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段話,覺得很有道理:“一個人最好的樣子就是不羨慕誰,也從不嘲笑誰,自己悄悄努力,變得越來越穩重和成熟。“

是啊,一個人安安靜靜改變,珍惜身邊的人,生活才會越來越舒服。人越來越成熟的三個標誌,你都知道嗎?

越來越沉默

朋友聚會的時候,室友田田跟我們講起,她剛到北京時,收入不高,跟別人合租在看不到陽光的小隔斷裡。

每天加班回到臥室裡,都已經是凌晨,房間小,心也變得很壓抑。後來一個深夜,她沒忍住哭了,哭過後發了一條朋友圈,說希望一切趕緊好起來。

第二天起床的時候,田田發現朋友圈有一條調侃的評論“喲,你咋也玻璃心啦“,看到這條評論時,田田心裡五味雜陳,刪了那條動態。從那天起,她再難過也沒有再去發一條朋友圈。

在朋友圈裡,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和圈子,每個人都承受著來自生活中的悲歡,並不是誰都能感受到別人的情緒。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成年人,就是要學會自己承擔那些,來自生活的挑戰和惡意。

魯迅的《野草》裡有這麼一句話:“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當你開始沉默,那就意味著你開始自己學會消化情緒,情緒獨立,是真正獨立的第一步。

對父母越來越溫柔

《家有兒女》中,扮演楊紫爸爸的高亞麟曾在節目裡說過:“父母是橫在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父母走後,我們將直面死神。“

隨著父母年紀的增長,我們現在越來越能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其實我們對父母的認識,要經歷一個過程。

小時候我們以為父母是萬能的,想要什麼他們都會想盡辦法讓我們得到,但到了青春期,我們又開始埋怨他們嘮叨,嫌棄他們不懂我們心裡的想法。

最後,直到畢業參加工作以後,我們開始工作,才體會到賺錢很難,開始能理解父母的每一個決定,每一次嘮叨背後的真心。

陳光憲說:“成長就是下棋的時候,能贏了老爸;成熟就是你明明能贏老爸,卻讓老爸小贏一下。“

父母也只是普通人,他們也會有很多缺點和無法做到的事,當你開始諒解父母的普通和不易,並開始學著用自己的方式,去向他們表達愛時,你就已經長大了。

明白了愛不是唯一

五月天的《如煙》裡寫到:“七歲的那一年,抓住那只蟬,以為就能抓住夏天,十七歲的那年,吻過他的臉,就以為和他能永遠。“

現在回想起青春的時光,好像只有學習和愛情這兩件事。那個喜歡的人,好像就是你的全世界,就算失戀,那個人也還是會牢牢地刻在心裡,要好久才能走出來。

直到工作後,每天的工作壓到你喘不過氣,每天下班之後只想快點兒上床睡覺,月底為房租和花唄發愁,好像一個人的生活也可以滿滿當當。

直到對方因為你太忙跟你提出分手,你好像也不會再起太大的波瀾,雖然心裡還是空了一塊,但深夜裡哭完,第二天照樣起床,投入新一天的工作。

失戀可以,但工作還是要照做,這是成年人的堅強,卻也是他們成熟的標誌。我們在不經意間,慢慢長大,慢慢成熟,也慢慢學會一個人承受所有的苦難。

希望成長路上,你有苦也有笑,有酒也有歌,共勉。

——————————————————————

這樣戀愛,最容易結婚。

前不久,我一個朋友脫單了,但是高興勁兒還沒過去,就聽到她吐槽說:?“談戀愛也太累了吧。?“

原來單身很多年的她,早就習慣了一個人的自由生活,習慣了隨心所欲地做決定。如果是單身,這樣的行為倒也沒什麼。

但當一個人變成兩個人,就必須要顧忌對方的感受,要周全兩個人的喜好與時間。這個過程,就是愛情裡的磨合期,這也是每一對情侶都要經歷的過程。

很多感情沒能扛過磨合期,無非是因為一些小事和誤會導致的爭吵。與之相反的是那些懂得如何相處的情侶,他們因為做到這三點,才能在雞毛蒜皮的日常裡,感受到相愛的甜蜜。

可以吵架,但不能隔夜

情侶之間會有摩擦和爭吵,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但爭吵之後的處理方式,有時候卻直接影響著這段感情的最終結局。

我以前交過一個男朋友,平時相處起來挺好,但是只要一有問題出現,他總是用一句“冷靜一下再說“將我所有要溝通的話,硬生生地按回肚子裡。

分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以為是我太不成熟,太愛給對方壓力。直到後來遇到另一個男生,有一次我們產生了一些爭執,我掛掉電話後,習慣性地生悶氣。

兩個小時後,他突然出現在我家門口,我永遠記得當我開啟家門時,他冒汗的的鬢角和慌張的神情。

就是那一次,我才發現兩個人在爭吵之後,原來也可以心平氣和地溝通,把所有的誤會化解。後來我們約定了兩個人可以吵架,但吵架後一定不要冷戰,而是及時說出自己的心裡話。

很多人都害怕爭吵,害怕憤怒和一時的衝動會加快感情的結束,所以往往選擇冷處理,可是冷處理,只是一種逃避,它只會讓壞情緒堆積。

真正坦誠相愛的人,是不怕爭吵的,因為有時候我們總需要有些波折,才能發現這段感情中的問題,然後及時改正和磨合,才能讓愛情更完美。

親密但尊重

許多人都認為,戀愛關係的確認,就意味著要把自己,完完全全地與對方交換,就要彼此毫無保留,其實這樣的想法微微有一些偏激。

誠然,信任是愛的基礎。所謂信任,就是不管面對怎樣的波折與困難,不管經歷著怎樣的不順,你都可以對那個人不設防,把自己的軟肋在他面前展現。

但一段真正完美的感情,在信任之外更重要的,是彼此尊重。

一個懂得尊重的愛人,永遠不會以自己的認知和期待,去要求對方,不會以“愛“之名義,道德綁架,要求Ta去做什麼。

一個懂得尊重的愛人,能夠接受對方與自己的不同,也允許對方保留自己的秘密。

我們要明白的是,再親密的關係也要有“求同存異“的包容心,兩個人自然地相處,和共同向前才是正確的做法。

如果要犧牲一個人才能換取感情的穩定,那這段感情一定是有問題的。

事事有回應

我有一個朋友,她在戀愛中是個很瀟灑的人,平時一起逛街,從來不見她跟男朋友聊微信和查崗。

我們一開始還以為是她沒那麼在乎對方,後來才發現,敢放手的愛情,才是最有安全感的體現。

她說自己剛和男朋友戀愛的時候,也特別沒有安全感,只要看不到對方,就總是會胡思亂想。但是後來她和男朋友約定,不管做什麼都要提前跟對方說,如果在忙,不能馬上回覆訊息,就等忙完再第一時間回覆。

到現在他們相戀3年,兩個人一直按照當初的約定,經營著這段感情,雖然不能事事及時回應,但卻真的做到了事事有回應。

其實感情裡的信任度,靠得是兩個人慢慢積累,只有兩個人都朝一個方向努力,都真的把對方的話放在心裡,信任感和安全感才能慢慢滋生出來。

從愛情產生的那一刻開始,所有愛情裡的喜樂悲苦,都需要兩個人共同承擔。在一段長久而穩定的關係裡,絕對不會只有一個人在努力。

最好的愛情是,你懂他的逞強,他懂你的詞不達意,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狂風暴雨,只要你們在一起,就能成為彼此的依靠。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