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全復可是有望出任克萊斯勒公司副總裁職務的人選,屬於在華人汽車界當之無愧的明星級牛人,現在居然一聲不吭打包回到中國,加盟的還是新冒出來的華夏工業集團。

這讓所有熟知中國汽車工業水平現狀的人都搞不明白,為何華夏工業能把如此技術大牛人收羅在帳下?趙全復放著國外大好前程不幹,非得跑回國受罪?回國也就罷了,加盟的還是非主流的汽車企業?

“估計是錢給得多吧,華夏工業的老總據說一向來捨得用錢砸人,給我一千萬年薪我也會屁顛跑回來啊!反正國內企業水平低,瞎混混就能拿那麼多錢,有誰會嫌錢多?”

“不一定吧,在他那個位置還需要擔心錢的問題嗎,在美國拿美金折算起來比國內要賺得多。我覺得可能是人家真想幹一番事業呢?國內汽車行業現在處於窪地階段,用心努力一把都能出成績。”

“只有你這種剛工作不久的人才會相信什麼理想,什麼事業?給錢幹活,天經地義,沒錢忽悠,傻子才幹!”

……

《中國汽車報》的報道一時間讓趙全復處於風口浪尖之上,人們都在猜測他的動機是什麼?

“辛苦你了,還要陪著我回國折騰一番。”

底特律機場候機大廳內,37歲的趙全復手中拿著單程票,對陪伴自己回國的妻子說道。

“回國也好,免得你將來後悔錯過好機會。反正跟著你,我們母子三個到哪都有飯吃!”

打包好全部行李,趙全復一家人集體登上了返回中國的航班。

作為代表人物,趙全復開啟了海外華人海歸派回國的征程,成為第一批留洋歸國拓荒者之一。

實際上,這次韓皓到美國,一共招攬了20多名工程師回國,只不過趙全復名氣最大,被人們反覆提及。這20多名工程師都將加入新的華夏汽車研究院,成為其中的專案領軍人物,而他們也都歸於趙全復的麾下管理。

韓皓和趙全復溝通交流很愉快,雙方就長期目標達成了共識,就是在華夏汽車研究院建立起國際水準的正向研發體系。按照國際汽車巨頭研究中心的配置,逐步構造起具備造血功能的研發團隊和開發系統。

韓國汽車在70年代起飛階段時,短短一年時間就有2000多名留洋工程師返回祖國,據不完全統計後來幾年一共有超過萬名汽車行業工程師回國效力,現在依舊活躍在韓國汽車企業當中,成為韓系汽車崛起的主力軍。

伴隨現代、起亞、大宇汽車企業的崛起,許多留洋的韓國大學生一畢業就回國就業,不再留戀國外汽車大集團。他們留下的空缺,後來紛紛被華人替代,華人在國外汽車領域成為了不容忽視的力量。

經過長途飛行,飛機終於在滬東國際機場降落,趙全復一家人回到了闊別已久的祖國。

韓皓親自到機場迎接,這樣重量級的人物加盟華夏工業集團,除了業務上幫忙建立正向研發體系外,另外在無形中幫忙做了一次千金買馬骨的宣傳。將來其他優秀的留洋工程師回國時,考慮的第一個選擇可能就是華夏汽車研究院。

單靠趙全復一個人的能力無法構建起韓皓的夢想,他需要許許多多趙全復般的人物組成團隊,大家一起共同為中國汽車崛起而努力奮鬥。

看到韓皓,趙全復妻子不敢相信,這個年輕人就是掌握市值超過百億的企業老總,就是他一手促成了自己丈夫回歸祖國。不過韓皓身上儒雅的自信氣質,倒是和趙全復挺像,怪不得兩人會有惺惺相惜的感覺。

待人接物彬彬有禮,不是掙了一筆錢就不知天高地厚的暴發戶,看他對老公的態度,應該會是一個容易相處的老闆吧。

在心裡,趙全復妻子默默評價道。

韓皓帶了兩輛華夏之光二代7座版前來迎接,一輛載人,另一輛搭乘行李,因為趙家可是舉家帶了大堆行李遷了回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看到華夏之光二代,車頭方正“H”的車標,趙全復一眼就認出來是華夏汽車的產品。在回國前,他還是惡補了一些國內汽車行業知識,對華夏汽車的產品分佈也有瞭解。

得知華夏工業集團一律使用自家產品作為接待用車,趙全復表示了理解。

圍著汽車轉了一圈,趙全復發現華夏汽車的產品還可以,製造工藝上屬於及格產品,沒有自己想象中的小作坊工藝。雖然只是一輛微客,但造型方面跟上了國際潮流,隱約看得出有鈴木車型的影子,但還是加入了不少原創東西。

從滬江市回江州,路途需要近兩個半小時車程,趙全復決定把家安在江州,這裡將來是華夏汽車研究院的所在地。

韓皓已經為其準備了一套別墅,作為其暫時落腳的地方,如果不滿意可以自行尋找新的住址,公司會提供報銷費用。

坐在車上,趙全復感覺整車噪聲挺大,一旦上了80公里時速在車裡說話有時就聽不清楚,不過底盤還挺讓人放心。得知車輛使用的是AVL提供的1.2L發動機,司機開到100公里時速還能遊刃有餘,趙全復心想華夏汽車比自己想象中要有技術積累一些。

作為留洋歸來的代表人物,浙海省政府準備給以其省聘專家待遇,同時省長還將專門會面他,作為鼓勵海外人才回國效力的典型宣傳。在子女入學上,也特批了招收通道進入省內重點中小學就讀。可以說,對於有真才實學的人才,國內還是非常重視和優待。

一連忙碌了三天時間,趙全復才有空來到虎山,親身見證華夏工業集團的實力。

看到一大片現代化廠區,中國製造已經初步展現出猙獰實力,華夏汽車的新車源源不斷下線。車間內生產線所用的裝置都採購自國外,尤其是最新進口回來為盤古1.8L發動機配套的德國生產線,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跟克萊斯勒公司硬體相比也毫不遜色。

這就是後發優勢之一,可以透過採購得到國際最先進的生產裝置,從而實現硬體上的後發追趕,當然你首先得有錢。

趙全復終於看到了盤古1.8L發動機的真容,這臺在AVL幫忙下逆向仿製豐田技術的發動機,在他這樣的發動機專家看來,已經是一件相當優良的作品。

得益於AVL幫忙引進的專業裝置,發動機製造工藝還可以,唯一不足的就是許多核心部件和控制元件都要從國外進口。此外,在發動機耐久性上還有待經歷實踐檢驗。

盤古發動機算是一大驚喜,另外的驚喜就是C1中華轎車的樣車了。

雖然沒有轎車7字頭的生產目錄,但是華夏汽車居然已經造出來可以上路的樣車,並且準備上了自己的發動機。

得知車型仿製豐田花冠,趙全復在美國開過這款車比較熟悉,他繞車觀察了一圈仔細檢視,發現C1中華轎車單從外觀內飾基本達到了花冠七成左右的功力。花冠為何成為世界名車,就因為它經久耐用,是經濟型轎車的首選。

韓皓還對趙全復開放了華夏汽車研究的秘密專案,一個是針對金盃輕客B1車型,這是從華夏之光車型向上延伸發展的新產品。

這些年,華晨金盃的銷量在國內穩步提升,打得一汽小解放、雷諾塔菲克等毫無還手之力,年銷量在4萬輛以上,每年獲取好幾個億的淨利潤。

如此高收益的輕客市場,韓皓當然也想插一腳進去分杯羹,B1就是仿製豐田海獅的輕客,繼續主打價效比優勢低價入市。

針對金盃主打貨運目標市場,B1將在舒適度上做進一步最佳化,採用了C1中華轎車的內飾設計,改為客貨混用的輕客定位。不但可以拉貨,在拉人方面也能勝任,主打混用車型。這是從華夏之光二代熱銷得來的啟示,中國消費者購車希望汽車能夠勝任多功能使用。國內基本一個家庭就一輛汽車,因此購車時希望汽車能夠承當更多的功能。

另一個保密頗嚴的專案就是S1,這是一款運動多功能車型,採用首字母讀法就是SUV。

公認SUV起源自1984年切諾基二代,其開創性地第一次將承載式車身引入到SUV車型設計中,這樣在維持車輛出色透過性的同時還擁有了可以媲美轎車一般的公路駕駛體驗。雖然外形跟之前皮卡套上封閉性車廂一致,但底盤上卻從皮卡換成了轎車型號,開創出新一代的汽車種類。

現在首汽吉普生產的切諾基其實就是一款SUV,不過在國內銷量逐步萎縮,國人現在更加青睞有屁股的三廂轎車。

但在國外尤其是美國,豐田緊跟潮流推出了RAV4,本田也推出了CRV,這兩款車在美國市場上大受歡迎,成為新一代時尚潮流的引導者。銷量也逐步增加,開始追趕上轎車行列。此後,賓士開始推出ML,寶馬醞釀X5,都盯上了這個突然爆發的細分市場,SUV一下子在國外火爆起來。

豐田的RAV4是在花冠平臺打造出來,底盤基本照搬花冠,所以只需要略加改造除錯,就能從花冠變成RAV4。

S1專案的SUV就是參考RAV4,運用了C1中華轎車的底盤打造,基本就是轎車底盤加了一個越野車的外殼,組建成為了SUV。

為何國外汽車巨頭紛紛進入SUV領域,肯定是看到了其中發展的潛力,為了保持和國外潮流一致,在開發C1專案同時,韓皓也參考了美國市場風向悄然打造S1專案。

SUV當下在中國好像並不吃香,來自美國的切諾基風光不再,而金盃和通用打算建立的合資公司也打算投產通用開拓者SUV,不知道其能否啟用中國的SUV市場。

由於車型不成熟,所以韓皓雖然準備了S1專案,但還沒有打算正式籌備上市,因為國內SUV市場還很小,他更多的精力還是放在了轎車身上。

看到華夏汽車連SUV都已經有所涉及,並組織了人力開始研發,趙全復感覺自己真是大開眼界。他從一位專業的汽車領域專家角度看,華夏汽車走在了非常正確的康莊大道上,對產品的規劃科學有想法。

本來還以為華夏汽車屬於國內沒有想法,東一榔頭西一錘子亂規劃,沒想到卻看到了相對正規軍的角色。趙全復心想,如果自己不回來,相信華夏汽車也能憑藉不斷摸索走上正規化國際化道路。

有了那麼好的基礎,趙全復對自己的工作不再沒有底,他覺得這次回國真的是選擇對了。現在華夏汽車的研發工作已經打好了地基,他只需要在地基上按照國外標準化施工,就能建成一棟非常漂亮的花園洋房。

韓皓已經給了他2000人的招聘編制,趙全復需要在3年時間內把華夏汽車研究院填滿,還需要在華夏汽車欠缺的各項核心技術上成立相應的攻關小組,完成研發工作佈局。

要一下子找2000個有工作經驗的工程師很難,但尋找剛走出校門一紙空白具備發展潛力的大學畢業生卻簡單多了,韓皓希望能夠從國內大中專院校中招聘好苗子,培養出自己的工程師隊伍。

大學畢業生有一點好,就是工資便宜還具備想象力,只要搭配幾個學科帶頭人就能組建起一個專案小組,非常合適現在華夏汽車研究院的現況。不然的話,就算把國內汽車企業的研究工程師們挖光了,可能也填不滿研究院的額度。因為國內的研發力量實在太過薄弱,從事研發工作的工程師數量非常有限。

光靠大學畢業生肯定不行,趙全復看完華夏汽車的環境,覺得這裡挺合適海歸的技術人員回國就業,他決定親自再到美國去尋找更多的幫手回來。

當初韓國汽車起飛就算依靠了一大幫留洋回國人員,現在輪到中國汽車迎來這個關鍵時刻,加入WTO指日可待,那麼也該到中國的工程師們開始為中國汽車迎頭趕上貢獻自己的力量。

透過網際網路,趙全復開始發出英雄帖,招募在美國乃至其他國家的優秀華人工程師回國,共同為同一個目標奮鬥。

華夏汽車研究院有一點好,就是全新組建,由趙全復按照國外模式設計管理流程和機構,所以海外工程師回國不會有文化融合問題,他們將很快適應國內的工作,因為這裡和國外在管理上沒有區別。

無意中,韓皓網到了趙全復這條大魚,而這條大魚又源源不斷為他招來許多小魚,共同組建成國內一個龐大的研發魚群軍團。

當招兵買馬順利進行之際,意外在國際車展前夕卻傳來了不和諧聲音。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