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有錢真可以任性

武元爽正準備上前解救武元慶,一旁的王敬直突然拉住了他“武二郎,莫要莽撞”

武元爽非常不爽,他與武元爽是武士彠前妻相里氏所生,後來武士彠娶楊達之女為妻,作為一母同胞的兄弟,他們兩個向來都是有肉一起吃,有架一起打,捱揍一起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現在看著武元慶被楊天保捏著喉嚨,臉得憋得通紅,他還顧忌個屁,打了再說,大不了挨頓揍,反正又不是沒有捱過。

別看武士彠在長安城勳貴圈裡不受待見,還真沒有人敢弄死他們。畢竟,他們兩個都是應國公的兒子。在唐朝嗣王、郡王、國公同屬從一品,不是說從應國公顯爵更高的沒有,相反比他們身份尊貴的人太多了,不過他們身份在那裡放著,受法律保護。

傷了官府會管,死了肯定要給他們償命。關鍵是架不住他們遇強則慫,犯不著。

王敬直則是典型的吃人嘴軟,平時受武氏兄弟請吃請喝,不能眼看著他們犯錯,武氏兄弟不認識楊天保,可是他卻認識。

王珪目前是代理侍中,接替的是高士廉的官職,而且還是永寧郡公,他自然會被楊恭仁邀請之列,作為王珪的長子,他也被王珪帶著見見市面。所以,在觀國公府他見過楊天保,也知道楊天保是觀國公楊恭仁的三公子。

就在王敬直拉著武元爽向他說明楊天保身份的時候,

楊天保卻看著武元慶只管哀嚎,卻不下跪。

武元慶雖然平時很慫,但是只是對比他身份高貴的人認慫,可是楊天保的身份他並不知道,一旦被一個富家子逼得下跪,他在長安城絕對不用抬起頭做人了。

看著武元慶硬著脖子,楊天保也沒慣碰上他。

楊天保拖著他出了偏廳,一手鎖住他的咽喉,讓他在陳園主廊的走簷前跪下,厲聲呵斥道“我仍堂堂飛騎尉、世勳子弟,你這個商賈子,膽敢拿汙言垢語辱我,你知道你所犯何罪”

那些個在陳園裡飲酒取樂的達官貴人們都聞聲而出,遠遠圍觀此處,看到楊天保將應國公子武元慶鎖喉拿住厲聲喝斥,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武元爽以及王敬直等人都一時語塞,真不知道怎麼回答楊天保,武士彠雖然是國公,李世民雖然也對他不錯,只是非常可惜,武元慶和武元爽兄弟,全部都沒有任何勳爵。

勳爵,首先要有大功。

唐朝初定河西,楊恭仁因熟悉西北軍情,被拜為涼州總管。他撫慰西北,使得蔥嶺以東的各部落傾心歸附唐朝。楊恭仁既有開疆擴土之功,也有拒突厥之功。

現在可不是李世民大破突厥的時候,整個貞觀朝如今對突厥最大的戰功,就是武德九年,渭水之盟前尉遲恭率部與突厥前鋒大戰一場,斬首千餘級,不及楊恭仁的零頭。

更何況,楊恭仁的門生故吏極多,有的是人給楊天保鼓吹造勢,而且楊師道還是吏部侍郎,主管考功,所以楊天保很自然的拿到了飛騎尉的勳官。

武士彠儘管也不錯,有不少政績,但是卻沒有軍功,也沒有人給他造勢,他還沒死,武元慶根本沒有襲爵,所以他還是白身。

不光是武元慶,武元爽,哪怕是程知節的兒子程懷默、尉遲恭的兒子尉遲保林,現在都是白身,還沒有到大肆蔭封的時候。

雖然說楊天保說武元慶為商賈子不恰當,從律法上來說,武元慶還真是白身,言語上確實不該對有功名以及世勳子弟不敬。

當然,這些都是屁話。

世勳子弟多了,七品以上官員的子弟都是世勳子弟,要是武元慶辱罵一個普通官員子弟,就算是告到官府也不會給受理。

此時關鍵是楊天保有勳爵,武元慶還真沒有勳爵。

王敬直硬著頭皮道“楊公子,莫要傷和氣,有話好說”

楊天保還真沒有想過致武元慶於死地,他只是氣不過武元慶侮辱單道真,單道真是他的兄弟,侮辱單道真,可比直接侮辱他的後果更嚴重。

楊天保道“只要武大郎肯認錯就行,我們楊家還是非常講道理的。”

王敬直心中更是無語。

楊氏講道理

這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楊師道與魏徵曾因政見不和,在太極殿互噴,當然,楊師道的嘴皮子不是魏徵的對手,情極之下,他就放言要與魏徵決鬥。

這就是典型的楊氏無賴,魏徵是一介文臣,身體弱不經風,而且年齡大了楊師道近十歲。楊師道與楊恭仁一樣,雖然以經學傳家,都是武將出身。楊師道與其兄楊恭仁一樣,跟突厥人拼過命,並且在武德四年,武德七年,兩次大勝突厥,斬首破萬。

楊師道的爵位安德郡公,一半都是因為他的軍功。以已之長,擊敵之短,這才是弘農楊氏的道理。

楊天保轉臉看向王敬直道“觀足下也是世勳子弟,沒請教”

王敬直躬身道“某乃王敬直,太原人”

楊天保聽著這話,恍然大悟。他笑道“原來是王世兄當面,怠慢了,敢問王世兄,此子言語辱我,我今天割了他的舌頭,我當何罪”

王敬直臉陰晴不定,他顧忌觀國公府的面子,卻不想讓武元慶受罪,看著武元慶此時還沒有弄明白怎麼回事。

王敬直道“白身武元慶對上不尊、言出不敬,當扭送衙司懲治,私刑致傷殘,罰十貫錢武元慶若能知錯認錯,你仍當眾暴刑,剝去功名不論,坐監三年,可出十二千錢贖罪我勸你動私刑之前,考慮一下後果。”

“武大郎哪裡會認錯”

楊天保笑了起來。

“陳應”

陳應上前躬身道“門下在”

楊天保笑道“你從賬上支一百貫錢出來,等會兒給衙司送去”

“割條舌頭十貫,割只耳朵也是十貫”楊天保饒有興趣的指著武元慶的腦袋道“加上眼睛,鼻子,不過五十貫,算上手腳,一百貫應該夠了吧”

武元慶嚇得肝膽俱裂,身子抖動如同篩糠。

楊天保第一次愛上了這個時代,原來可以如此美妙。

s等會還有一章求推薦票。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