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笑道:“王爺做什麼都是沒有錯的!臣妾只是好奇,隨口一問!”事實上,崔氏家教甚嚴,骨子裡都是孔孟的教導,所以他覺得君子勞心、君子遠庖廚都是對的,見到劉諶現在從事農夫的工作,甚至廚子的工作,感到有些不可思議。但她又覺得劉諶大丈夫做事,豈能是自己這一個小女子隨便指手畫腳的,所以她也不再過問。

劉諶笑了,他知道崔氏想什麼,於是道:“你是不是覺得我做這些事情有失身份?其實我覺得這樣做最好,才能真正得民心。當年昭烈皇帝落魄之時,屯駐樊城,時,曹操至新野,荊州牧劉表去世,其子劉棕舉州投降,劉棕不敢將已降曹的訊息告訴他。先帝察覺之時,曹操大軍已到宛城,先帝無奈只得南撤江陵,以作權宜之計。時荊州吏民,紛紛跟隨著劉備南撤,連劉棕的部下也多願跟從,眾十餘萬,輜重數千輛,日行十餘。追兵轉瞬即至,但是先帝不放棄百姓!此所謂仁矣!今我劉諶,代天子牧民於南中,豈敢高高在上做我的南安王,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劉諶不敢有一日怠慢,躬耕田畝,和百姓打成一片,才能得百姓擁戴!”

“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是那個先賢的話,說得可謂恰切!”崔氏這種讀過書的女子,對那句話是誰說的這種事,很是敏感!事實上,這句話是李世民說的,這個時候的先賢,還沒說這句話!

劉諶現在不過腦子就蹦出一些自己腦子有、這個世界沒有的名言,現在又被人問起,只好道:“這是為夫自己的話,並不是那個先賢說的!”沒辦法,只有往自己身上賴了!

雨季快要過去了,現在晴天漸漸多了起來,大家走在一路陽光之上,雖然經過了二十來天的奔波勞累,但劉諶精氣神尚好,沒有人敢叫累,一會兒就到了秧苗田。一畦一畦的秧苗,在陽光下,綠油油的十分茁壯,十分精神……

劉諶於是順手挖出一顆,看看秧苗的根,道:“來得正好,從明天起,咱們就開始插秧吧!”

現在拖家帶口,一下子帶來這許多人,很明顯自己的竹樓嫌小了,好在霍弋和呂祥是自己的鄰居,現在他們都回到各自治地,處理最近積壓的事務,暫時還未返回,劉諶毫不客氣鳩佔鵲巢,讓剃嘛刺找人給霍、呂二人再造一座便是!當然,造這種竹樓十分簡單,一二日就能完工,也不耽誤事。

“父王,我們就住在這裡嗎?”兒子劉大壯問道。劉大壯這個名字,是生他的時候劉諶起了一卦,卦名大壯,於是就叫做大壯了。

“這種屋子四面透風呢?”女兒零菱也十分好奇。

“你們兩個難道是嫌棄父王給你們準備的屋子?”劉諶一隻手摸著一個小屁孩的頭,問道。

“不是,不是!其實挺好玩的!”劉大壯笑道,“這裡的樹木好奇怪,還有人都好奇怪,說的話一句也聽懂,真的很好玩的!”

零菱也拉著攀枝花的手道:“姐姐,你帶我們去玩好不好?”

一句話聽得劉諶十分尷尬,忙道:“不能叫姐姐!要叫……叫啥來著?”劉諶轉而問崔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應該叫做姨娘!”崔氏笑道。

“對對!”劉諶笑道,“花兒,你帶他們去玩吧!天黑還要一會兒,你們記得早點回來,我給你們做好吃的!那誰,你們幾個,遠遠地跟著保護世子和郡主!”

“諾!”幾個親衛遠遠地跟著走了。

“嘿!好尷尬!這個事情,事先沒有跟你講,就這麼辦了,你該不會怪我吧?”劉諶知道崔氏當然不敢怪他,在崔氏的心中,這事兒在正常範疇,雖然可能心裡會有那麼點不帶勁。

“攀枝花妹妹很好,臣妾很喜歡,家裡添一口人,是大好的喜事,我怪你幹什麼!”

“那就好!”劉諶從崔氏的話語中聽不出任何不快,也就安心了,他之前還擔心崔氏可能來個下馬威什麼的,讓攀枝花受委屈,看樣子自己繼承的這個妻子經過聖人之禮的摧殘,在這方面倒是很豁達。

劉諶於是指揮著帶過來的幾個下人丫鬟剁肉的剁肉、剝蒜的剝蒜,燒火的燒火,當然這裡還有早早就給他們做飯那個庖丁,已經從劉諶這裡得了做豬肉的真傳,所以操作的事情都是他幹,劉諶只是在一旁指揮,配料和制作方法,劉諶雖然懂,但具體操作他很生疏,而這個廚子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摸索,已經逐漸遊刃有餘了!於是劉諶指揮他們先做了一個最耗時的東坡肘子,接著做了紅燒肉,然後又做了山菇炒肉、魚香肉絲等等,蒜蓉炒了小白菜、炒了藕片,又讓夷人做了幾個本地特色的小菜,比如油炸螞蟻蛋什麼的……

晚上孩子們回來,劉諶邀請了剃嘛刺和他家裡的幾個孩子,大家圍著篝火,擺著長桌一起吃。在這裡,劉諶已經一改漢人席地而坐,用小矮案几吃飯的習慣,他早就做出了長條桌,有靠背的那種竹編椅子!

崔氏認為有客人,女人不上桌吃飯,被劉諶一頓訓斥,說:“今後你不要再給我講究這個!都是什麼狗屁規矩,今日其在老子這裡,改了!”

於是,孩子們新奇地坐上了竹椅,聞著滿桌香噴噴的飯菜,劉大壯道:“這不是豬肉麼,父王您怎麼能把這種賤肉做得這麼好聞?”

“你個小崽子!不要說豬肉是賤肉了!嚐嚐就知道了!”劉諶笑道。炒的菜,加上八角等香料,香味遠遠飄散開來,光是聞著就讓人很有食慾。

劉諶動了筷子,於是大家開吃。劉大壯和劉零菱都是不吃豬肉的,事實上這時代的小孩,只要不是餓極了都是不吃豬肉的,一來是這時候的豬都不閹割,腥味太大,二是豬肉這玩意吃一口膩,就噁心。

所以,這時候劉大壯小心翼翼夾起魚香肉絲中的一條瘦肉,咬了一個尖,咂咂嘴,驚訝道:“父王,這是魚?還是豬肉?”

“當然是豬肉,只不過調出了魚香味而已!好好吃吧!再試試其他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