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祥一邊吩咐手下安排了劉諶帶來的衛隊和工匠的食宿問題,一邊吩咐準備了一個小小的晚宴,招待了劉諶。

三國這個時候都吃食還比較粗獷,沒有後世那麼講究。食物不是煮了吃,就是烤了吃,當然按劉諶的記憶,這個時代也是發明了火鍋的。但是一個沒有辣椒的時代,發明火鍋沒有任何意義。

這個時代的北地王劉諶,他的嘴巴和腸胃已經熟悉和適應了這個時代的粗獷吃法,可他現在大腦裡的這個靈魂,來自後世城都的劉諶,卻是個吃貨。

雲南郡太守、陽遷亭侯呂祥呂祥一邊吩咐手下安排了劉諶帶來的衛隊和工匠的食宿問題,一邊吩咐準備了一個小小的晚宴,招待了劉諶。

三國這個時候都吃食還比較粗獷,沒有後世那麼講究。食物不是煮了吃,就是烤了吃,當然按劉諶的記憶,這個時代也是發明了火鍋的。但是一個沒有辣椒的時代,發明火鍋沒有任何意義。

這個時代的北地王劉諶,他的嘴巴和腸胃已經熟悉和適應了這個時代的粗獷吃法,可他現在大腦裡的這個靈魂,來自後世城都的劉諶,卻是個吃貨。

雲南郡太守、陽遷亭侯呂祥這個晚宴所準備的,烤山豬、烤羊腿、燉雞,用葷油加水和鹽煮的幾個素菜……劉諶隨意吃了些,心道,以後得把炒菜弄出來。

可這年頭做飯可沒有適合炒菜的鐵鍋。百姓一般用的是瓦釜或石缶煮,有錢人家用的是金屬釜,只有那些所謂鐘鳴鼎食之大戶人家,才用鼎煮飯。

當然還有一個限制炒菜沒有發展的原因就是早期的生產工具比較簡陋,沒有可以用來榨出植物油的工具,當然動物油脂有時候也可以用來煎一些食物,但是並不流行。

“殿下,飲酒!”呂祥看見劉諶有些走神,端酒來敬,道:“看見殿下您一時走神,可是在思考如何安撫夷人的問題?”

“啊?正是……”劉諶這個吃貨,事實上在思考吃的問題,突然被這麼一問,回過神來,尷尬應道。

“殿下,您覺得從哪個方面著手,比較穩妥一點?”呂凱飲盡一杯酒,問道。

“得從吃的問題上去解決!”劉諶隨口道。

“哦?”

“這些夷族人不是沒有吃的嗎?想辦法讓他們有了吃的!”

“殿下啊!這談何容易!現在但凡有糧食,全都被徵走了……別說是糧食,就是百姓打一點野味,也不能掛成臘肉,否則也會被搜刮走……好在這裡山高林密,地廣人稀,飛禽走獸還是比較多的,這裡的百姓餓了了就出去打獵,打來就吃掉……日子現在都過成野人了……”

這話呂祥倒是一點兒也沒有撒謊,他走了一路見到的人,大多數都是身上裹著一點獸皮或者蓑草,又黑又瘦,見到生人,警惕性極高,立刻飛竄躲藏……這個特點,太符合野人的特點了。

也就是這樣的人,他們沒有什麼造反的意識,稀裡糊塗就這麼過日子,中原百姓要是被壓迫成這個樣子,他們應該早就揭竿而起了!

不就是一口吃的嗎?既然來到了這裡,就讓他們有一口吃的吧。劉諶堅信自己能做到。

“咱們大漢的官府,徵糧難道沒有個標準嗎?”劉諶想起那些可憐的百姓,不如面帶怒容地問道。

“標準倒是有的!但這些年,連年征戰,再加上徵糧的標準用的是全國統一的標準。城都一帶天府之國,有著數十萬傾一馬平川的良田,用這個標準徵糧食,尚且鬧得民不聊生!殿下,您也看到了,在南中七郡這種窮山惡水,用那個標準來徵糧,豈不是直接奪了百姓碗裡的糧嗎?”說到這裡,呂祥自己也是有些憤怒了。

“以前的這些事情,現在我們多說無益!既然孤來到了這裡,奉著聖旨來安撫這些夷人百姓,那就必須安撫他們!首先得讓他們有飯吃!今夜孤就寫個奏摺,讓朝廷減少對中南七郡的壓榨!然後拿出一個章程,首先解決百姓的吃飯問題!來,共飲此杯!”

“敬殿下!”

劉諶和呂祥飲了一杯,就各自忙去了。劉諶連夜寫了一個奏摺,痛呈自己的一路見聞,言道,長此以往,夷民必反,夷人反則南境亂,南境一亂,勢必要抽調兵力鎮壓,如此一來,勢必造成北境防守空虛,魏國正在虎視眈眈,勢必乘虛而入,一旦如此後果不堪設想……現需要五十萬石稻穀,賑濟夷人百姓云云……

奏摺寫完,已經天亮了,劉諶差人送到驛站,急發往城都。

呂祥一大早就跑過來問安,問劉諶需要他做些什麼?

“咱們去田間地頭做些調研吧!”劉諶隨口一句。

“弔唁?”呂祥一時沒明白這個詞兒。

“調研,不是弔唁!就是調查研究的意思,就是觀察一下百姓如何生計……”

“哦,殿下您這麼說臣就明白了!”

劉諶於是和呂祥山一程水一程的,走了許多地方。南中七郡這地方除了建寧郡在滇池附近,有一些比較開闊的良田,其餘地方多山,是個公共的,唯有狹窄的河谷地帶。而這些地方,適合耕種的良田,多在城郭附近,多由善於耕種的漢人掌握!夷人百姓,多居狹窄的河谷地帶和密林深處。

所以這些夷人百姓的日子過得格外艱難。

十日之後,劉諶這個城都出來的清秀漢子,原本的一張小白臉,現在快變成一個黑炭頭了。但基本的情況也摸清楚了。

“看樣子和我猜想的差不多!這些夷人百姓本不善於耕種,再加上他們所佔據的土地,也比較貧瘠,原本僅僅夠餬口的,現在被狠狠地壓榨,日子當然過得艱難!現在許多的夷人百姓,他們根本就不種地了!因為他們連最後的種子也沒有了……”劉諶道。

“殿下,如之奈何呀?”

“這南中七郡誰的手裡有糧食?”

“商人手裡有!”

“哦?”

“這些人的糧食是從北邊運來的,一般在這裡囤積,一部分在災荒之年,用來換取一人手裡的奇珍異寶,比如象牙、寶石等等,遇上大荒之年,這些商人可牟利千百倍!還有一部分糧食,他們會繼續運到南邊,跟那些野人部落的人,換取翡翠!那些人根本就不識貨,基本上把翡翠當石頭一般,如此這些商人獲利不可估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哎喲,還有這種好事呀!那官府方面就沒有出面,做些什麼嗎?比如徵收高額的稅啊什麼的?”

“稅收當然是有的,但那就是象徵性的收一下,能來這裡做這種生意的人,他們都是有清清楚楚背景的?可都是惹不起的大人物,地方上一個小小的郡守,還不在他們的眼裡!”

這個晚宴所準備的,烤山豬、烤羊腿、燉雞,用葷油加水和鹽煮的幾個素菜……劉諶隨意吃了些,心道,以後得把炒菜弄出來。

可這年頭做飯可沒有適合炒菜的鐵鍋。百姓一般用的是瓦釜或石缶煮,有錢人家用的是金屬釜,只有那些所謂鐘鳴鼎食之大戶人家,才用鼎煮飯。

當然還有一個限制炒菜沒有發展的原因就是早期的生產工具比較簡陋,沒有可以用來榨出植物油的工具,當然動物油脂有時候也可以用來煎一些食物,但是並不流行。

“殿下,飲酒!”呂祥看見劉諶有些走神,端酒來敬,道:“看見殿下您一時走神,可是在思考如何安撫夷人的問題?”

“啊?正是……”劉諶這個吃貨,事實上在思考吃的問題,突然被這麼一問,回過神來,尷尬應道。

“殿下,您覺得從哪個方面著手,比較穩妥一點?”呂凱飲盡一杯酒,問道。

“得從吃的問題上去解決!”劉諶隨口道。

“哦?”

“這些夷族人不是沒有吃的嗎?想辦法讓他們有了吃的!”

“殿下啊!這談何容易!現在但凡有糧食,全都被徵走了……別說是糧食,就是百姓打一點野味,也不能掛成臘肉,否則也會被搜刮走……好在這裡山高林密,地廣人稀,飛禽走獸還是比較多的,這裡的百姓餓了了就出去打獵,打來就吃掉……日子現在都過成野人了……”

這話呂祥倒是一點兒也沒有撒謊,他走了一路見到的人,大多數都是身上裹著一點獸皮或者蓑草,又黑又瘦,見到生人,警惕性極高,立刻飛竄躲藏……這個特點,太符合野人的特點了。

也就是這樣的人,他們沒有什麼造反的意識,稀裡糊塗就這麼過日子,中原百姓要是被壓迫成這個樣子,他們應該早就揭竿而起了!

不就是一口吃的嗎?既然來到了這裡,就讓他們有一口吃的吧。劉諶堅信自己能做到。

“咱們大漢的官府,徵糧難道沒有個標準嗎?”劉諶想起那些可憐的百姓,不如面帶怒容地問道。

“標準倒是有的!但這些年,連年征戰,再加上徵糧的標準用的是全國統一的標準。城都一帶天府之國,有著數十萬傾一馬平川的良田,用這個標準徵糧食,尚且鬧得民不聊生!殿下,您也看到了,在南中七郡這種窮山惡水,用那個標準來徵糧,豈不是直接奪了百姓碗裡的糧嗎?”說到這裡,呂祥自己也是有些憤怒了。

“以前的這些事情,現在我們多說無益!既然孤來到了這裡,奉著聖旨來安撫這些夷人百姓,那就必須安撫他們!首先得讓他們有飯吃!今夜孤就寫個奏摺,讓朝廷減少對中南七郡的壓榨!然後拿出一個章程,首先解決百姓的吃飯問題!來,共飲此杯!”

“敬殿下!”

劉諶和呂祥飲了一杯,就各自忙去了。劉諶連夜寫了一個奏摺,痛呈自己的一路見聞,言道,長此以往,夷民必反,夷人反則南境亂,南境一亂,勢必要抽調兵力鎮壓,如此一來,勢必造成北境防守空虛,魏國正在虎視眈眈,勢必乘虛而入,一旦如此後果不堪設想……現需要五十萬石稻穀,賑濟夷人百姓云云……

奏摺寫完,已經天亮了,劉諶差人送到驛站,急發往城都。

呂祥一大早就跑過來問安,問劉諶需要他做些什麼?

“咱們去田間地頭做些調研吧!”劉諶隨口一句。

“弔唁?”呂祥一時沒明白這個詞兒。

“調研,不是弔唁!就是調查研究的意思,就是觀察一下百姓如何生計……”

“哦,殿下您這麼說臣就明白了!”

劉諶於是和呂祥山一程水一程的,走了許多地方。南中七郡這地方除了建寧郡在滇池附近,有一些比較開闊的良田,其餘地方多山,是個公共的,唯有狹窄的河谷地帶。而這些地方,適合耕種的良田,多在城郭附近,多由善於耕種的漢人掌握!夷人百姓,多居狹窄的河谷地帶和密林深處。

所以這些夷人百姓的日子過得格外艱難。

十日之後,劉諶這個城都出來的清秀漢子,原本的一張小白臉,現在快變成一個黑炭頭了。但基本的情況也摸清楚了。

“看樣子和我猜想的差不多!這些夷人百姓本不善於耕種,再加上他們所佔據的土地,也比較貧瘠,原本僅僅夠餬口的,現在被狠狠地壓榨,日子當然過得艱難!現在許多的夷人百姓,他們根本就不種地了!因為他們連最後的種子也沒有了……”劉諶道。

“殿下,如之奈何呀?”

“這南中七郡誰的手裡有糧食?”

“商人手裡有!”

“哦?”

“這些人的糧食是從北邊運來的,一般在這裡囤積,一部分在災荒之年,用來換取一人手裡的奇珍異寶,比如象牙、寶石等等,遇上大荒之年,這些商人可牟利千百倍!還有一部分糧食,他們會繼續運到南邊,跟那些野人部落的人,換取翡翠!那些人根本就不識貨,基本上把翡翠當石頭一般,如此這些商人獲利不可估量!”

“哎喲,還有這種好事呀!那官府方面就沒有出面,做些什麼嗎?比如徵收高額的稅啊什麼的?”

“稅收當然是有的,但那就是象徵性的收一下,能來這裡做這種生意的人,他們都是有清清楚楚背景的?可都是惹不起的大人物,地方上一個小小的郡守,還不在他們的眼裡!”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