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tiressive House,這是一種神奇的電子音樂風格,可能沒有那麼多為了狂歡和嗨皮的架設,也沒有傳統EDM的那種商業氣息。

從某種意義上說,其實這種風格和Trance是很像的,都是以深度來帶給聽者更多更好的體驗。

而且,也是更多電子音樂人選擇用以闡述自己的深度表達單曲風格。

而能夠來到AMF現場的觀眾,不用多說,肯定無一例外全都是世界各國最狂熱的電子音樂迷,全都是老油條中的老油條。

那麼,他們也就更能Get到音樂人放出的作品的深意。

就例如現場唐佑一放出的這首《YOYI》,剛開始,此曲的結構異常疏鬆,就好似一個步履蹣跚的新生兒,開始逐漸嶄露頭角一般。

但是基準調式的不變,又一點一點的慢慢將同一種調式進行完善,加入新的構想。

他們聽懂了,YOYI可能想表達的深意。

“從弱到強,千變萬化,卻從不變本質嗎?”現場人群當中,有一些即便來蹦迪,都拿著本小本本不停記錄的人,他們在所有人都在狂歡的人群當中,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這些人,學名叫做‘樂評人’。

當然,不是華夏國內那些找過唐佑一麻煩的那種所謂的偽樂評人了,而是真正來自各大頂尖樂評機構和各大世界性獎項的真樂評人了。

他們此刻也在對著唐佑一的新歌做著總結,凝思著,YOYI到底想要表達一些什麼樣的深意。

這就是《YOYI》,他們從中聽出了一些深度來,並且暗自點頭。

毫無疑問,作為一首Traditiressive House,這首單曲已經俘獲了他們刁鑽的胃口,無疑從各方面來說,完成度都可以拿得出手。

其中就有一位戴著鴨舌帽,身上穿的T恤後面有一臺金燦燦留聲唱片機logo的黑人,在自己寫下的音樂人藝名之後....也就是YOYI這個名字的後面,打了一個大大的紅√記號。

最後,這位黑人寫下了關於自己的評語。

:【個人建議,本年度列入第二類別分類,可以深度評解抽析....】

這一次,很難得的,在最後一個樂音落下的時刻,人們在電子音樂現場上罕見的聽見了掌聲。

畢竟是電音節,這種場景一般都不會出現掌聲這種東西,因為相對於傳統的鼓掌,狂歡者們有太多形式可以表達自己內心心情的行為了。

例如歡呼、搖旗吶喊,還有高舉雙手,這些都比鼓掌更加契合這種熱烈的現場。

因為相對於傳統音樂的現場,電子音樂本就是形式不同的音樂,觀眾自然形式也不相同,電子音樂現場,甚至連座位都沒有,因為他們不需要座位這種沒有用的東西,人們不需要坐下。

他們只需要,燃燒自己的激情,在激昂的音樂當中找到自我的位置和釋放。

現場的進度也在越來越深入的推進著。

毫無疑問,《YOYI》這首單曲給予了人們更多的驚喜,但一首單曲怎麼都是會有結束的一刻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是,唐佑一這次可不是只有這麼一個大招,他還有其他的技能沒放出來....

那就是,同一張專輯之中的,其他單曲。

不過這裡是電子音樂節,終究還是電音為王的舞臺,而他本次的專輯也只有主打歌是屬於電音的形式,那麼,剩下的幾首單曲,自然也不會全部放完。

唐佑一選擇了一首歌放一點,雖然在電音節上放非電音的單曲也不是不行,但終歸還是要考慮到整個現場的完成度。

一首流行,一首搖滾,一首半電子音樂單曲,就這樣放了出來。

當然,《芒種》這首單曲,他並沒有選擇在今天放出,因為說句實話,雖然這首歌的確是電音沒錯,可是....也是真的不適合啊。

這首歌真的就是和現場走了另一條完全極端的路線,雖然同樣是一首精品華夏風電音之作,可也是真正的氣氛破壞之王。

更何況,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這是唐佑一用來單獨放在唐柚依的名下釋出的單曲,不適合他現場在這打出來。

不過,即便少了一首《芒種》,幾首未發行新單的放出,也足夠觀眾們和粉絲們過癮了。

尤其是最後結尾落幕的那一首《過去,現在,未來》。

這首核曲雖然被唐佑一定位在了情緒核的風格之上,但同樣延續了他以往的一貫風格,加入了很多別分支其他風格的元素進去。

例如後搖的元素,唐佑一就大量加入,那種如同暢遊深海當中的孤寂感,從一開頭就給所有人帶來了重重的一記擊打。

因為後搖這種風格,一直以來人們對它的客觀評價就是:一隻孤獨的藍鯨在深海裡呼喊,孑然遊那裡蕩在那兒,在一百億年時光的邊緣上,向著深淵和世界呼喊:我在這兒,我在這兒,接著是怮哭,迷茫和孤獨,我也要發出這種沉重的悲鳴和久遠的吸氣聲,包含著亙古的時間和亙古的濃霧——海女。

這就是後搖,一種很奇妙的搖滾風格,它沒有別的核那樣炸裂的核心,也沒有死金那樣的聲嘶力竭和撕破天際,反而,它很安靜,安靜到孤獨的那種感覺,這是一種不適合深海恐懼症患者聆聽的音樂。

它會在你的內心最深層世界,鬧中取靜,很自我的一種音樂。

唐佑一就很巧妙的在《過去,現在,未來》這首單曲之中完美融入了後搖的靈魂元素,加上虛無縹緲,若有若無,如同溺水者即將窒息渴死的唱腔,又給這首單曲增添上了蒼茫的感覺。

“Sih in me....”

(利齒撕裂這副皮囊。)

“I'd rather mean.....”

(我是說...)

“Nothihahing.....”

(不如裝作沒事走開。)

“It's okay to leave....”

(逃走也無可厚非。)

“Cause I think....”

(我是說...)

“Night eyes...”

(漆黑、眼神。)

“Blind Gaze....”

(無神、注視。)

“Soft touch....”

(柔軟、觸感。)

“Your taste...”

(撕咬、唇齒。)

“Cause I would rather feel yht...”

(不如品嚐這般平淡黯然。)

當然,這首歌不是簡簡單單的用死核唱腔斷斷續續的唱出那英文歌詞那麼簡單,中文的那部分,其實是真實存在的。

因為,在那如同溺水者的絕望渴求聲唱完一句英文主旋律唱詞之後,就會出現一段聲線正常,聲音正常時的YOYI的聲音,用中文唱著和聲,二者交織相交。

臺底下的所有樂評人們,再一次驚豔了,尤其是那位穿著金色唱片機T恤的黑人,感覺自己的雞皮疙瘩都在全身遊走了一個遍。

“oh Shit!”

而這個人的胸前,掛著一個胸牌。

【嘉賓來自格萊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