達成。

停牌後不久,很快就有記者打探到爆炸性新聞,就是京東方有望迎來新的大股東——韓首富。

而首富為何要入股京東方,背後的原因竟然是要進入電視行業。

記者們調查聯想能力真是厲害,單憑韓皓召集國內電視行業老總開會的小道消息,就猜對八九不離十。

在藍海、紅海市場之外,新近又針對中國企業有了新的名詞,就是地中海市場。

藍海市場是說競爭者不多,大家都能獲利甚多。紅海的話,則是大家殺得頭破血流,盈利甚微甚至虧損。

那麼地中海市場又是怎麼回事呢?

地中海一是指市場比藍海、紅海更恐怖,深不見底,掉入進去的話虧損事小,丟命也是常事。二是指但凡在此處競爭之企業的老闆,都會提前衰老脫髮形成地中海,壽命大減。

簡而言之,就是藍海掙錢,紅海虧錢,地中海要命。

對中國電視企業來說,現在市場就是地中海,已經淪為幫忙上游產業鏈打工的組裝者。

韓首富好好的汽車不做,幹嘛要跳進電視這個地中海深坑,這也是許多記者們想不明白的事情。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