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爸媽年紀大了,擔心他們的身體,不忍心離開他們,但我又得工作,你說這能有什麼辦法呢......”

最近越來越多的企業復工了,朋友今天從老家去外地工作,但因為疫情的原因又擔心家裡的老父母,連連嘆氣。

是啊,這次****感染和重症的大多數都是老年人,做子女的誰又能安安心心返工呢?

經歷這次疫情,很多人都明白了一件事:

人啊,健康活著,比什麼都重要,特別是父母年紀大了,只有他們身體健健康康的,比什麼都強。

我們的歲月靜好,不過是因為父母都健康

人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生活安穩,歲月靜好。

而父母健康,藏著一個家庭的福氣。

我發現現在很多老年人相比於年輕人,更在意身體健康。

鄰居家的叔叔阿姨平時就非常注重養生,一日三餐營養均衡搭配,每天堅持鍛鍊跳廣場舞。

我起初以為他們只是因為在家呆著太無聊,無意中和他們聊天才知道,原來他們注重健康,不只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孩子。

叔叔阿姨的女兒遠嫁外地,去年買房需要用錢,二老也沒能幫上什麼忙。

阿姨說:

“雖然我們沒能給她什麼實際的幫助,但我們起碼可以保持身體健康,少讓她操點心啊。現在的年輕人真的很不容易,生活壓力太大了,不像我們以前,有口飯吃就行,留不下金山銀山,給孩子留個好身體也算是幫她了。”

過年的時候,他們女兒回來,我隨口說了一句”回來啦,太好了,你爸媽早就盼著你回來呢!”

我突然從她的眼神裡看到了一種愧疚,她說:

”是啊,一年也沒能回來看他們幾次,不能時常陪伴在他們身邊,最擔心的就是他們的身體了,就怕他們為了不給我添麻煩,騙我一切都好。

每次打電話聽到他們爽朗的笑聲,知道父母身體好,心裡頭才稍稍安心一些。每年過年帶著孩子回孃家,看到爸媽身體硬朗,懸著的一顆心才敢放下。“

人亦有言,日月於徵,安得促席,說彼平生。日月更迭不歇,親人康健,平安喜樂是最好的生活。

原來我們的歲月靜好,不過是因為父母都健康。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烤火嘮家常的場景,平凡卻溫馨,日子再平淡,也充滿歡聲笑語。

只要父母身體健康,在一起做的每一件事,無論大小,皆是歡喜。

作為兒女,走了那麼遠的路,發現有父母在的家才是最溫暖;見了那麼多人,發現父母的笑容才是最親和。

回到家,看到父母在廚房張羅的背影,時不時樂呵地聊上幾句,這種感覺平常卻又讓人無比踏實。端上滿桌香噴噴的飯菜,一家人笑著吃吃喝喝,開心又滿足。

世界很大,幸福很小,一家人整整齊齊,健健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

當父母老去,我們便成為了他們的依靠

村上春樹說:”我一直以為人是慢慢老去的,其實不是,人是一瞬間變老的。“

父母老去的速度一直超乎我們的想象。

30歲以前,我覺得時光還很長,父母還年輕,好像不太需要我,可30歲以後,我再也不敢拍胸脯說出這句話了。

對於漸漸老去的父母,我們除了儘可能多的陪伴,更需要我們關注他們的健康。

近段時間以來的疫情,我們都知道,****感染重症中,老年人的佔比很高。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是由於老年人身體免疫力和身體機能下降,且存在多種基礎性疾病如三高、糖尿病等慢性病,所以感染的可能性會更高。

每個人都會面臨父母老去的那一天,這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現實;每個人也都要學會長大,從依賴父母的角色轉變成父母依靠的角色,這也是我們必須要承擔的責任。

朋友是家中獨子,家在偏遠的十八線小縣城裡,為了生活,在外地工作打拼。

結婚之後,有了兩個孩子,日子雖不富裕,但也還過得去。

別人都羨慕他,他也曾心安理得地享受這一切美好。

可這次的疫情讓他看清了很多,一時的安穩並不代表生活就會一直風平浪靜。

一想到上有老下有小,全靠他一人支撐著,壓力就無形中侵襲而來。

現在父母身體還算可以,他可以暫時不用太擔心,但關鍵是自己這幾年也沒什麼存款,父母年紀也大了,抵抗力確實大不如前,他不敢想象萬一有一天父母生病需要住院,他能承擔得起嗎?

這種擔憂和壓力常常困擾著他到深夜都無法入睡。

一方面,既擔心父母的身體健康,另一方面,更擔心自己在意外面前束手無策。

人老了,終究是逃不開生老病死的規律,如果沒有解決這兩方面的保障,每天都過得提心吊膽。

張愛玲說: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生活已經那麼難了,保障父母的健康,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在為家庭規避風險。

在《成功、動機與目標》中,格蘭特?霍爾沃森認為:孩子渴望在歸屬感中獲得幸福,在新鮮事物中獲得成長,在自由中獲得內在動力。?對於孩子來說,多給他們選擇的權利,是給孩子成長的機會。?生活中,我們要告訴孩子“你可以自己做決定”。?讓他在自主的選擇中,培養自己的獨立能力,擁有自己的主見。?演員張艾嘉曾經對兒子非常嚴格,總是按照自己的計劃,來要求兒子。?儘管孩子因此很不快樂,她依然堅持己見。?後來,兒子遭人綁架,受到驚嚇得了自閉症。?她才突然醒悟,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尊重他。?她開始尊重孩子,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可以和同學一起回家玩;可以隨便穿便宜的牛仔褲;可以去他喜歡的遊樂園,而不再是去博物館和藝術館;……?3年後,在一次旅行中,終於等來了兒子對她說:媽媽,謝謝你!?在開始尊重孩子以後,她才真正地讓兒子覺得幸福和快樂。

作為父母,我們替孩子做所有選擇,其實是對孩子最大的不尊重。?當孩子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告訴孩子“你可以自己做決定”。?即便孩子的選擇是錯誤的,也能讓他在錯誤中,收穫經驗。?給他選擇權,就是給他一份尊重,給他更好的成長機會。?為人父母,是一場修行。?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不是抵達生命的終點,而是陪伴的過程。?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要做一個怎樣的人;?你想要讓孩子擁有怎樣的人生,在於你對孩子說什麼樣的話。?父母愛孩子,不光是給予孩子財富上的滿足,更應該重視精神世界和價值觀的塑造。?我們無法決定孩子的人生,但卻可以用愛和智慧,給孩子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一聲鼓勵、一句溫暖的話語,都足以照亮孩子的未來之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