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祠的附近的半山腰的亭子裡。

般若,胡天行,還有那個喪失親人的那個高冷的老者。

一座石頭亭,三個萍水相逢的人。

老者注視著眼前的小丫頭。很久沒有看到這麼燦爛陽光天然的笑臉了。

一張圓圓的小臉,眼睛和鼻子也是圓圓的,在配上她天生自帶的小酒窩,整張臉給人的感覺是一個非常甜美可愛的姑娘,非常惹人憐愛的。

這丫頭皮膚看上去多健康自然啊,他又想起他可憐的孩子,他長長嘆了一口氣。

“老先生,公子,你也是遠道而來我們這偏僻山谷,不介意的話,我盡下地主之儀吧!帶你們去吃點這裡的山野特色小吃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般若丫頭打破了暫時的安靜。她感覺到,這位老人很滄桑,好像剛經歷了一場特大的劫難,看起來很辛酸,般若突然想到林祖母說過的一句話:一個人如果心灰意冷,沒有生活的勇氣了,最好的辦法就帶他逛逛菜集市,給他些美食的,聽他傾訴……

“好吧!也有點餓了,那我們就一道去吧,謝謝,姑娘帶路……”胡天行拉起老者,就點頭答應了。

老人默默跟著這兩個年輕人一起下山。般若帶著他們走了一段路,來到谷底小鎮上的一家寫著“蝶亦戀”的小吃店。

般若看著招牌,囑咐老闆娘做幾樣地方小吃。

“漂亮的老闆娘,先來幾碗三合面和豆花,潤潤腸胃……”般若笑著叫著……

她從小就看葭而孃親,步驟都歷歷在目:鍋中豬油焗熱蔥頭,再匯入麵粉炒拌,炒熟冷卻後,再拌白糖,可以放置較長時間。食用時用以沸水沖泡,邊泡邊拌成粘稠狀即可,香噴噴的。還有那豆花,比豆腐稀的凝漿。用淺勺舀起置碗中,並調糖水、香料。既有營養,又可充飢,亦可止渴,食後滿口生津,相信對車馬勞頓的公子,心力衰竭的老人有些幫助的。

不一會兒,老闆娘又端來幾塊滿煎糕,放在藍白的陶瓷盤裡,看著甚是養眼的。

“丫頭,這糕俗稱“挽煎糕”。我小時候經常吃的,用麵粉發酵調糖,攤與鍋盤煎熟,再往上撒糖,趁熱翻合,將圓形對摺成半圓形,再切塊出,更講究的可口的還在面上撒些芝麻……哈哈……看著就有胃口的……小兄弟,你也品嚐一下……”

老人夾了一塊給胡天行,又自己用力地咬了一口,看著好像很滿足的,他臉上的眉頭舒展多了,般若心裡放鬆了一下。

“蠔仔煎,好香,你們嚐嚐看……我們這蝴蝶谷背倚山,面朝大海,沿海一帶都盛產牡蠣,以冬春之間最為肥美。鮮蠔洗淨,搬入少許番薯粉和切好的韭菜,加入瘦肉絲,魚水拌勻,以不濃不稀為宜,待油鍋火熱時倒入,反覆翻煎,加以老抽與酒去腥。端上來,可以雅稱為“珍珠蠔煎”。”般若把自己最拿手的菜講了一遍給他們聽。

“好吃,好味道,入口滑而不腥,爽口美味……”胡天行吃了幾口大讚到。

老先生埋頭大吃,好像忘了傷心事了。

“再來一盤蝴蝶谷最地道的“魚卷”!

“我壯年時常吃,它是鰻、“狗母”、馬鮫等鮮魚肉,搗成肉泥,以少量清水及清粉攪拌,再加上油蔥、薑末、荸薺和“貼灶”末等,卷成條狀,放入蒸籠蒸熟……自從發家後,我整日應酬酒宴多了,很少再光顧它了……”

老人講得眉飛色舞的。

“說的好極了,我們食用時清蒸、油炸均可。不同風味都很好吃的……”般若看著魚卷,高興地說著。

不一會兒,老闆娘又端來一盤蒸的紅膏蟳和五香雞卷,尤其都是放姜油中加酒焗熟,其紅膏味道極佳。

幾個吃的不亦樂乎,暫時都沒再談論遭遇了。

胡天行終於明白:一個傷心的人和另外一個樂觀的人在一起情緒也會被感染,而人們往往會選擇避開不開心的事,所以積極樂觀,陽光向上的女人會更招人喜歡。

他覺得般若姑娘把樂觀陽光給了他們,尤其是給了老人。

她好像把積極的情緒帶給別人,讓他們覺得她是開心果,是緩解老人的壓力和能夠他們帶來歡樂的女人,他們兩個的心,就會不自覺的靠近這個第一次見面的女孩。

或許好的友情,或者愛情都不可能是消極和墮落,而是美好和成熟,所以,想遇到一個非常優秀,足夠愛你的人,首先你要變得足夠優秀,才能遇到更優秀的另一半!胡天行覺得這個酷似蝶飛兒的姑娘,讓他有點愛屋及烏的。

三個人飽餐接地氣的美食後,大家都有點心曠神怡了。老先生開口了:“好久,沒吃到這樣讓人戀舊的美食了,我好像又年輕了一回。我已經能感受到:知足常樂,活在當下,學會放下,才是最好。以前小時候很窮,我一個目標就賺大錢,往前衝,比任何人都努力,因為我怕那種苦日子……後來漸漸明白:窮人為錢而吵架,是因為沒有錢但有慾望,富人因為錢而吵架,是分贓不均,利益使然。生活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但後來又經歷了太多事……讓我明白,這世界上還有很多金錢買不到的東西,太多了……唉……””

老人語重心長地說。

般若想的很周到,又打包了幾樣山谷裡可口的點心要送給他們在回家的路上吃:芋頭餅,滷蛋,菜頭餅,馬蹄酥,老蟶,豬小腸,肉粽……

他們吃飯出來,剛好路過旁邊一家南音藝館,有人在清唱南音《年久越深》,清脆好聽。

老人一聽,情不自禁站住了腳。

他想起小時候在老家的戲臺旁,他聽著唱曲的人唱過這曲,故事講的是書生陳三在廣東潮州的元宵燈節上,與黃五娘相遇,兩人一見傾心。但五娘父黃九郎卻將她許婚於富豪之子林大。五娘雖執意不允,卻難違父命,只得暗中飲泣。

陳三為了接近五娘,化裝成磨鏡匠來到黃府,磨鏡時故意將寶鏡打破以遷怒黃九郎,遂以賠鏡為由賣身黃府為傭。五娘料得陳三來意,又喜又懼,但兩人咫尺天涯,難得相見。五娘朝夕愁想,玉容消瘦,病體纏綿。

一年後,陳三在失望之餘欲返鄉裡,經婢女益春遞書傳情,兩人終得相見互訴衷腸。在林家逼婚日緊之時,五娘毅然隨陳三在三更月夜離家私奔,去追求自由與幸福……

老人隨著南音唱曲,咿呀咿呀……悠長綿遠……入神入戲了,他走了進去,附和唱起……他好像有股久違的快樂和輕鬆,世間很多遭遇和俗事他都拋到腦後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