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諶聽手下士卒說起三員大將的感慨,笑道:“他們以為我傻啊,揮著刀子亂砍,依著我們現在兵員素質,那定然砍不過人家鄧艾的……”

劉諶從善如流,自己不懂排兵佈陣,不懂揮刀子砍人,就聽手下的將領,甚至最底層的戰卒的主意。這些人都是地理鬼,地形十分熟悉,知道在哪裡可以佔據險要扼守關隘,哪裡可以設伏突然殺出打擊敵人,哪裡可以圍堵敵人進行水火二計的攻擊……

如此等等,總是有些奇妙的計策先上來,劉諶經過甄別,改良,和將領們商議,然後就去執行,十分有效。

譬如良廓谷怪石林立,險峰聳峙,峽谷中水流湍急,道路狹窄,這樣的地方要是敵軍進來,那就是一字長蛇,而且是僵死的一字長蛇!因為溝汊縱橫、險峰萬仞,一旦進入這裡,前後不能接應,首尾不能呼應,只要中了伏擊,必死無疑!

只是要把敵人引進這裡並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一個外號叫做壁虎的斥候百夫長,有一手十分利害的攀巖功夫,他獻策給劉諶,說是如此這般等等,就可以把敵軍引進山谷來!

於是,鄧艾的斥候就巧妙地跟蹤了劉諶這邊的斥候,他們經過探查,得出一個結論,漢軍主帥北地王劉諶帶著工匠,正躲在這山谷裡砍竹子做巨大的弓箭!而且戰卒都派出去了,防衛空虛,可以襲擊大營……

如此鄧艾派出三千兵馬,在偏將黃琦的帶領下,跟蹤漢軍的斥候隊伍,鑽進了溝壑縱橫怪石林立的良廓谷!

“爾等快快扔下兵器,投降吧!”

“投降吧!”

“投降吧!”

……

空空的山谷裡響起這句話,回升四處盪漾!

“壞了!我們中計了!這山谷裡應該有無數的猿猴啼叫、有各種鳥鳴,你們可曾聽見?我們被包圍了!”魏軍偏將黃琦突然意識到。

話剛落英,四面八方巖壁聳立的山上,打出了漢軍旗號,殺聲震天!

一時間,到處都是小有拳頭那麼大、大有人頭那麼大的石塊,簡直下起了石塊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魏軍盾牌被砸飛,沒法子遮擋,一時間傷亡慘重,在這種密集的石頭雨攻擊下,魏軍最終崩潰了,大量被砸死,只有少數躲避在死角的,蜷縮著身子,生怕一塊石頭落在頭上,連脖子一起斷了……

最終,殲敵一千八百餘人,其餘人束手投降……

接下來,一連好幾日,劉諶都不正面會戰,只是化解著鄧艾軍猛攻,一點點地吃掉敵軍!慢慢地固守之形勢已經形成,足以抵擋鄧艾軍,劉諶就開始思謀著如何吃下鄧艾、鍾會了!

於是,劉諶於是上奏劉禪,要他們在後方各城堅壁清野,撤走百姓、拉走糧食,留下幾座空城,然後修書致大將軍姜維,約他共包餃子……

快馬馳報,在城都和綿竹之間一個來回也就是兩天時間,兩天後,劉禪的聖旨就下來了!

劉禪說,准奏!

看樣子,劉諶這些時日的堅守,給了劉禪極大信心。

鄧艾逐漸開始心浮氣躁,向正在劍閣和姜維僵持的鍾會乞援。鍾會覺得既然鄧艾偷渡陰平已然成功,大軍長驅直入,直取城都,將是天大功勞,這個時候應該不計前嫌,前往助鄧艾一舉攻下綿陽……

鍾會於是留下三五千人馬一面佯攻劍閣,一面悄然拔營,前往相助鄧艾……

姜維當然不是吃素的,他的探馬也偵知了這一情況,再加上北地王劉諶的書信和皇帝劉禪下的聖旨,他於是也留下三五千人馬,固守劍閣,自己帶了四五萬人馬,悄悄回了廣漢一帶,列陣以待。

鍾會馳援涪城之後,鄧艾兵力大增,連番猛攻,各關隘險要都打得屍體枕藉血流成河。劉諶下令收縮兵力,帶著中軍的親兵,在曠野上和鍾會、鄧艾聯軍展開決戰,殺到天黑十分,劉諶軍大敗而逃……

鍾會、鄧艾軍兵進綿竹!

到了綿竹,前面已經是一片曠野,鍾會、鄧艾軍進軍十分順利,幾乎沒有什麼抵抗,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到了綿竹城下。城上守軍根本不敢出戰,任憑鄧艾指使手下罵破了嗓子,也是充耳不聞……

鄧艾沒法,只好和終會商議,展開強攻!

城上稀稀拉拉放了一會兒箭,就放棄了抵抗!綿竹守軍竟然開了後門,擰成一股衝出去,逃之夭夭……

鄧艾鍾會軍順利進城……

當他們張榜安民的時候,發現城中已然無民可安,別說是人,連一條狗都沒有剩下……

不一會兒,四下軍士回報說,佔據了一座空城,空到掘地三尺都找不到一根人毛……

鄧艾、鍾會面面相覷,鍾會道:“大事不好!你我孤軍冒進,這回怕是中了賊子奸計了……”

“如之奈何?”

“速速退回涪城、江油……”

兩人正在商議,探馬來報,說是劉諶大軍已經攻佔了涪城、江油,兵鋒直指沓中、陰平!

鄧艾、鍾會一齊大驚道:“什麼?劉諶大軍?劉諶哪來的大軍,剛剛從綿竹潰敗出去的,又是哪一路人馬?”

原來適才從綿竹潰退的漢軍,打的正是劉諶旗號……

“中計了!現在後路已被截斷,如之奈何?”鍾會問道!

“我軍長驅直入,糧草很快就會耗盡,現在被抄了後路,便會斷了補給,為今之計,唯有繼續南下,奪得一二城池,得了糧草,再北上突圍不遲!”鄧艾道,語氣中滿是失望……

原來,劉諶在涪城外的大敗,實是佯敗,其實早早的定好計策,只有小部人馬扛了旗子大纛,急急慌慌撤回綿竹,吸引鄧艾鍾會一路追擊過去。

劉諶的大部人馬,事實上早已按照定計,分散躲入密林,等到鄧艾鍾會大軍一過,按照約定出了林子匯合,集起四萬人馬,北上襲取涪城、江油,截斷了鄧艾、鍾會軍後路,斷其糧道,劫掠了軍糧以供自用……

鄧艾鍾會聽到這個訊息,惶惶如喪家之犬,軍中餘糧不夠三五日之用,只好嚴密封鎖消息,南下奪取廣漢、閬中以便取食!

然而前軍忽報,遭遇敵軍伏擊!

鍾會、鄧艾於是整軍迎戰,到了陣前,但聞鼓聲震天,萬馬軍中,閃出一員威風凜凜的老將!

“姜維!”鍾會驚叫道!

“大事不妙!你我現在腹背受敵,陷入了賊人的埋伏!”鄧艾立即意識到事情不妙!

“穩住陣腳,不要慌亂,且打且退,先退回綿竹,再作計議……”

事情到了這個份上,只好鼓勵士卒,到陣前一番廝殺,雙方互有傷亡,鍾會、鄧艾只好退回綿竹!

原來這就是劉諶定下的關門打狗之計,原本想著勸劉禪撤出城都,騰開縱深,分散鍾會鄧艾的軍隊,然後分割包圍,各個擊破,但經過交手,劉諶發現鄧艾軍其實並沒有多麼勇武過人,且數量也不是很多,最多五六萬人左右!就這點人,騰出綿竹,抄其後路,斷其糧道,前後夾擊,形成關門打狗之勢,即可破之,沒有必要大動干戈撤出國都。於是劉諶上表,建議劉禪下旨讓姜維率兵回防,駐紮在閬中、廣漢一線,並修書告姜維自己的計策……

這才逐漸形成關門打狗的局面!現已完全切斷了鍾會鄧艾大軍與其後方的訊息……

劉諶和張遵、黃崇、李球部署兵力,調兵遣將一番,開始自北而南進逼綿竹!

南邊姜維姜伯約也開始依計收縮兵力,北上綿竹,和劉諶一南一北,對鄧艾、鍾會形成夾擊之勢!

這樣,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天,鄧艾、鍾會的後方已經被抄了,手中糧食逐漸告罄!

劉諶的中軍大帳中,張遵問道:“殿下妙計跌出,現在南北夾擊,鄧艾、鍾會已然成了甕中之鱉,臣請到綿竹城下與鄧艾、鍾會決戰……”

劉諶原本想搖一把羽毛扇子,但是手邊沒有,想著摸摸鬍子,發現這具年輕的身體鬍子也是沒有的!看樣子深不可測的高人,暫時裝不成!無奈只好摸摸鼻子,道:“不不不!兵法有云置之死地而後生,現在鄧艾、鍾會手中糧食已然所剩無幾,他們今夜一定會把這個訊息告知全體將士,然後拿出所有糧食,讓將士們飽餐一頓,之後破釜沉舟誓死突圍,所謂哀兵必勝……處在這樣絕望的環境中,求生欲會讓魏兵爆發驚人的戰鬥力!若是硬拼,我軍雖然有五成的把握,可以把敵人打回空城綿竹,但是一定傷亡慘重!”

“若真如此,如之奈何?”

“網開一面,讓他們逃出去……”

“啊?那豈不是前功盡棄?”

“不會!山人自有妙計!”

劉諶大學的時候,選修了兩年的體育課叫做定向越野,這個老師是個新手,對學生要求十分嚴格,每節課都認真地上。定向越野起源於歐洲,是運動員利用地圖和指北針到訪地圖上所指示的各個點標,以最短時間到達所有點標者為勝,是一種戶外休閒、娛樂運動,又是一種競技運動,且對選手的體力及智力要求較高。參加定向運動除需要指北針和地圖外,不需要特殊的裝置,所以對選手觀察地形,測繪地圖的能力要求比較高,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劉諶的地形目測能力十分了得……

劉諶命人從藥鋪裡買了一塊天然磁石,磁化了繡花鋼針,製作了一枚指南針。

最近到處奔波征戰,每到一處陌生地帶,大軍對方向有所遲疑的時候,劉諶總是用這玩意辨別方向,往往十分準確。眾將士看在眼裡,認為北地王有神鬼莫測的能力,這又讓劉諶披上了一層神秘色彩!是以,軍中原本認為北地王不過是個紈絝並不知兵的那些中層軍官,現在都對劉諶服服帖帖,全體上下無不佩服、聽命劉諶……

自從鄧艾、鍾會南下攻取綿竹,劉諶集合了藏在密林的散兵,整合之後,分別交與張遵、黃崇、李球,叫他們設計部署,截斷魏兵糧道、訊息。自己則帶了一隊人馬,勘測地形,最終在黃崇獻上的山川地理圖上一凡標註之後,接下來的戰略戰術,逐漸在腦子裡完備成型!

於是,一番部署,這才有了南北夾擊綿竹的戰役。

綿竹城中,鄧艾和鍾會一番唉聲嘆氣之後,鍾會抱怨了一會兒鄧艾貪功冒進,鄧艾抱怨了一會兒鍾會不及早提醒,兩人異口同聲問了一聲:“如之奈何……”

鍾會思量再三,道:“糧食告罄這事兒,現在與其瞞著眾將士,不如告訴他們,然後拿出所有糧食,飽餐一頓,破釜沉舟,突圍出去以求生路,唯有如此,你我尚得一線生機,不然困守空城,軍心一亂,我們不戰自敗!”

鄧艾細細咀嚼了一下鍾會的建議,道:“就這麼辦!”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