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關係很好的異性朋友跟我吐槽,他說30歲左右的女生很難追,明明已經是晚婚晚育的年紀,卻不慌不忙過著單身生活。

我打趣回他說:“女孩子到了30歲,多半已經有了慣性生活。她們工作穩定能抗壓,情緒溫和能自治,想要什麼會爭取。之所以難追,是因為她們更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愛情。“

我28歲時,和已經在談婚論嫁的男友和平分手。分開後,我順從家裡的長輩,象徵性地相過幾次親,見過幾個年紀相仿的男人,卻都沒什麼緣分。

當時我媽用年齡的事兒勸過我,她說:“你都快30了,不能再挑了,遇見個差不多的,就要主動把握,不然好的都會被人家搶走了。“

然而這些話並沒能讓我入耳走心,我在28歲的時候依然心高氣傲,順勢把單身當成一種習慣。

20出頭的年紀,失戀會像是被要了半條命,一個人過得索然無味。但接近30歲,隻身一人,卻依然能熱愛生活。

我在同一個行業裡鍛鍊多年,適應了工作節奏,也積攢下不少人脈,買得起喜歡的東西,也能享受工作帶來的成就感。

我開始擁有規律的生活和持久的喜好,會做幾道喜歡吃的拿手菜,也發現了幾家吃不膩的街邊小店。

身邊的朋友經常聊起育兒經,我也會聽聽,後來去探望產後的閨蜜,我一個大齡單身青年,也能順勢說出幾句行話。

這個別人看來尷尬的年紀,卻給予我前所未有的心安和內心巨大的能量。好像該有的我都有了,唯獨婚姻像一個慣犯,總在我的世界裡遲到。

我家裡有個表姐,34歲依然單身,過著長輩眼中孤單可憐的生活。她剛好充當了我的反面教材。

每次提起她,家裡的長輩總會皺起眉頭,說一兩句既心疼又抱怨的話,然後約好似的深深嘆一口氣以示無奈。

在家人眼中,表姐單身的理由是因為她太挑。我姥姥說女孩子就不該讀太多書,說女子無才便是德,而表姐就是死讀書“誤入歧途“的典型。

我小姨說女孩子再優秀也要成個家,不能因為自身條件好就誰也看不上,年齡越拖越大,再好的條件也都是白搭。

還有我媽,她旁敲側擊問過我無數次,問我表姐是不是有忘不了的男生,問我表姐是不是有什麼苦衷,才一直單著不肯戀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每當聽見這些奇奇怪怪的教導和猜測,我就總要憋著笑。這些好心又幸福的大人怎麼會理解,沒有人比表姐更想戀愛,更想有個家。

單身的理由哪裡會有那麼複雜,就只是因為,還沒有遇見一個想嫁的人,一個哪怕普通平凡,卻能讓人心動和心安的人。

三十歲上下單身的人,很少能被旁人理解,卻總能夠和自己有相似境遇的人產生共鳴,心心相惜。我懂我表姐,就像我懂我自己一樣。

我知道即使我生活尚可,但我依然無比期待晚歸時家裡亮著的燈,期待一日三餐兩人為伴,期待養兒育女在父母膝下承歡。

同時我也期待有一個人,能安撫我內心的惶恐,讓歲月徒增的皺紋不再突兀,而是變得更加理所當然。

為什麼單身?不是因為喜歡孤獨,不是因為驕傲上癮,不是因為有走不出的過去,左不過是因為還沒出現一個適合的人。

如果非要給單身一個,聽起來不那麼像是狡辯的理由,那可能是因為,在歲月靜好的生活面前,我們對愛,對婚姻都多了一份理性的理解。

我們開始知道,恆久的愛情不只有小女孩眼中濃烈的愛,也不只有父輩人眼中淺淺的適合。錯過了看一眼就想嫁的年紀,卻也不如五六十歲一般足夠深沉。

所以,即使明知道遇見一個喜歡又適合的人有多麼不易,卻也想再等等。因為人生將就不來,因為相比餘生的心生歡喜,等待值得,單身值得。

——————————————————————

曾經看過一則寓言,曾子一家來到集市上,兒子哭個不停,曾子的妻子就對兒子說:?“乖,別哭,回家媽媽殺豬給你吃。?“回到家後,曾子真的抓了豬要殺掉。

妻子急忙制止他說:?“剛才只是跟兒子開玩笑,怎麼能真的殺豬呢?“?曾子說:?“人是不能欺騙的,如果你欺騙了他,他以後也不會相信你。“最後,曾子還是把豬殺了給兒子燉肉吃。

這個寓言是想說做人要守承諾,不能欺騙,在感情裡也是一樣,如果你總說你喜歡她,但又什麼都沒為她做過,那你的這種喜歡,也只是一種欺騙。

電視劇《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裡,傅沛和司徒末原本是互有好感的,但就在女生第一次面試的時候,傅沛因為一件遊戲裝備留下她一個人面試。

女生第二次面試,傅沛答應一定陪她去,結果還是因為自己的籃球比賽沒去成,導致女生一個人在路上,被小偷搶了包包。

其實原本司徒末也是喜歡傅沛的,一直希望能真正和傅沛在一起,但由始至終,傅沛對她的喜歡,好像永遠只是停留在說說而已。

“喜歡“?這兩個字真的很容易說出口,甚至你走在街上看到一個很漂亮的女孩子,你都可以脫口而出:?“?她好漂亮,我好喜歡她。?“?可這並不是真正的喜歡。

現在許多人的戀愛比以前簡單多了,兩個人的相識不用見面,加微信就好了;聯絡感情也不需要約會,聊天打打遊戲就好了;確定關係也不用當面告白,直接微信上說?“?我喜歡你“?就夠了。

好像只要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和對方有固定的交流,再說幾句暖心的話就可以跟人家確定關係,殊不知也許你把人家當喜歡的人,人家只是把你當消磨時間的過客,隨時可以換掉。

《綠色》裡唱:“?愛我的話你都說,愛我的事你不做,你總把甜言蜜語當成你愛我的軀殼。“?喜歡,真的不應該只是說說而已。

就像金星說的:“?等我女兒長大了,我會告訴她,如果一個男人心疼你擠公交,埋怨你不按時吃飯,一直提醒你少喝酒傷身體,陰雨天囑咐你下班回家注意安全,生病時發搞笑簡訊哄你,請不要理他。

然後跟那個可以開車送你、生病陪你、吃飯帶你、下班接你的人,最終在一起。“

嘴上說得再好不如幹一件實事,我們都已經過了耳聽愛情的年紀。真正的喜歡是從對方的角度出發,給予Ta能切實感受到的溫暖。

準備好她喜歡吃的早餐,比只說“早安“有用;他生理期時親自煮些紅糖水,比只說“多喝熱水“靠譜;在她需要你的時候,一個真實的擁抱,比任何表情包都要暖心。

他會知道你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在你開心的時候陪你開心,在你難過的時候給你安慰。因為他真的想用心去瞭解你,他做的一切只是想離你更進一步。

所以下次,如果有喜歡的人,先別想著怎麼說,想想該怎麼做,因為愛是需要用心和陪伴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