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這一生會遇到三段感情,一段懵懂,一段刻骨,一段終老。

有人說,共度一生的那個人,不一定是最愛的人,而是權衡利弊之後最終的選擇。

還有人說,愛情不過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而婚姻又是另一堵牆罷了。

聽過很多的大道理,看過很多的書,卻依然在愛情裡跌跌撞撞。

或許你也和我一樣,總是不知何為幸福?何為美滿?

那今天故事裡的那些相愛相守,或許會給你答案。

如果說,愛一個人是劫,希望那不是在劫難逃,而是劫後餘生。

世界曾經薄待我,還好將你贈與我

最近看《婚前21天》,被傅首爾和老劉的故事深深打動。

瞭解傅首爾的人都知道,她的原生家庭並不幸福。

父母在她出生沒多久就離了婚,媽媽一個人帶著她,因為沒錢,她和媽媽住過滿是老鼠的米倉。

後來媽媽改嫁,她被送到了外婆家,靠著親戚們的接濟勉強生活著。

小時候,為了見媽媽,她喝過洗潔精水;為了嚐嚐糖的味道,她嚼過別人嘴裡的泡泡糖。

她大部分的時候,都在是別人的冷臉與冷眼中度過,更別談什麼溫情。

因為家庭的原因,成年之後的她,敏感、脆弱,不那麼容易相信人,也沒那麼依賴別人。

以至於,她很難喜歡誰,更別提愛一個人了。直到遇見老劉·······

當她將自己的一切經歷告訴老劉的時候,老劉只是說了一句話:我不會再讓你受委屈。

她說,從那之後,她任何事情都可以和老劉說。

那些艱難時刻、脆弱時刻、心力交瘁絕望到快要放棄自己的時刻,都在老劉的擁抱裡度過。

奇葩說決賽,傅首爾說壓力大想放棄,所有人都勸她堅持。

只有老劉說,那就放棄吧。

第二天一早,買了一串她愛吃的糖葫蘆接她回家。

為了填補她童年缺失的快樂,老劉為他燃起了小小煙花棒。讓她在快四十歲的年紀,仍活得像個小女孩。

她直言:這就是我的頂配婚姻。

節目中,兩人為了給婚禮找一點靈感,他們回了一趟老家合肥。

家裡的陳設還是老樣子,十年前老劉寫的信,傅首爾也還小心翼翼地收藏著。那是他們交往半年時,老劉寫的。

當老劉再次拿起信,念出來的時候,傅首爾的眼眶紅了。

當老劉拿起十年前的那件婚紗給她再次披上,嘴裡還唱著她最愛的歌曲時,傅首爾終於忍不住的淚流滿面。

這件廉價的婚紗承載了太多珍貴的記憶,過往幸福美滿的瞬間,都深深印在了心底。

老劉的出現不僅治癒了傅首爾原生家庭的傷,也讓她開始學會信任別人,開始熱愛這個世界。

傅首爾雖然經常把老劉的故事寫成段子,調侃他是條鹹魚,掙得也沒有自己多。

但他們的艱辛只有自己知道,就像傅首爾自己說的,世人都只知道老劉是鹹魚,但沒有人知道老劉於她是多麼大的支撐。

正如老劉對傅首爾說的那句:

“全世界都覺得你是個強悍的女人,只有我知道你是個需要呵護的女生”。

他們之間沒有甜膩的愛情,更像是並肩作戰的戰友,十年坎坷一路相陪。

突然想起了那句:

世界曾經薄待我,還好將你贈與我。

因為愛,才敢義無反顧勇敢前行

紐約街頭,有一位裸著上身、穿著粉色蓬蓬裙,蹦蹦跳跳的中年男人。

他叫鮑勃·卡蕾,他穿著這條裙子扛著一架相機,這十幾年走遍了全世界。

他去過曼哈頓、林肯紀念堂,也去過冰川、荒漠、海洋······

他在攝像頭前,笨拙地挪動著自己微胖的身體,場面有點尷尬又有點好笑。

好幾次他被警察當做變態暴露狂帶走,但在瞭解事情後又為之動容。

他不是精神失常也不是在做行為藝術,這背後其實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鮑勃·卡蕾的妻子琳達,是他眼裡笑得最美的女生。

十幾年前,鮑勃·卡蕾還是一個攝影師,他有一份穩定的職業,還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如果不是命運給他們開了一個玩笑,我想他們會一直那樣快樂下去。

2003年,那一年是他們結婚的第27年,妻子琳達被確診為乳腺癌。

在得知噩耗的那一瞬間,鮑勃·卡蕾慌亂不安,心都要碎了。

但很快,他快速從悲傷中抽離出來,陪著琳達積極地配合醫院的治療。

幸運的是,在他們的努力之下,琳達康復了。

可快樂的時光比他們想象中的短暫,三年後琳達癌症復發。

此時,他們的積蓄已經所剩無幾,鮑勃·卡蕾只能拼命的工作賺錢。

因為少於陪伴,妻子的情緒也變得越來越失落,笑的次數越來越少。

正當鮑勃·卡蕾一籌莫展時,他看見了那件粉色蓬蓬裙,那是年輕時逗妻子開心的道具。

於是,他決定用穿蓬蓬裙拍照的方式,趕走妻子臉上的陰鬱,讓妻子重新笑起來。

從那天起,他工作的時候都會帶上這件粉色蓬蓬裙。

工作結束,他就會脫下外套,放下自己的尊嚴,像個傻小子一樣在大街上蹦蹦跳跳。

春天,他在綠色的草原上和一群牛羊合照,擺出芭蕾的舞姿。

夏天,他自由地在海邊跳躍、飛翔。

秋天,端正的坐在開滿楓葉的楓樹底下,乖巧又若有所思。

冬天,他在雪地裡光著膀子,雖然凍得直哆嗦,也還是一遍遍地來回找最佳鏡頭。

當鮑勃·卡蕾將這些粉紅蓬蓬裙的照片,一張張翻給琳達看時,原本被化療折磨得憔悴不堪的她,笑到歪倒,也笑出了眼淚。

鮑勃·卡蕾穿粉色蓬蓬裙,拍照堅持了十幾年。

這些年妻子的病情不斷變好,一直保持在可控的範圍內。

有人不惑的問:

“一個大男人做這樣滑稽的事,不覺得沒有尊嚴嗎?”

他回答:

“我知道這樣子真的很傻,但是,看著她大笑我就很滿足了。”

外人看到的是一張張逗趣的照片,但只有他自己知道這些照片連起來,只是一句簡單的“我愛你”。

因為愛你,才會害怕不能幫你分擔苦痛;

因為愛你,才會竭盡全力地哄你開心逗你笑;

因為愛你,才會在措手不及時,義無反顧勇敢前行。

一份懂得,造就一段曠世愛情

很多人知道兩彈元勳鄧稼先的豐功偉績,但鮮少有人知道他和妻子許鹿希的曠世愛情。

許鹿希與鄧稼先兩家人是世交,所以他們是別人眼中的青梅竹馬和金童玉女。

長大後,鄧稼先到美國留學,而許鹿希在北大留校任教。

鄧稼先留學歸來不久後,兩人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後的他們,生活得很甜蜜、幸福,並育有一兒一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鄧稼先雖然是個理工男,但是他很浪漫。

他帶著妻子聽音樂會,看京劇。

有一次,鄧稼先知道頤和園正在舉辦菊花展覽,工作完後立馬叫上許鹿希直奔頤和園。

可是到的時候,菊花展覽室正準備關門。為了讓許鹿希看上菊花,鄧稼先軟磨硬泡的向管理員求情。

最後,展覽館破例為他們延長了一小時。

他們兩人都喜歡月亮,所以常常牽手漫步在月光之下。

一切都這麼的靜美和溫柔。

直到1945年,鄧稼先接到國家委派的一級保密任務——秘密研製核武器,就連自己最親近的人也不能透露絲毫。

他只告訴妻子說自己的工作調動了,但工作內容和地方都不能說。

許鹿希沒有多問,因為他知道丈夫遠行,一定是為祖國做貢獻。

她唯一的要求是希望國家能給她一個寄信的地址,能讓她知道丈夫的安危。可這一要求,並未被鄧稼先同意。

臨走前,鄧稼先帶著妻子和孩子拍了一張全家福。之後,便行蹤神秘,一去就是28年。

期間,他偶爾會回來看看,但也只是短暫的停留。

這28年,許鹿希一人帶著孩子,照顧家中的父母,同時也在默默守護者自己的愛人。

後來,許鹿希在《人民日報》上才得知,原來丈夫做的是如此偉大的事。

可是此時的鄧稼先卻因為常年的核輻射病倒了,剩下的日子寥寥無幾。

許鹿希說,鄧稼先住院的日子,是他們在一起最多的時光,彷彿回到了剛結婚的時候,每天有說不完的話。

丈夫離世後,家裡的各種擺設也和鄧稼先生前一樣。

哪怕時隔多年,每次提起丈夫,許鹿希依然柔情滿滿。

鄧稼先去世前曾對妻子說,如果再來一生,他依然選擇國家,選擇核事業。

許鹿希說,可能很多人都不懂他們之間的感情,但這就是他們的追求。

許鹿希懂鄧稼先的追求,所以不管多久未見、未聯絡,卻依然毫無保留的給予充分的信任。

因為懂得,她才會用一生守護著那份感情。

願你被人溫柔相待,攜手走過此生

所以,你看。

好的愛情,各有各的模樣。

是相愛一生,仍覺太短。

是不慌不忙,心之所向。

是你若執手不離,我便生死相依。

是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也是一份心安、一份疼愛、一份理解和一份包容。

其實,你的一生我只想借一程,這一程便是餘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