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城門失火殃及魚池

無論程懷默、程懷亮,還是段瓚、再或者是張慎微,他們都是直腸子,楊天保把尉遲寶琳打敗之後,又用酒將眾人全部喝倒,一下子驚呆眾人。

只要喝習慣了後世的白酒,唐朝的酒,差不多相當於啤酒的度數,如果不是因為肚子脹得太難受,楊天保可以跟他們一直喝下去。

原本,他們只是看在裴旭的面子上,過來捧捧場,不過,他們倒也認同楊天保,有結交之意,就像劉禹錫在陋室銘寫的那樣,往來無白丁,談笑有鴻儒,社會階級決定了交友的圈子和人脈。

甭管他們承不承認,楊天保都是世襲勳貴,不僅不比他們差,反而身份比他們更高。

楊天保的祖父是隋朝觀王、父親是左光祿大夫,論起散爵,除了長孫無忌可以比得上,其他人都忘塵莫及。

楊天保也非常高興,這些都是肥羊,也是貞觀朝的勳貴,以後可以一起合作賺大錢,畢竟,誰也不會嫌自己的錢多。

直到眾人喝得人事不醒,他們就在軒天下留宿,軒天下原本並沒有客房,也沒有住宿業務,可是,像程懷默等這樣的客人以後只會越來越多,特別是到了冬天以後,恐怕會更多。

楊天保只好把軒天下專門給自己預留的房間讓了出來,楊天保在軒天下擁有一座獨立小院,主屋五間,左右各三間廂房,不過這十一間房間,包括軒天下的財務辦公室以及馮少東和單道真、陳應的住房。

陳應非常大方的讓出五間主屋,以供他們居住。

就在楊天保準備離開的時候,發現賬房裡陳應兩隻眼睛烏黑一片,彷彿是兩隻熊貓眼,楊天保非常客氣的道“陳應,你也注意休息”

還沒有等楊天保說完,陳應快哭出來了“這不是熬夜熬的”

楊天保自然知道陳應的眼睛是羅曉玉打的,羅曉玉非常兇猛,剛剛開始陳應確實是因為羅曉玉是女的,不忍還手。後來,他被羅曉玉甩了一個耳光,暴怒起來,可是儘管還手,捱得更慘。

不光是眼睛,事實上陳應身上沒有多少好地方。

陳應憤憤的道“我跟她沒完”

“算了,我勸你還是算了”楊天保笑道“反正你也打不過她”

陳應不說話了,好半天他才把馮少東交過來的賬本清算完畢,算完賬,陳應興奮的道“你猜猜今天賣了多少錢”

楊天保今天在店裡待了四五個時辰,幾乎所有的服務員和廚師都要累趴下了,今天生意實在太好了,就連下午這種空閒時間還不停有人過來用餐,他想了想道“有兩百貫嗎”

軒天下的生意好,其實有很大的水份,畢竟楊天保送出去了太多會員卡,這些會員卡可以免費用餐,雖然可以增加店裡的人氣,卻會少賺很多錢。

陳應將賬本遞給楊天保道“你自己看看”

楊天保拿起帳本一看,目瞪口呆的道“四百二十三貫六百文”

一天就四百多貫

楊天保也驚訝了起來,他以為二百貫左右,結果居然多出了百分之五十,這也太賺錢了吧在他看來,以現在大唐的消費水平,能夠達到二百貫的日營業額就已經算得上非常成功了,可現實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

陳應吧嗒著嘴道“今天光珍珠奶茶就送出去了足足十六桶”

軒天下用來存放珍珠奶茶的大木桶,每桶就是一百斤,十六桶就是一萬六千斤,太嚇人了。馮少東也走過來道“郎君,多虧了你讓人製作的珍珠奶茶,現在大家都想著喝這個珍珠奶茶,哪裡是真心實意的過來吃飯,他們大多數人為了獲贈珍珠奶茶,都是撿貴的菜點,還有的人刻意買了很多酒”

儘管一萬六千多斤珍珠奶茶,製作成本也不算低,差不多相當於一百多貫,但是相對而言,軒天下依舊是暴利。

四百多貫的營業額這純粹是在搶錢啊

太極宮南衙門下省政事堂,蕭瑀顧盼生風地,走進政事堂。

一群令史和書令史,正在政事堂裡面灑掃整理。

領頭的書令史上前施禮。

戴胄陡然抬頭,看到蕭瑀起身躬身道“蕭相國”

蕭瑀一臉冰冷道“杜如晦平時坐在什麼位置”

在後世有句話說,不拿村長當幹部,而此時的蕭瑀不僅是不拿村長當幹部,而是不當宰相當幹部,戴胄參預朝政,就是政事堂的相國。不過,戴胄和蕭瑀有仇。

而且仇還不小,蕭瑀的妻子,是獨孤皇后的孃家侄女。李淵是獨孤皇后的親外甥,李淵與蕭瑀之妻是姑舅表兄妹。當年,兩人同在隋朝做官時。交情很好。李淵信任他,所以他長期執掌尚書右僕射,尚書省很多人都是蕭瑀的門生故吏。

蕭瑀處事嚴厲刻板,剛直不阿,上朝言事言詞簡括直率,屢次逆忤聖意。

一次,當朝論事,蕭瑀與陳叔達意見不合,在朝堂上憤怒地爭論,李世民幾次都制止不住,滿朝文武亂作一團。李世民初登帝位,有樹威震懾大臣的心理。二人如此放肆,頓時怒不可遏,推倒御案,拂袖而去,隨即傳出一道聖旨:“蕭瑀、陳叔達身居相位,然言語失態,皆有對皇帝不恭之罪,一併罷免所有官職,回家閉門思過。”

房玄齡擔任尚書右僕射,而戴胄擔任尚書右丞,配合魏徵、房玄齡精兵簡政,鐵面無私的戴胄可是不顧蕭瑀的求情,開革了很多蕭瑀的門生故吏。

雖然現在戴胄已經是相國了,可是他的資歷比蕭瑀要淺的多,

現在蕭瑀擺臉色給戴胄看,戴胄雖然心裡不舒服,也只能看著,他指著角落裡一張案几笑道“蕭相公,在那邊”

蕭瑀皺起眉頭道“照不到陽光,老夫眼睛不好,回頭給老夫,挪到窗戶邊上。”

戴胄的臉色頓時冷了下來,他可以侮辱戴胄,也可以不給他好臉色,但是杜如晦還沒有死,就惦記杜如晦的位置,有點太心急了些。

更何況,戴胄能有今天的地位,主要還是因為當初因他擔任大理寺少卿,主持審理太子李建成、李元吉謀逆之案,這個案子大家都知道怎麼回事,所以他並沒有按照李世民的意思,反而公事公辦,對於無辜的東宮系官員,採取不追究的政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世民怒其偏袒東宮系官員,要拿他問罪,多虧了杜如晦向李世民進諫“說他是純臣,國士”

杜如晦相當於戴胄的恩主,舉薦之恩,恩同再造。

戴胄直接了當的懟了回去道“此事玄胤無法做主”

蕭瑀一臉溫怒道“芝麻大的事情,你都做不了主就說是我安排的。”

戴胄連連點頭,朝著周圍的令吏道“你們沒聽見嗎把杜相國的位置撤了,這是蕭相國按排的”

戴胄是法家,以通曉律法聞名,這一句話就給蕭瑀埋了一顆雷,杜如晦與李世民的關係莫逆,因杜如晦的病情,李世民不知道多少個日夜難以安眠,如今這話一旦傳到李世民耳朵中,蕭瑀居然惦記杜如晦的位置,蕭瑀這輩子別想當上相國了。

就在眾令史忙著抬起杜如晦的公案,將他的書籍和櫃子抬離位置時,蕭瑀沉吟道“不著急現在就搬,還要等等陛下正式下敕,記住此事便可。”

蕭瑀說完,施施然揚長而去。

一名令史湊到戴胄的身邊道“戴相國,蕭相國不是御史大夫麼怎麼到政事堂來了”

戴胄擺擺手道“杜公病重,聽說陛下,打算讓蕭瑀,復任尚書右僕射。”

眾令吏倒吸一口涼氣。

戴胄雖然早已對李世民啟用蕭瑀有所耳聞,直到現在這個訊息才確定下來,他微微皺起眉頭,感覺一絲不妙。

當初唐初官場混亂,李唐朝廷與其他朝廷開國的格局不一樣,當時李淵、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算是三方,都有任命官吏的權力,朝廷的吏部也會承認,所以州縣也好,中樞也罷,往往一個職事,都有三方任命的官員。

當時這番亂局,由於朝廷俸祿低,有錢就發,沒錢就不發放俸祿,所以就遺留了下來。在武德九年,李世民掌握權力,結果被頡利可汗抄空了國庫,李世民為了國庫財政,只好精兵簡政。

在那場官場浩劫中,魏徵、戴胄、房玄齡三人足足清退了中樞三分之的冗官,雖然釐清了官場,卻也給蕭瑀埋下了仇恨。

蕭瑀現在復相,那麼他肯定會對付魏徵和房玄齡、戴胄他們三人,不過,魏徵不結黨,作為孤臣,論嘴皮子,一個魏徵可以頂仨個蕭瑀,魏徵是不怕的。

房玄齡的門生故吏,大都是官場老油子,起起伏伏屬於正常,他們滑不溜啾,不好抓住他們的把柄。

但是,楊天保此時已經被朝廷內外劃作了他戴胄的人,偏偏楊天保還是一個官場新丁,而且性格衝動,肯定會成為蕭瑀的靶子,最先攻擊的物件。

s:不好意思,寫著寫著睡著了,醒來繼續寫,剛剛寫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