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征服海洋,就算是劉諶所熟悉的一千八百年後,也沒有完成,海洋還有許多人類未去過的地方……

譬如馬里亞納海溝深度為一萬一千餘米,是地球的最深點,而人類下潛深度:載人潛水器下潛深度的世界紀錄一千零九百餘米的深度,無人潛水器下潛比載人多了幾十米,總之,還沒有下潛到海洋最深處,至於海洋生物、礦藏,人類也只是瞭解了個大概……

而劉諶突然間就到了這個年代,據他瞭解,人類已經開始探索海洋,但是遠航能力還比較弱。

劉諶所處這年代,往前百年前,史書上的大秦,也就是後世的羅馬帝國,第一次與漢王朝交往。

那時候航船已使用風帆,商人由海路到達廣州進行貿易,運送絲綢、瓷器經海路由馬六甲經蘇門答臘來到印度,也就是那時候的申毒,並且採購香料、染料運回漢王朝,申毒商人再把絲綢、瓷器經過紅海運往埃及的開羅港或經波斯灣進入兩河流域到達安條克,再由大秦、波斯商人從埃及的亞歷山大、加沙等港口經地中海海運運往大秦的大小城邦。番禺、徐聞、合浦等港口,已經成熟,啟航西行,在申毒國,會與西方的大秦商人相遇,實現了對接,也就是說,劉諶熟悉的那個叫法“海上絲綢之路”,在漢末已經形成。

後來三國鼎立,吳雄踞江東,同曹魏、蜀漢在長江上作戰,也因為海上交通的需要,孫權積極發展水軍,船艦的設計與製造有了很大的進步,技術先進,規模也很大。孫吳造船業尤為發達,當時孫吳造船業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的水準,孫吳所造的船,主要為軍艦,其次為商船,數量多,船體大,龍骨結構質量高,不僅滿足了軍用,也極大促進了商用造船業發展。

同時孫吳的絲織業已遠超兩漢的水平與規模,始創了官營絲織,而有自已獨特的創新與發展。海路絲綢貿易繁榮,到了目前這個似是而非的年代,廣州已經成了十分繁忙的港口,海船經朱崖洲(海南島)東面海域,直穿西沙群島海面抵達南海諸國,再穿過馬六甲海峽,直駛印度洋、紅海、波斯灣。對外貿易涉及達十五個國家和地區,絲綢是主要的輸出品。

孫皓這個時期,手上也有了很多海外帶來的奇珍異寶,絲綢等商品換來的香料、寶石等,也是充盈國庫的重要手段……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以,劉諶從很早就看上了孫吳的廣州,現在終於打下來了!

劉諶經過深思熟慮,終於先給劉禪發了一道奏表,說如今南中大局已定,益州北部,胡奮撤走,有姜維大將軍吩咐各位將領布放,加上蒸汽動力連發鋼弩的神威,晉、吳兩國斷不敢生事!所以劉諶申請,讓霍弋帶領所部人馬,南下南海郡,和王仲西會師,重兵防守,防止孫皓反撲。因為南海郡之謀才是一統天下的關鍵之舉!

電報很快到了劉禪手裡。劉禪一看到一統天下關鍵之舉,想都不想,直接准奏,給霍弋發了軍令,霍弋用了一日時間,分割交接軍隊,按照要求,發了通告給各部,從所有大漢戰卒中,挑選了兩萬餘最熟水性,年紀輕,牽掛少的人,帶領他們南下了!

劉諶又給霍弋發報,叫他暫時以安南將軍身份,全面主持新佔領南海、桂林、蒼梧、交址諸郡縣的工作,最主要是訓練水軍,上岸衝殺的大漢軍校的原有軍卒可以改造舊軍卒,至於船上的蒸汽連弩操作、航行本領、避險本領等等,讓霍弋和善於航海的東吳水手和造船工匠商量,拿出一個方案,畢竟這方面劉諶自己也是不熟悉的。

劉諶在興古郡那會兒,和工匠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打造出來的鋼木結構蒸汽動力船,要是能加上合理的風帆,就能如虎添翼,更加完善。這一點東吳那邊的造船將領才是專家,劉諶發報讓霍弋多多善待這些人,和國內工匠一樣的待遇……

事實上,國內工匠現在待遇極高,立了大功的,一般都會掛著大漢軍隊總裝備部的將軍職銜,領著高俸祿,享受政治特權……

這在以前簡直是聞所未聞的,但現在大漢總裝備部的將軍已經有好幾位了,譬如陳大奎、劉國鋼等等,他們現在已經是名副實的將軍了!造船方面後來又湧現出一個王河初的人,這個人提出的鋼樑和硬木卯榫,輔之以水泥的方法,解決了大木不夠長不夠堅固,鋼鐵焊接技術不成熟的問題,造出了可在千人的大船,十分堅固牢靠……於是他升了將軍……

當然,水泥標號研究過程中燒灰匠人申屠不私,聰穎過人,很快領會了劉諶的意思,夜以繼日馬不停蹄一窯一窯地實驗配方,記錄紮實詳細,成果斐然,燒出了各標號的水泥,從民用到軍用,詳細分類,記錄了配方和燒製注意事項……這個成果相當了不起!再加上營造營各行各業,都湧現出了厲害的匠人,他們都應該得到嘉獎……

劉諶於是奏請在成立總後勤部,給這些為國家生產大量物資換錢,給軍隊生產大量物資給養和供給材料的工匠們記功,還是編在軍隊,按照功勞,授予軍銜!如此,申屠不私就成了總後勤部的將軍……

當然,總裝備部、總後勤部的總管,都是劉諶!

這才是國之重器,劉諶必須抓在手裡,不能出現差錯,否則大漢就會失去先機……

話說回劉諶給霍弋發報的事情,劉諶讓霍弋善待匠人,善待東吳水手,多聽聽聽他們的意見建議,開始訓練海軍,先在近海試航,測試船隻效能,加以改造……告訴霍弋,東吳的造船術和航海術,值得學習的地方還很多,吳國造的戰船,最大的上下五層,可載三千戰卒,當年,孫權乘坐的“飛雲”、“蓋海”等大船更為雄偉壯觀。孫吳曾多次派出大船隊遠航遼東及南海海域……孫吳甚至還有一次遠航,到了傳說中萬里之外的大秦(羅馬帝國),這可不是任何人能小覷的!

霍弋接到了劉諶的電令,感到頭有點大了,這任務既陌生有繁雜,不好幹啊!不過,既然是一統天下最關鍵的一步,這個時候把這個任務給了自己,可見劉諶對自己這個最初的搭檔十分信任!霍弋十分感激,心裡暗暗發誓,絕不辜負劉諶的信任!

事實上,霍弋跟劉諶搭檔很早,從修建水梯田開始就在一起,後來經歷大小戰役、多次鬥爭,他對劉諶的心意,還是很瞭解的!這也是劉諶為什麼這個時候選擇霍弋南下的原因。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