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聲才落,四道身影從魔聖殿眾人之中躍出。為首一人,是名精幹枯瘦的老者,身上鶉衣百結,手裡拿著口黑黝黝的鐵劍。

第二人身材略矮,卻是名光頭的和尚。年紀也不比老乞丐輕得多少。他兩邊太陽穴凹了進去,深陷半寸。顯然內家修為深厚之極。

第三人則精壯結實,虎虎有威。乃是名鐵塔般的魁梧大漢。他臉上、手上、項頸之中,凡是可見到肌肉處,盡皆盤根虯結,似乎周身都是精力,脹得要爆炸出來。

第四人身穿皮革,腦袋頭髮剃去了大部分,只留下後腦的一小撮,編織成細細的鞭子垂在腦後。看來是遼東深山中的土著靺鞨人。他面上疤痕滿布,雙目如炬,整個人便像一把出鞘的利刀,讓人不寒而慄。

這四人的身法或凝重、或飄逸,個個非同小可。一旦撲入五嶽盟群豪之中,登時似虎入群羊,簡直所向披靡。

那遼東靺鞨人手執兩根懷杖,左右開弓,勁雄力猛,招式變化多端。時而當刀使,時而作劍用,更兼有點穴撅、判官筆、匕首、分水峨眉刺、短戟、手斧等諸多武器的用法。

群豪一旦與他交手,總是被這萬花筒一般的招式變化弄得措手不及,根本不知道怎麼應付。手裡兵器莫名其妙的就被擊飛。隨即空門大開,被那遼東野人狠下殺手,當場打得狂吐鮮血,非死即傷。

那身材精壯的魁梧大漢,卻不用兵器。只憑一對手爪廝殺。他十指如同鋼鉤,忽而虎爪,忽而龍爪,忽而鷹爪,拿抓點戳、勾挖拂挑,攻勢凌厲狠辣之極。

與他對敵的五嶽盟群豪,要麼一照面就被他分筋錯骨,扭斷了手腕手肘等處關節。要麼乾脆被他硬生生在身上撕下一大片皮肉,鮮血淋漓,傷勢可怖至極。

那矮瘦的老和尚看似是出家人。但實際上,他出手之兇殘狠辣處,比起那魁梧大漢也絲毫不遜色。兩者招式的家數相近,但老和尚明顯內功更加深厚。只是簡單的一拳一掌之間,也有摧破內家真氣,打碎骨頭,震裂五臟的大威力。

只見這和尚所過之處,根本無一合之敵。全被他一擊便震飛了手中兵器,然後重拳怒轟,當場向後嘔血飛開,更不知生死。

但真正最令人膽寒者,還要數那老乞丐。他出劍奇快,劍招之精,更是如鬼似魅,著著都令人防不勝防。

但見劍法展開,登時寒光四射,殺意森森。與之當面的五嶽盟群豪,甚至連發生了什麼事都還不知道,早已倒下。人人都在咽喉處多了個血洞,當場暴斃。

這四人武功之高,絕對已經媲美“十九人魔”那個級別的高手,甚至還更勝半籌。五嶽盟群豪雖然人多,但都只是江湖上的二、三流角色,哪裡能和這種級別的高手相比?

頃刻之間,但聽得慘叫聲此起彼落,數十人先後倒下,血腥味四散盪漾,赫然又是一面倒的屠殺。

五嶽盟群豪大半皆與魔聖殿有血海深仇。縱然傷亡慘重,但餘下人等滿腔悲憤,仍死戰不退,絕無半分畏縮之意。

可是假如繼續這樣下去的話,群豪遲早也要被殺個乾乾淨淨。天河道人眼看不對勁。立刻大喝道:“邪魔外道,人人得以誅之!五嶽的眾位師兄們,咱們一起上!”

話聲未落,天河道人拔劍出鞘,率先帶領著四名泰山弟子,一起衝向那名光頭老和尚。五劍並出,分別指向那老和尚身上的咽喉、心臟、後腦、小腹、腰脅等五大致命要害。每一劍的劍招,皆蒼然有古意。正是泰山劍法中的絕招“五大夫劍”!

泰山有松極古,相傳為秦時所封之“五大夫松”。虯枝斜出,蒼翠相掩。泰山派的祖師,便曾由此而悟出一套劍法來,稱之為“五大夫劍”。這套劍法招數古樸,內藏奇變。天河道人等五師兄弟聯劍圍攻,威力更盛。

老和尚內力雖強,拳掌招式雖猛,畢竟還沒有練到渾身金剛不壞,無懼刀槍兵刃的程度。當下老和尚只好揮掌凝神接戰。一時之間,倒也勝負未分。

與此同時,嵩山派弟子“百丈松”狄峻。也帶著自己的三名師弟,聯手圍住了那遼東靺鞨人。嵩山派的“子午十二劍”施展開來,氣象端正森嚴,便似千軍萬馬賓士而來,長槍大戟,黃沙千里。乃是堂堂之陣、正正之師。一時之間,把那遼東靺鞨人殺得手忙腳亂。

“嗤嗤”響聲之間,那靺鞨人身上所穿皮袍,被劍刃接二連三地劃開割破。隨即就是皮開肉裂,鮮血迸流。縱然盡是皮肉之傷,未損筋骨。但若一直血流不止,照樣會死人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靺鞨人驚怒交集之下,只好緊守門戶,一對懷杖收回身邊,招式綿綿密密,儼然交織成一塊烏龜殼。狄峻等四名嵩山弟子,縱然大佔上風。可一時之間,也難以敲破這塊烏龜殼,把那靺鞨人斃於劍下。

恆山派雖然都是女流之輩,但劍術之精,卻不讓鬚眉。竟主動找對上了來犯敵人當中,那劍術最精的老乞丐。

但見七名女尼的七柄長劍寒光閃閃,當中蘊藏著無限殺機。七劍連環,既攻敵,復自守,竟絕無破綻可尋。

那老乞丐雖然連施殺招,但面前的女尼抵擋不住了,總有旁邊的女尼出劍幫助防禦。同時又有其他女尼從側面出招牽制,讓老乞丐感覺處處阻手阻腳。哪怕有十成本領,也使不出三四成。

事實上,恆山派歷代高手都是女流。論力量的話,女子先天體質所限,自然不及男子。故此恆山派劍法綿密嚴謹,長於守禦,而往往在最令人出其不意之處突出殺著,正是最適合女子所使的武功。恆山一派在武林中卓然成家,自有其獨到處。

此外,還有那體格魁梧,外貌形相威猛的大漢,其對手則是衡山派的“繞樑琴”秦迪和“天籟簫”蕭大方。兩者一人把手中洞簫當作劍來使用,另一個則從所揹負的胡琴當中,抽出口細窄長劍。

兩師兄弟聯手,其劍招聲東擊西,虛虛實實,難以猜度。非但出手快極,抑且如夢如幻,幻人耳目。正是衡山絕技“百變千幻衡山雲霧十三式”。

那魁梧大漢厲聲斷喝,點打抓拿,和衡山派兩口長劍相鬥。一雙肉手竟不懼劍鋒銳利,悍然硬進硬拿。不過他雙手雖硬,身上卻沒這麼硬。長劍刺上身體,魁梧大漢仍需閃避。故此也只打了個旗鼓相當。雙方一時難分高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